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你了,西洋菜!

百家 作者:广东发布 2020-05-11 12:40:2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朋塘村,是一个坐落在绿水青山中的小村庄。

临近中午,贫困户周芳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早上是采摘西洋菜的最佳时机,没有黄叶,摘下就能通过“验收”,下午温度一升高菜叶容易黄。

家中有三个孩子在读书,女儿即将高考,周芳将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都寄托在这一把把西洋菜上。

对朋塘村村民来说,眼前这500亩标准化旱地西洋菜田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110个家门口的工作岗位,让贫困户“出门即上岗、农民变工人”,人均每天可以收入120—300元。同时,西洋菜地还带来了土地流转款收入、基地务工收入、承包基地种植收入,实现了“一亩地三次增收”,让脱贫路上的乡亲们迈进了一大步。

日子好了,乡村美了。广州市黄埔区与当地党委政府合力,村村道路实现硬底化,旧村改造稳步推进。黄埔区应急管理局派驻阳山县青莲镇朋塘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明峰透露,他带头设立了高考奖学金,让考上大学的贫困户孩子不必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帮助孩子走出朋塘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家门口“上班”,一年摘出3万元
//


5月,西洋菜迎来长势最好的季节。

早上4时多,周芳就来到地里干活。前一天晚上,村主任通知她,今天有几亩西洋菜可以收了,早点过来。

“摘菜是计件工资,来得越早摘得越多。赶上好天气,打一天工相当于几天的量,所以尽量来早一点。”周芳说。

据了解,采摘的西洋菜按照0.6元/斤计算,采摘多者每天可采摘500斤、少者200多斤,每天务工收入120—300元。在家的妇女可根据家庭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到西洋菜基地干活,照顾家庭之余还获得增收。

在旱地西洋菜基地引入之前,周芳常常陷入两难。丈夫靠上山采药为生,收入十分不稳定,而她种菜养鸡,收入也很少,家庭经常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正在读书的孩子花销不小,又要照顾,周芳无法走远打工补贴家用。照顾孩子与外出务工难以兼顾。

陈明峰来到朋塘村后发现,这是不少贫困户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家照顾孩子的妇女是村里的富余劳动力,但缺少家门口的工作机会。

当时,阳山县西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西阳农业”)正在为供港旱地西洋菜种植基地项目寻找良田。朋塘村处于海拔400—700米的半山地,气温在-2℃~35℃,水源充足,正适合喜低温的西洋菜生长。


一开始,把水稻改种成西洋菜,部分村民并不同意,对此,朋塘村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村主任李全有以身作则,带头认领了11亩西洋菜。

如今,这500亩蔬菜基地,每月产出25万斤蔬菜。村里的日子也发生了改变。

“因为就在村里,上午采摘完菜后,中午还能回去给孩子做午饭,这个工作能赚钱也能照顾家庭。”忙活一上午后,周芳交了菜,从承包户那里领到了120元工钱。

全村62户贫困户中,有18户在蔬菜基地务工,给像周芳这样无法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的人,创造了就地脱贫的机会。去年一年,周芳凭自己的双手,在西洋菜地里“摘”出了3万元的收入。

目前,朋塘西洋菜种植基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10个。李全有算了一笔账,他承包的11亩菜田,去年一年仅人工费就支付了14万元。


//
全村收益,一亩地三次增收
//


初夏艳阳当空照,在菜地里忙活一上午的农妇赶回家做饭了。但西洋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李全有从农户手中收了菜,转头按2.7元/斤的价格,卖给了西阳农业。这批蔬菜在香港超市终端的售价将达到17港币一斤。

“我们的西洋菜是喝矿泉水长大的,特别嫩。”李全有对村里种的西洋菜赞不绝口。与常见的水生西洋菜不同,旱地西洋菜不易生蚂蝗、良品率更高,口感更鲜嫩。如今田里统一安装了喷灌系统,李全有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控制喷灌的开关和节奏,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阳山县位处清远市“三连一阳”(连州、连山、连阳、阳山)地区最北端,这里的气候特别有利于发展蔬菜种植,“连州菜心”是嘴刁的广东人最喜欢蔬菜之一。与菜心相比,西洋菜不仅味美,经济性更强。

