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00亿美元,你会投广东吗?

百家 作者:广东发布 2020-05-19 13:22:17
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三地“云签约”。在此之前,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云开工”。

一个月之内,惠州大亚湾区的石化园区内,合计投资1100亿元的两个重大项目,以“云开工”“云签约”的方式落地,具有深长的历史意义。

其一,广东工业依照从轻到重,再从重到高端的路线“升级打怪”,正跨越重要关口。

其二,都说疫情期间能出来见面都是过命的交情,那在全球疫情持续的情形下坚持投资千亿大项目……你品品这分量。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全球市场都能看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一室负责人张燕这样说。

换个更通俗的说法,是金子在哪里都是要发光的。

对于很多国际石化巨头来说,广东沿海就是那片发光发亮的发展黄金地带。

//
它们都选择了广东
//


大项目推动大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这个道理似乎并不难理解。

问题在于:凭什么吸引大项目?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假设你经过半辈子奋斗,走上人生巅峰,迎娶……啊,不是,是成为一家国际石化巨头的老板,现在任务来了——

你需要在全球找一个地方设厂,从筹备到建成投产需要5年甚至更久,投资金额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土地、环评、原料运输、人才招募、配套建设等数不清的各种难题,任何一个都可能让你功亏一篑。

假设你智勇双全,克服了全部困难,但项目建成后必须全天候运营,还要面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巨大风险。

不止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收回成本的时间更要加倍计算,所以,你对项目选址的判断还不能只看现在,而是必须判断10年后,当地营商环境是否还能保持良好,你的竞争对手又会有怎样的布局。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的高端产品必须和多年后的当地市场需求相匹配。那么,你是否有信心,10年后的项目所在区域可以保持平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消化掉新项目每年上百万吨的优质化工产品?

现在,上百个国家,上千个城市都在等你做出决定。你的筹码是10,000,000,000美元,机会只有一次。

是不是听起来很刺激?

当然,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每一次这样的选择都要经过长期的评估和测算,但是背后的选择逻辑是类似的。

从历史上看,世界化工巨头做了成百上千次这样的选择,有时失败有时成功。

但是近年来,它们的答案经常出奇地一致:到广东沿海去。

巴斯夫,参与缔造了现代化学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是全球化工巨头。目前世界500强排名115位。选择湛江东海岛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

埃克森美孚,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公司,其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世界500强排名第8。选择在广东惠州投资百亿美元,第一期项目计划建设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

壳牌,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世界500强排名第3。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与中海油、广东惠州合作建设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此次投资56亿美元与中海油、惠州再次牵手。

它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们没有把这看做拼运气的赌博,而是视为一场经过缜密研判,极大概率成功的产业投资。

换言之,这些历经风雨的国际石化巨头一致相信,广东将保持开放,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将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升级,将具有世界级的生产、消费和研发能力,并为此押上了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这三家企业的共同选择,很大程度上就是世界石化产业的选择。

它们的信心,就是国际产业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心。


//
为何这些产业潜力巨大?
//


面对疫情,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干哪一行才能发财?

答案很简单:凡是国内供不应求的,都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存在两头在外的局面:海量的产业原材料、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及一般商品销售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海外市场。

但是现在,有两件事正在打破这种与海外的供需平衡:外部经济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前者很可能是长期的,后者也难以在短时间彻底消除。

郑永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国将更多考虑国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但从长期看,部分产业回迁将在客观上让出市场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危机之下蕴含的产业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和行业正在逆势而上:

位于广州的粤芯半导体单首季产出高出预期25%,生产周期缩短5%以上,预计到2022年,粤芯半导体一期、二期将共达到月产4万片12英寸的产能。华为麒麟芯片不断迭代,已经成为其手机产品的标配。

惠州近期落地的两个大项目,加上正在建设中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和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开展投料试车的中科炼化项目……新一批高水准石化产业大项目正在串联起世界级石化产业的钢筋铁骨。


//
千亿吨乙烯产能将带来什么?
//


上述现象绝非偶然。

其一,两者都极端重要。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最为核心的关键器件,乙烯是化工之母、石化之核。而电子信息和石化正是广东的两个万亿产业。

其二,两者都很依赖进口。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金额为3055.5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2039.71亿美元。同期,全国乙烯产量2052万吨,而消费量约为3900万吨/年。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趋势:重要+需求=产业机遇。抓住这些机遇,广东也就能补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回到石化产业来说,据初步统计发现,在可预期的将来,广东有望新增77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这相当于全省现有产能的两倍,超过目前全国供需差额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另一种至关重要的经济“原料”——创新要素也正在加速集聚。

仍以惠州大亚湾区为例,中大惠州研究院依托大型石化项目,引进中山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创新技术资源,建立起反应、分离、表界面、仿生催化、3D打印材料、化工信息化工程、第三方检测等14个中试基地。

距离不远的惠州市惠东县,和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的两大科学装置正加紧建设,惠东新材料产业园区也在紧张筹建。

当千万吨乙烯产能对接国家级科学装置,高品质产业原料叠加高水平创新要素,将如何在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交汇碰撞?

这其中蕴藏的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这样的情景不只发生在惠州,而是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从广州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到东莞的松山湖,再到深圳南山,更多的创新企业正在不断崛起,更多的新兴行业正在涌现。

广东沿海最先得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从“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到遍布各地的传统制造业“专业镇”,再到万千企业构成的现代产业网络,如今又向着产业链核心环节和要素,向着产业和创新的“无人区”迈进,这样的势头,正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勃勃生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洪鑫

校对:罗健鹏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