经验分享 :数据治理中的有趣发现
随着近期工作中对数据治理的深入,尤其是在指标治理范畴下,过去的许多认知,在深层次上被刷新了;同时,随着执行中各种细节的碰撞,也有了不少新的发现和观点。酝酿多时,打算甄选若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点一:“数据治理,从最初的最初,就要有所设计。”
观点二:如果你是一个leader,当你不能准确了解你所使用的指标口径,就不要推动所谓的“用数据说话”。
“你工作中经常查看的报表和数据,你能说清楚他们明确的计算口径么?所属的业务主题、计算的方式、统计周期、限制条件、维度组合、字段定义等?”
管理决策从相对可靠的经验判断,变成依据不准确的数据进行推测;虽然不能说这样的改变有多负面,但有些本优秀的决策者,往往被模棱两可的数据解读挤出自己擅长的领域,以更多的疑虑面对决策,会表现得更“依赖”数据结果,前瞻性决策的能力会变得平庸。 模糊的数据口径,给了“用数据说谎”、“用指标逃避责任”的空间,大大增加了组织的管理成本。相对的,模糊的口径,也确实能带来一些“柔性”协作的效果,毕竟,任何组织里都有“和稀泥”的价值。 各协同部门之间,一旦涉及指标的应用,就一定少不了“对数据”,至少开4次“会”:
第一次,暴露问题,拉群,越拉人越多,伴随各种推脱后,终于,最痛的那一方,万般无奈地作为owner;第二次,搞清楚“owner方”的数据口径;第三次,搞清楚“对方”的数据口径;第四次,确定到底谁的是对的,商量怎么办。往往还有第五次,即由boss们来决定,怎么办。
这里的协同成本,十分可怕。----分割线---
数据治理,从业务的最初阶段,就要开始设计。 如果你不了解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结果的口径,就不要推动所谓的“用数据说话”。
知识沉淀的健全与否,决定了数据治理的执行成本
每个有明确的组织边界的团队,都要建立《新人上手指南》,由公司HR部门全程监督:内容制作详细且定期更新,每次更新发布,都由两个以上协作团队进行审核;HR跟踪部门新人对《新人上手指南》的评价,该评价计入该部门各层级的KPI考核中。 公司内部,从leader开始,应用任务协作和文档管理工具。目前市面上的协作工具已经很多,私有部署的和saas模式都有,无论大小公司,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价位的工具。但心理预期要降低,工具的应用,并不能立马解决问题;工具的应用,只是一个起点,能够使整个团队,开始建立知识管理和协作提效的意识。
我们可能正在透支整个社会的“数据应用能力”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作者原文!
END
转自: 老树之见 公众号;作者:老树;
版权声明:本号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和作者,如有侵权或出处有误请和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约稿 请加qq:365242293
更多相关知识请回复:“ 月光宝盒 ”;
数据分析(ID : ecshujufenxi )互联网科技与数据圈自己的微信,也是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之一,WeMedia联盟覆盖5000万人群。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习近平向多哥新任领导人致贺电 7904697
- 2 国家卫健委通报肖飞董袭莹事件 7808062
- 3 中方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世卫大会 7713300
- 4 中拉论坛从幼苗长成大树 7616041
- 5 雷军官宣小米造芯 7522464
- 6 中央军委决定调整组建3所军队院校 7423772
- 7 农行公布老人办业务期间离世时间线 7334223
- 8 新华社评“肖飞董袭莹”事件 7237456
- 9 病重老人银行取钱去世 家属发声 7137097
- 10 男子失踪7年被找到 正躺桥洞玩手机 704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