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那些太空城,NASA还真研究过!

百家 作者:三体迷 2020-03-02 07:19:28
在《三体》中,人类为躲避光粒打击而开展掩体计划——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背后建立大量太空城,试图以这些气态巨行星作为掩体逃过一劫。
结果却出乎意料,人类等来的不是光粒打击,而是降维打击。歌者扔出一块二向箔,让整个太阳系跌落到二维,直接变成一幅画。嗯,梵高先生似乎预见了一切。
说回《三体》中的那些太空城,人类在木星背后建立了26座、土星背后建立了26座、天王星背后建立了4座以及海王星背后建立了8座。这些太空城都长什么样?大刘是这样描述的:
亚洲一号是掩体工程最早建设的太空城之一,呈规则的圆筒形,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模拟重力,长四十五千米,直径八千米,内部面积三百五十九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过去地球上北京市市区面积的一半。这里最多时曾生活过两千多万人,现在由于新城不断建成,人口已经降至九百万,不再那么拥挤了……
最靠近亚洲一号的北美一号是一个纯球体,它与亚洲一号的圆柱体代表了太空城形状的两个极端;大部分太空城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椭球体,只是长短轴的比例不同;也有一些特异形状的太空城,如轮辐形、纺锤形等,但数量很少。
有意思的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还真研究过这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太空城。
艾姆斯研究中心是NASA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一个主要研究中心,前身是1939年建立的美国第二届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实验室,在1958年10月1日NASA成立后,并入NASA旗下。
上个世纪70年代,艾姆斯研究中心对人类的太空殖民展开严肃探讨,并研究了三种太空城方案,分别为环形(轮辐形)、球形(伯纳尔球)和圆柱形,基本涵盖了《三体》中的各种太空城。另外,这些太空城形态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模拟重力。
值得一提的是,艾姆斯研究中心基于研究进行艺术渲染,推出一批非常炫酷的概念图。
环形:
球形:
圆柱形:
当然,这些太空城的设想也并非NASA最早提出。比如,在阿瑟·克拉克著名的《2001:太空漫游》中,就曾出现轮辐形太空城,并成为科幻中的经典,被不断复刻。
实际上,在当时太空竞赛的背景之下,人类对太空投入了无尽的热情与想象力。尤其是阿波罗计划成功登月,让人类似乎看到了太空时代的曙光,一时意气风发。即便1972年阿波罗17号为阿波罗计划画上句号,大多数人仍乐观地认为再次登月,乃至太空殖民是可预见未来之事。然而,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更不用说太空殖民。
正如大刘在2018年克拉克奖获奖发言中所说:
在《2001:太空漫游》中,在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的太空中航行的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这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几乎同时兴起,它们就像人类文明的两条腿,带着我们迈向未来。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这两条腿出现明显的发育失衡。
好消息是,人类现在似乎又开始放眼星辰大海了。最近几年太空热潮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更是令人期待——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可能将是未来十年内发生的事。而我们能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是何其幸运!
相信人类起源于星空,也终将回归星空。
注: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太空城”,获取NASA太空城概念图高清图集下载链接。

写稿不易,请帮忙点亮“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