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的孤独

百家 作者:果壳 2019-10-11 06:29:45

不好意思但是,注孤生这件事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在一项 2019 年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的研究中,研究者综合分析了 75 项关于孤独感的追踪研究,包括来自四大洲的共 83679 个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


孤独可能是一种贯穿一生的稳定特质,它在青少年时期定型,一直稳定到老。


你现在就感到孤独了吗?丨giphy.com


这即是说,如果你现在不容易被孤独困扰,那么老了以后你一样能当个快活的老东西;如果你一直不擅长摆脱孤独,那么孤独可能就会是你一生的伙伴

 

听了以后背后一凉的话,你应该好好重视你的孤独了。


孤独,一种个人特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孤独一词被译为:“孤单,一个人独处”。这种解释让孤独看起来像一种物理状态,但实际上,孤独更是一种心理状态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佩皮劳教授将孤独定义为“因为缺乏令人满意的社会关系而带来的压抑感觉”。


因此,孤独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是一种非常个人的、非常隐蔽的心情。


No.1

孤独可以是独特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比别人更容易感到孤独,我们把这种属于“天选之子”们的孤独称为特质孤独(trait loneliness


天选之子们的孤独顽固得好像你那无法解除的单身状态,孤独像一种稳定人格一样一直跟随着他们。即使在最热闹的场合,他们也时不时会感到孤独;无论世界给他们什么,他们也总是在用更孤独的目光审视世界。


图丨giphy.com


但和你的单身狗本质不一样,他们的孤独特质不一定能被一眼看透


有的人看似社交圈的“C位”,白天和生意伙伴谈笑风生,晚上嗨到天亮,但在那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深夜,却仍然不知道能够打给谁聊聊天。


他们看似时时刻刻都在人群里,但又时时刻刻如同处在无人之境。


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孤独有时是一种可遗传属性。在有些人开始了解世界以前,孤独就已经被编写进了基因和人生。


没想到吧,情绪也会与基因有关丨giphy.com


No.2

孤独可以是普适的



有一些“孤独”经常被我们拿来开玩笑,例如情人节粉色的街头之于单身的你。


在情人节场景的加持下,照片里每一只落单的狗狗都看起来如此落寞,照片外每一个落单的人(比如你)看见狗也都触狗生情,产生孤单的感觉。


图丨giphy.com


由于这种孤单是由情人节这个场景所引发的,所以当情人节这个场景消失了,你可能就不再感到孤独了反而会觉得当一只自由的小狗狗非常不错。


这种普适化地、被场景引发、会根据场景变化而改变的孤独被称作情境孤独(state loneliness)


同样独自一狗,在情人节时或许会感到落寞,但是在通宵打游戏还没有人在耳边念叨、不用考虑伴侣随时进行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时候,或许就会体会到单身的好处,孤独也烟消云散了。


No.3

孤独也可以是隐形的



在我们的文化里,孤独感是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要去承认自己不擅长摆脱孤独是一件困难的事:承认孤独似乎同时就承认了自己不独立、不优秀、没有人爱。


因此,孤独时常是隐形的


但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对有些人来说,孤独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并不以优秀、独立和受欢迎程度为转移。


很多时候,强大是孤独的一种保护色丨stock.tuchong.com


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群人,是那位总是言笑晏晏的同事,是那位K歌到天亮的死党,是那位妙语连珠的气氛制造者;或者是你,下班地铁里看着车窗上自己倒影的你,独自一人拎着重物回到出租屋的你。


你们独立、优秀、值得被爱,但还是被困无穷无尽的空虚之中,被迫去接近那难以名状的、孤独的核心。


孤独这件事,越隐秘,越深刻


No.1

不被诉说的孤独是一个死循环



人们不习惯承认自己孤独,更不擅长处理孤独,我们不愿意被认为是不会社交、不被人喜欢的人。因此在交流自己的孤独感时,会更倾向于弱化和隐藏它

 

这样一来,我们的孤独感就时常变成一个死循环:天生的孤独者处在孤独之中,但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承认孤独,这导致朋友们更容易忽视ta的孤独感, 变得更加孤独。


要跳出这个死循环,交流和沟通,或许是最好的疗愈孤独的方法。


No.2

说,也要用高质量的方式说



想要通过交流来疗愈孤独感,社交质量尤其重要。


人们通常觉得缺少社会关系,即社交关系的数量过低会引发孤独,但实际上,社交质量对孤独感的影响,比数量对孤独感的影响大得多。


什么是低质量的社交呢?让我们将镜头聚焦到春节时来自三姑六婆们的问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亲戚关系是很被看重的关系,于是逢年过节作为小辈的我们经常不得不与一些并没有太多共同话题的人们应酬。


这些来自三姑六婆们的问候已经被我们吐槽得够多了,因为很多时候与他们的交流不但是无效的,甚至还是消耗(burn-out)的。这种消耗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情绪,孤独感就是其中一种。


因此,想要疗愈孤独感,我们要懂得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图丨stock.tuchong.com


