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危险又常见的游戏,求别带孩子玩了

汤维
丁香医生作者
育儿研究咨询师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挺重要的事:蹦床,真的太容易受伤了!
上周,我朋友的孩子,因为在家里跳蹦床骨折了。
朋友给孩子买蹦床,绝对是出自一番好心:宅家期间哪也不能去,天天在屋子里蹦来蹦去楼下又受不了,干脆在家里给孩子买个蹦床吧,蹦蹦跳跳放放电,至少让每日运动量达标了。
蹦床买回家的当天,孩子一踩上去跳得兴高采烈。那天晚上,孩子睡得特别好,朋友也暗自窃喜。
第二天,孩子跳得非常兴奋,猛地一蹦,跳到地板上,顿时哭得鬼哭狼嚎。朋友一家急坏了,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一拍片才发现,孩子左小腿骨折了。
家用蹦床容易导致受伤
因为蹦床而受伤的事,在我自己周围肉眼可见的熟人中,就已经发生过好几起了。
三年前,我带小萌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她家买了一台圆形的家用蹦床,小萌超级兴奋,勉强爬上去就要蹦跶。说那迟、那时快,萌爸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然后全程都神色紧张地保护着他。
小萌回家以后,就吵着要买家用蹦床。说实话我也有些心动,于是就和萌爸商量,要不要在家里也添置一台 —— 反正也不贵,孩子还能在家活动,多好的事儿啊!
萌爸当场、果断、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的提案。
作为北京市首批体能训练师、北师大运动训练本硕、UWF 交换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一级裁判、北京某高校体育老师及田径队主教练,萌爸是这样说的:
任何不需要器械的运动都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人体自身的力量,通常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但是,在引入外力以后,人就有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这种「额外的力量」,稍有不慎,就容易让人受伤。
他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如果你把手放在耳朵两侧往上起,锻炼的就是腰腹的力量,这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用手扶住后脑勺,用手的力量推着自己往上起,就有可能对颈椎造成伤害。
比如,练习深蹲的时候,自重深蹲相对比较安全,即便姿势不太标准,对膝盖造成的伤害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要练习举铁,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姿势标准,否则就容易伤膝盖。
在蹦床这件事上,萌爸是这么说的:
孩子凭自己的腿部力量往上跳再落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当他站在蹦床上时,蹦床给了他额外的力量和速度,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受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听他这么一顿长篇大论以后,我算是放弃了给小萌买个蹦床的念头;当时可算是给小萌解释了好半天,其实我们娘俩心里都憋着气,觉得「不就买一个蹦床嘛,小心点就好了,至于吗?」
过了几天,朋友说,她家孩子因为蹦床受伤了。
「你不是挺小心的吗?怎么受伤的呀?」我好奇地问。
「邻居家来了个男孩,非要和我家孩子一起跳蹦床,结果两人同时往上跳的时候,男孩的头磕到了我女儿的嘴,当场血流满口!」朋友情绪激动地说道。
「天哪!那她现在还好吗?」我关切地问道。
「刚从医院出来,门牙给磕掉了半颗,另一颗的牙根也磕坏了。」
朋友的孩子当时才4岁,因为牙根磕坏了,所以牙医检查后决定给他把门牙拔掉。就这样,他的门牙缺了一颗、另一颗只剩一半,一直等到快7岁,才刚刚长出来。
这三年,孩子几乎是在被同学私底下嘲笑的「没牙」的阴影中度过的。
哎。
我这才知道,当初萌爸斩钉截铁的拒绝有多么地明智!
最近几年以来,但凡有家长问我买什么样的蹦床,我都会把萌爸这番话送出去,并且强调:
不要给孩子买任何家用蹦床!如果去玩公共蹦床,也务必小心、小心、再小心!
真的,公共蹦床的风险一点也不比家用蹦床小。
公共蹦床也很危险
2019 年,新京报的记者探访了几家北京的蹦床乐园后发现,一些乐园管理松散,尽管场内有安全员,但几乎都是学生兼职。
看似专业的「蹦床教练」,只需要缴纳近 3000 元的培训费,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训后,就可以通过考试拿到证书。甚至有培训公司透露说,零基础的学员只需要 2 天培训,就能取得专业蹦床资格证。
这些证书,并非任何政府官方机构所颁发的,而是商家自己培训考核后颁发的。
除了聘请这类「安全员」和「训练师」以外,蹦床乐园所采取的做法是,在入口处贴上「蹦床安全准则」,要求消费者签署免责协议以后,便不再过问。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种公共蹦床其实真的很常见。
夏天到了,很多商场里都会搭建这类「大型游乐设施」,其中不免有蹦床设计。如果孩子进入这样的区域玩耍,家长一定要特别小心才好!
不建议使用蹦床
其实,美国儿科学会就曾建议,除非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跳水或体操之类的运动训练,否则不要使用蹦床。
没有查到国内的数据,但美国儿科学会数据显示,75% 的孩子都曾因蹦床而受伤。
也就是说,每 4 个孩子站上蹦床,就会有 3 个因此受伤!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不要在家中使用蹦床!
美国顶级的私立医院梅奥诊所,对此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痴迷蹦床、一定要玩、拦也拦不住,那么家长需要:
➊ 禁止让任何 6 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蹦床,且一次只允许一名孩子使用蹦床。
➋ 禁止孩子自己独自玩蹦床,必须有成人的现场监督。
➌ 如果一定要在家玩蹦床,务必将其放在地面上,并且与其他危险物保持安全距离。
➍ 家用蹦床一定要安装蹦床外壳(网),并用保护垫覆盖蹦床的框架、弹簧和周围着陆的地面。
➎ 需要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有破损、脱落和损坏。
这么麻烦,又这么危险,蹦床这事,真别带 6 岁以下的孩子玩了;如果孩子 6 岁以上,也需要多加看管和监护啊!
绝大多数人,都在「出事」之前觉得「没事」;但「出事」之后,再后悔也没用了。
夏季运动多了,受伤也多了,一定要做好预防,减少明明可以避免的伤害!

责编 饭饭
排版 Susie
参考文献
[1]US AAP. Trampoline Safe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ediatrics October 2012, 130 (4) 774-779
[2]Jennifer Haderspeck. Jump on trampoline safety. AAP News October 2012, 33 (10) 15
[3]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childrens-health/expert-answers/trampoline-exercise/faq-20058001
[4]蹦床受伤维权多发,行业安全引担忧. 新京报. 2019年04月20日.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9/0420/c1008-31040287.html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进中原 7904528
- 2 一级演员陈丽云被逮捕 7808335
- 3 观众问朱媛媛 辛柏青2秒停顿太催泪 7714691
- 4 外国游客“买买买” 中国购更火了 7616293
- 5 天价耳环事件真是公众集体仇富吗 7523797
- 6 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 7425553
- 7 朱媛媛遗体已火化 7333220
- 8 特朗普会见南非总统时起争执 7232020
- 9 歼-10CE登上中国展台C位 7141696
- 10 网红方脸猴“大壮”突发疾病离世 704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