在朋塘村的西洋菜基地,采摘西洋菜时,农民直接摘取嫩叶,留下的菜梗再过15—20天,就会长出新叶,可以再次采摘。这意味着,西洋菜田播种一次即可以反复采摘,5—10年不用翻地、播种。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贫困户承包是免除了承包费的。”西阳农业相关负责人说,500亩菜地的平整、水利建设、播种、施肥,生产技术支持和产品统一收购完全由公司投入。村民根据自身经营能力,自愿承包菜田。承包户初期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而是待蔬菜收割后卖给公司,公司再扣除蔬菜的灌溉、施肥等成本,将剩余的钱支付给承包户;承包户再支付工钱给摘菜的农民。此外,公司还按照600元/亩/年支付给征地农户土地租金。

“我们全村都有收益。”在李全有看来,从种植到销售,每亩西洋菜为朋塘村增加了三笔收入:第一笔是土地流转款收入,即一亩土地每年600元的租金;第二笔是基地务工收入,如周芳赚钱的采摘费;第三笔是承包基地种植收入,即售卖西洋菜赚得的收入。

一棵小小的旱地西洋菜,在这个流转过程中,让农业公司、承包户、征地户、摘菜者都获得了丰厚回报。

陈明峰说:“即便是精准脱贫攻坚期结束,扶贫工作队撤走了,这个蔬菜基地还可以长期给当地提供稳定的经济产值。”据透露,第二期西洋菜基地扶贫项目已在进行,接下来将再整合近300亩土地,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
考上大学,像西洋菜一样走出大山
//


午饭时间,周芳来村委喊陈明峰到她家去吃饭。原来,周芳的二女儿再过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这段时间,陈明峰有空就会去给她辅导功课。

“朋塘村十年没有出大学生了,今年很有可能在她家能考出一个。”陈明峰高兴地介绍,周芳的二女儿在阳山中学,成绩很不错,今年高考很有希望。

“教育是脱贫的根本出路。”陈明峰说,当听到村里孩子说长大想开拖拉机时,特别“心塞”。

在陈明峰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墙上贴满了便利贴。按照自然村,记录了每位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和困难,还标注了困难等级。在周芳一家的档案上,三个孩子在读,家有高考生被特别标注出来。陈明峰透露,去年来到朋塘村驻村,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村里有几个孩子在读书、今年有多少孩子要高考。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点对点的指导。


而在陈明峰的办公室外,则贴了一张公告:“为鼓励朋塘学子奋发向上,现由中山医田径队捐设朋塘高考成绩优秀奖学金。建档立卡考生,本科奖励3000元,专科奖励2000元;非建档立卡考生,本科奖励2000元,专科奖励1000元。”

这笔奖学金,是陈明峰发动自己当年在中山医科大学的同学共同设立的。他坦言:“扶贫扶出了真感情。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支持。总共捐了一万多元,其中8000元用来做奖学金,剩下的都用来帮村民修补遮阳棚和房子了。”

今年疫情期间,陈明峰发了一条朋友圈,分享了当地孩子们没有条件在家上网课的窘境,引发了多方参与爱心接力,最终把70台电脑设备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欢迎来到朋塘村,更欢迎来给孩子们上课。”陈明峰表示,奖学金的设立已经鼓励孩子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此前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自家上小学的孩子不可能考上80分,而最近的一次全县考试,十余人的班级里已经有两三位学生考到80分以上。

在朋塘村工作一年,最让陈明峰欣慰的是,今年村里的一名孤儿即将参加工作。“孩子读完中专,在佛山一汽大众实习,7月就可以转正正式上班了。他终于走出了大山,未来的人生就在城市里了。”

攻坚亮点

为推进精准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朋塘村引入西洋菜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农业经济,村民每年可拿到地租、有劳动力的贫困村民可到基地务工增收、承包户可获得承包基地种植收入,探索出了“一地三增收”让利村民模式,使在家农户可在照顾家庭之余还获得增收。由于扶贫成效显著,朋塘西洋菜种植基地项目获得市级科技精准脱贫示范基地称号。


朋塘村脱贫攻坚成绩单
· 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4300元增长到2019年的12560元。

· 全村62户贫困户156人于2019年11月全部脱贫,朋塘村脱贫出列。

· 扶贫资金推动了道路、水利的完善,吸引4户村民回乡创业,种桑养蚕年产值20万元,养殖猪牛年产值50万元。

· 朋塘旱地西洋菜种植基地项目采取手工采摘生产,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10个,基本由本村在家劳力就业。该村有18户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的有18户,户年平均增收约3万元,2019年该基地共发放务工费280万元。

· 为解决旱季缺水问题,投入15万元打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吃水难”。

· 对接联系中山大学医学院设立贫困户学生高考奖学金并建立医疗咨询队,对接联系深圳风湿病专科医院曾惠琼医生设立岩背小学奖学金。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冯仕妍
校对:吴琳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