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可盐可甜”的汉子,才是中国最早男团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0-06-29 22:20:55

▲ 兵马俑2号坑中的绿面俑,人称“幸运星”。摄影/夏居宪
即便是在古迹多到下不去脚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它是划破千年历史尘烟“穿越”而来的奇迹军团,是如同流星般绚烂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留下的丰厚遗产,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沉寂了两千年的兵马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古朴沧桑。
 
▲ 兵马俑一号坑军阵。摄影/夏居宪

然而,在现世46年之后,历经无数人的探索、研究和传播,解开“封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仿佛重新拥有了生机,频频亮相,惊艳天下。现代人对它的痴迷,使得历经岁月沧桑的兵马俑越来越“年轻化”,不断刷新我们对它的认知——
 
它是外国名人访华时最爱去的“打卡圣地”。自兵马俑对外开放以来,先后共有20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兵马俑,有的还不止参观过一次。跟威严端庄的紫禁城、充满神性的莫高窟相比,拥有8000兵马、“千人千面”兵马俑显得更为鲜活生动,也更加的“接地气”(毕竟在土里埋了这么久)
 
▲ 曾到访兵马俑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摄影/夏居宪

它同样被网友戏称作秦始皇的“手办大全”。秦兵马俑空前庞大的数目,每尊都独一无二的面容,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细节,秦俑的脸型、头发、胡须、表情、身材、服饰乃至“抬头纹”都不尽相同,细细搜寻,说不定能在其中找到一尊和你“意外撞脸”。

从古老到“年轻”,从千年尘封到惊艳问世,兵马俑既是永不褪色的经典,更是常看常新的潮流。

▲ 千人千面,万众一心。摄影/卢文

“手办狂魔”秦始皇,到底收藏了啥?

在大多人的印象中,提起秦始皇陵,首先想到的就是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然而,尽管这个兵强马壮的陶俑军阵足以震古烁今,但它绝非整个秦陵的核心。兵马俑坑,只不过是陵区里已知180多个陪葬坑中的3个而已,且远在秦始皇陵的核心区——那片极有可能埋葬着秦始皇的封土堆以东1.5公里之外。
 
▲ 骊山脚下秦始皇陵效果图。供图/夏居宪

秦始皇陵的陵园(古称“丽山园”)处在西安东边的临潼郊外、骊山北麓其北,孕育了关中平原的渭河在此蜿蜒前行,浩浩荡荡地奔流而过;其南,“北构而西折”的秦岭支脉骊山撑开双臂,如同要将山前平原拥入怀中。“山北水南谓之阴”,在山水间,面积相当于近78个故宫的陵园缓缓展布,形如平顶金字塔般的“覆斗状”封土堆高高耸起。

▲ 秦始皇陵博物馆中的一号铜车马与长柄兵器。摄影/夏居宪

封土之下,是未曾挖掘、至今笼罩着层层迷雾的秦始皇陵地宫;包括陵园在内、广达60平方公里的陵区里,则散布着众多的陪葬坑,最小的仅有二三平方米,最大的兵马俑1号坑则广达14000多平方米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下,生前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在地底也创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帝国”,几乎将秦王朝的强悍军队、行政官员、祭祀用品乃至娱乐生活一一复刻,收入其中。无怪乎网友调侃秦始皇“手办狂魔”,其收藏的陪葬品之丰,足以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K9801陪葬坑中的石甲胄与扎甲。摄影/夏居宪

1996年在封土东南内外墙间发现的甲胄坑(K9801坑),面积之大不逊于兵马俑1号坑。其中埋藏着大量石质盔甲,这些甲胄通体由打磨成薄片的青石构成,以青铜丝一一连缀,样式上模仿战国时期流行的皮甲和铁甲。这或许是为兵马俑坑的军阵所配备的“武器库”,将士披甲,才能完美复现秦人巅峰时期的武装力量。

陵园内城西南角的文官俑坑(K0006坑)中,出土的8尊神色谦恭、身材清瘦的陶俑,气质与杀气腾腾的兵俑截然不同——他们大抵是最早的“公务员”形象,每个人腰间都有个扁平小囊,用以盛放“砥石”“陶削”。竹简刻错了,就用陶削刮去,功能类似于橡皮擦或者修正液;要涂改的太多,陶削都刮钝了,就用砥石来磨一磨。
 
▲ K0006坑中的九号袖手俑,也叫文官俑。摄影/夏居宪

然而不要以为他们就如外表那般温和,坑中厢房里出土的4件代表刑罚的青铜钺,证明了他们实则是主管监狱与司法的“廷尉”,位列秦王朝三公九卿之一,掌握着铜钺替天子“执法”。配上他们囊中的陶削,一个个“刀笔吏”的形象呼之欲出。
 
当然,秦陵陪葬坑中的内容也不都是那么严肃。如果说军事武装和文职人员代表这个“年轻帝国”(国祚不过14年)的强劲实力,那么这些展示着各色娱乐项目的表演者,则让秦陵升腾起些许“人间烟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