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刚发布的 APEX 2020,又为未来手机指明了哪些方向?

百家 作者:爱范儿 2020-02-28 11:37:14

前年 2 月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vivo 冷不丁发布的概念机 APEX 2018 是一个意外。在同行们还在想尽办法把手机额头上的刘海变得更为小巧的时候,vivo用升降摄像头的方法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如今看来,APEX 2018 给业界最大的启示在于:它宣布了手机的一个终点形态的雏形(目力所及的终点),然后还实现了。实现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终点」。
然后就是全无开孔高度一体化的 APEX 2019,展现的是未来手机浑然一体的形态。
至此,每年年初,APEX 年度概念机给业界一个「意外」,就成了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即便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因故取消,原本会在异国他乡与大家见面的 APEX 2020 可能因此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今年的 APEX 概念机是怎样的?
可以这么说,智能手机行业是消费电子皇冠上的钻石,业界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以及加工工艺都会率先用在智能手机上面。
也正是这样,使得智能手机迭代的速度相当快,几乎是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一辆三年前的轿车开在路上很可能并不过时,但一部三年前的手机,哪怕是刚从包装盒里拿出来,大家还是能一眼看出它的年头。
所以,在这样的节奏之下,智能手机厂商想更快一步,推出形态完备技术前瞻的概念机,就并非易事。
那么,今年的 APEX 2020 概念机是怎样的?
我们继续从形态方面来谈,在讨论真·全面屏手机的时候,有个词永远绕不过去,那就是屏占比。屏占比越高,那么手机观感上的一体性越强。过往手机中影响屏占比的因素主要还是边框宽度和前置摄像头的位置。
那么,APEX 2020 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答案是 120°全视一体屏和屏下摄像头技术。
120° 全视一体屏是在屏幕弯曲 90° 的「瀑布屏」之上更进一步,让柔性 OLED 屏幕向内再弯曲 30°,屏幕延伸至手机的背部,从而彻底消灭手机的传统中框,也让屏幕视觉环绕着手机整个侧边。从而实现了观感和手感的双重一体化。
在极近距离和特定角度下,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屏下的摄像头
至于前置摄像头的安放问题,vivo 这一次使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将摄像头隐藏在了屏幕下方。这样就无需使用增加重量和厚度的升降机械结构,也无需在正面屏幕挖孔了。
手机侧边也完全被屏幕覆盖之后,这部分自然也有了触控和交互的功能,在做好防误触算法的前提下,此前侧边的关机,音量增减按键均可以被软件化和虚拟化。
同时,为了干掉充电接口,vivo 这次还祭出了充电技术上的大杀器:60W 无线快充。这个技术可以在 20 分钟充满 2000mAh 的电池,这个速度已经和市面上第一档的有线快充技术相当。而且,在去年年中,vivo 还展出了 120W 的有线快充技术。
综上,120°全视一体屏、屏下摄像头和 60W 无线充电就帮助 APEX 2020 实现了观感、握持感和结构上的一体化。
APEX 2020 的探索不止于此,在手机的机身内,vivo 带来了 5—7.5 高倍焦段间连续保持高解析力和高画质的光学变焦,而非普通的数码放大完成焦段填充。为了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真正的光学变焦,APEX 2020 用两群组固定,两群组可移动的「四群组镜片组合」。
另外,在相机防抖上,此前也有 OIS 光学防抖,以及通过算法实现的 EIS 电子防抖,但是在视频拍摄中,传统的 OIS 防抖或者 OIS+EIS 混合防抖能够在平移方向上进行防抖补偿,不过在更炫技的旋转(倾斜)方向的防抖需求上作用有限。而在这个领域,外接手持云台是视频拍摄者常见的稳定外设。
于是乎,vivo 的研发团队把云台嵌入到了 APEX 2020 的主摄当中,实现了多维度的防抖。他们内部的数据表示,超稳云台主摄的防抖角度相比普通 OIS 光学防抖大幅提升了 200%,画面完整性自然也比通过电子裁切的画面更为完整。
就像雷达的灵感来自于蝙蝠一样,这个超稳云台主摄的技术灵感来自于一项特殊的生物构造——变色龙无眼睑的眼球转动。变色龙这种特殊的眼部结构,使其对活动物体非常敏感且有利于对焦、追踪及捕获目标。
不管是日常拍照防手抖提高成片率,还是运动拍照摄像,亦或是夜间拍照,云台级的防抖都大有裨益。