很多孤独的人经常会把自己隐匿在“社恐”的标签后面。“社恐”是一个安全的幌子,可以帮助他们刻意减少一些社交活动,节约下时间来投入到高质量的交流里。


一千个不熟悉的微信好友,可能也不如一个真的懂你的朋友。


No.3

去寻找共情,而不是单纯地被倾听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缺少高质量关系——真正喜欢的朋友、爱你的父母、打心眼里认可的人。然而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孤独可怜又弱小(划掉)的我们,又不愿意“袒露心声”了。


有时我们试着向亲密关系中的人袒露情绪时,对方没能及时恰当地给予反馈,这就会更加挫伤我们表达孤独的欲望,让我们觉得更加孤独。


有时候我们不想知道该怎么做,只想要个肩膀靠一靠丨giphy.com


一个办法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引导对方来与我们共情。这就好像妹子们教直男不要只知道说“多喝热水”一样,在和亲密关系对象交流心情时,我们可以事先让他们明白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支持,是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还是方法性的支持。


不过寻找共情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在特定的话题上,寻找特定能与你共情的人。和一起下副本的伙伴们讨论刚才的怪有多难打,和一起准备考试的研友互相打气和加油。


这些交流是高质量的、是充满支持和共情的。共同的情绪背景让那些看起来离我们生活很远的人,可以在内心上和我们更为接近。


总之,很多出于孤独感的倾诉,需要的是感性上的共情。和同事一起抱怨加班,和饭圈的小姐妹一起讨论爱豆让阿伟死去活来,这些都是应对孤独感时非常有效的办法。


是时候好好疗愈孤独了


在一开始我们说了孤独可能是一种伴随一生的特质,但来自布鲁内尔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孤独或许是一种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通过比较 4465 名被试者 8 年间的孤独程度和对自己孤独的预测,研究者发现,在 8 年前认为自己会因为年纪增长而更加孤独的人,在 8 年后的确体会到了更深的孤独感。


图丨giphy.com


言之凿凿地预言了自己孤独的人,在往后的人生中,就用真切的孤独感,来证实自己的预言。我们原本可以不孤独的,但那些“我一定会继续孤独下去”的想法,最终使我们更加孤独。


那隐藏在社交结束后的空虚、单身公寓里的猫叫、午夜在对话框之间输入又删除的手指背后的,并不是什么可耻的“脆弱”或“矫情”,它是值得你重视和疗愈的孤独。


“没事儿”、“我知道该怎么做”和“懂事”的笑容并不是孤独的最佳表达方式,习惯性地将孤独隐形,并不是面对孤独时的有效做法。


让孤独隐形只会让孤独越扎越深,我们要做的,就是用高质量的交流坦然面对孤独,并让午后的阳光将它疗愈。


孤独疗愈计划


立顿一直在关心城市青年的孤独现状,今天,立顿联合果壳,发起了“孤独疗愈计划”


用一杯热茶,开启三分钟的对话,甩开负担,敞开心扉,正视孤独,用心交流,让有效的沟通疗愈孤独。


戳阅读原文,来“孤独城市”看一看,获得你的隐形孤独指数,期待高质量的交流。


我们会随机挑选1位完成H5测试的幸运大鹅赠送1台价值6299 元的华为Mate30Pro10位小可爱赠送价值173元的果壳周边大礼包,礼包包含2020年物种日历*1、骨哥的布袋*1、先人指路符*1。


< <  滑动查看幸运鹅大礼包  >>


参考文献:

McGuire, S., & Clifford, J. (2000).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loneliness in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6), 487-491.

Kanai, R., Bahrami, B., Duchaine, B., Janik, A., Banissy, M. J., & Rees, G. (2012). Brain structure links loneliness to social perception. Current Biology, 22(20), 1975-1979.

Peplau, L. A. (1982).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Vol. 36). John Wiley & Sons Inc.

Peplau, L. A. (1985). Loneliness research: Basic concepts and findings. In 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 269-286). Springer, Dordrecht.

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A, US: The MIT Press.

Mund, M., Freuding, M. M., Möbius, K., Horn, N., & Neyer, F. J. (2019). The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Loneliness Across the Life Span: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88868319850738.

Valtorta, N. K., Kanaan, M., Gilbody, S., & Hanratty, B. (2016). Loneliness,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what are we measuring? A novel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and comparing tools. BMJ open, 6(4), e010799.

Pikhartova, J., Bowling, A., & Victor, C. (2016). Is loneliness in later life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ging & mental health, 20(5), 543-549.

Inderbitzen-Pisaruk, H., Clark, M. L., & Solano, C. H. (1992). Correlates of loneliness in mid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1(2), 151-167.

Segrin, C., & Kinney, T. (1995). Social skills deficits among the socially anxious: Rejection from others and lonelines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1), 1-24.

Vanhalst, J., Luyckx, K., Scholte, R. H., Engels, R. C., & Goossens, L. (2013). Low self-esteem as a risk factor for loneliness in adolescence: Perceived-but not actual-social acceptance as an underlying mechanism.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1(7), 1067-1081.

Zakahi, W. R., & Duran, R. L. (1982). All the lonely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onelines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on anxiety.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0(3), 203-209.

Solano, C. H., & Koester, N. H. (1989). Loneliness and communication problems: Subjective anxiety or objective skil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5(1), 126-133.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测试,华为Mate30pro在向你招手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