未来手机,一定是一体和无线的
历史自然有其进程。在这种进程中,APEX 2020 可以说是处在激流的前端。
我们往前看大哥大时期的手机,再到键盘手机,触屏手机的发展历程时,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手机变得更加一体化了。
那根长长的天线,被集成到手机内部了。
那纵横排列的键盘,被触控屏幕取代了。
渐渐地,连凸出的按键也开始被压力传感器和线性马达以假乱真的震感所取代。而大众感知更明显的是,耳机孔也慢慢消失了。
当 TWS 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即连即用轻若无物的体验,胜过缠缠绵绵剪不断理还乱的有线耳机时,耳机孔的渐渐消失就顺理成章,一部没有耳机孔的手机也不会引起那么多的非议了。
同样的道理,当 5G 的理论速度已经比 USB 线缆传输速度快而且方便许多的时候,数据线绝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充电线。而充电线能不能也被干掉呢?
尝试过有线快充甜头的用户肯定会说,相比于无线充电的涓涓细流,动辄 50W 以上的有线供电速度才称得上是我心澎湃。
但 APEX 2020 用 60W 的无线充电功率告诉大家,不要用实体的线缆束缚了自由奔放的能量。
而一体性这个词,不仅关乎于视觉,也关乎于触觉。
在 vivo NEX 3 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屏幕弯曲 90° 的「瀑布屏」了,这基本上实现了左右无边框的正面视觉感受。不过它依旧并非完美,手机在侧看的时候,依旧能看到边框,此外由于金属中框依旧存在,即便视觉上一体化了,但握持感依旧有所割裂。
而手机中框这个结构件,也几乎是智能手机的伴生词。因而也就有了 120° 全视一体屏来解决中框这个历史产物带来的结构和触感问题。
其实在前作 APEX 2019 上,vivo 已经用到了玻璃的 CNC 加工技术,尝试去替换裸露的中框了。
有的时候,科技是显性的宏观的,比如轰隆作响把人类送上太空的火箭和宇宙飞船;也有时候是隐性的微观的,比如 SoC 里面数十亿的晶体管,或者藏于玻璃之下的扬声器和无线充电线圈。
毫无疑问,在智能手机点科技树的方式是后者,手机业界追求的用户体验一直都是无感化,体验的无感化势必让技术愈发隐性,也就体现在了形态上的一体化,功能上的无线化了。
这里依旧可以沿袭那个用在 APEX 2019 上的那个比喻:折叠屏等等复杂形态就像地球抗击三体人的超大型太空舰队,而全无开孔的一体化全面屏手机更像是体现三体科技的「水滴」。


APEX 是概念机,也是解决方案
概念机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炫技,尽可能的炫酷,让看客满足一时欢愉,而并不需要对未来可行性负责。另一种要深思熟虑一些,需要给未来留一盏灯。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仔细钻研过去。
APEX 2018 出现没多久,NEX 就量产现世,它继承了 APEX 2018 的诸多神髓。而 APEX 2019 的许多思考,也以更理性的形式出现在了 NEX 3 上面。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APEX 2020 的某些创新技术或者形态,也会在不久之后的量产机型上看到。
APEX 2018
APEX 概念机已经发布了三款,至此,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下,它们的一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在朝着观感、结构、触感等多个维度的「一体化」提供可行性方案。
因而,即便是概念机,其方案也有一脉相承之处。比如很显性的,在如何处理前置摄像头的问题上,从 APEX 2018 的升降结构,到 APEX 2019 的暂时回避,再到 APEX 2020 的屏下摄像头技术,这个方案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优秀的。
APEX 2019
而隐性的,比如改进了三代的扬声器无孔发声技术,从 APEX 2019 的触点充电到 APEX 2020 的高功率无线充电等等,其实都是在一代代地解决消费者的体验问题,并提供当时条件下,最前瞻的方案。
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智能手机这个覆盖面如此大的产业,它总是能够海纳百川,成为各种技术大放异彩的舞台。
就像康宁公司的 Chemcor 玻璃诞生于 1962 年,中间无人问津数十年,直到 21 世纪之后才迎来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化身为人尽皆知的大猩猩玻璃。
作为概念机,APEX 历来都不是对齐当时主流手机的,甚至有所缺陷的,比如 APEX 2018 没有闪光灯,APEX 2019 没有前置摄像头,APEX 2020 后置摄像头「只有」2 个。这些都是市售手机必需的,但未必是概念机解决方案必需的,解决方案需要做的,要融汇过去的技术,把云台的稳定,柔性屏的弯曲,数码相机镜头的变焦镜头系统,无线充电等等贯通起来,打包放进方寸之间的手机里面,用以轻叩未来的大门。
爱范儿视频号上线了!
在这里,我们与你一起看新品发布会、畅聊每个人的产品故事、剖析技术变革。
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热爱,探索技术与人文的交汇点。
朋友们,一起来尝鲜!??
注:微信视频号仍在内测,部分用户暂未开放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这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