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娃圈”一个成品拍出22万元天价,浙江95后姑娘入圈短短4个月,已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娃圈”,自称“娃娘”或“娃爹”,但有意思的是,这些人里面很多都还是单身,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娃身上,却不求任何回报甚至是反馈。
因为他们养的不是上天入地的熊孩子,而是以“小布”、BJD、OB11等为代表的玩偶娃娃。
小布
由养娃爱好者汇聚而成的“娃圈”,尽管和lo圈、JK制服圈一样同属小众圈子,但跟后者比起来,娃圈似乎还要隐秘,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圈子居然也这么疯狂!
浙江95后姑娘小朱刚入圈4个月,已经在娃娃们身上花费了近五千元。她认识的一个圈内资深玩家,入圈5年,豪撒二三十万。
“这是一个非常烧钱但很有魔力的圈子。”小朱说。
隐秘的娃圈:
娃娃不用买卖来形容
娃圈中常见的“娃娃”根据材质、大小、类型的不同,被划分为BJD(ball joint doll的缩写,即关节为球状的人偶)、OB11(日本Obitsu 公司生产的人偶素体,身高11厘米)、Blythe(俗称小布,特点是头大身小)等。
尽管各类型的娃娃特点不同,但真正让他们区别于潮玩、手办、盲盒的特质是它们衣服可换、关节可动,脸上妆容、头发甚至眼球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二次“创作”。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娃娘”和“娃爹”看来,娃娃和其他塑料小人儿不同,它们是有“灵魂”的。
在娃圈,娃娃是不用买卖来形容的。把娃从娘家带回来叫接娃;购买娃娃时的配饰赠品是“嫁妆”;把娃娃拿出来穿好衣服叫“出生”;从下订单到接到娃娃的过程叫“孕期”,制作娃娃的店铺叫娃社……
BJD
对于很多养娃玩家来说,娃娃不是 “玩偶”,它更是一种情感寄托,是宠物,是朋友,甚至是孩子的存在。
这样的一个圈子,有着典型的亚文化特点:群体小,只为少数人接触、了解和接受。不过与其他更受关注的圈子不同的是,即便在亚文化里,娃圈还要再隐秘、小众一些。
一个成品娃拍出22万元天价
养娃烧钱又烧精力
娃圈有着极高的入圈门槛,每个玩家进入圈子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高昂的价格,以小布为例,一个普通的小布售价通常都要超过2000元。
关键是,这样花出去的钱还只是个小数目,养娃烧钱的地方在于“养”。
娃娃的衣服和关节都是可换可动的,这就意味着要不停地给娃娃们更换服装、头发、眼球等等。娃圈有个专业词汇叫“壮士”,意思是化妆师。买来的娃娃可能是裸妆,没有妆容,就需要送妆,如果对现有的妆容不满意,也可以送去改妆。这些费用算起来,绝对不低于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开销。
新手“娃娘”小朱跟志玲讲了她的养娃经历,直说入圈不久,自己已在“破产”边缘。
小朱是今年四月正式成为“娃娘”的,在这之前,她玩了很久的盲盒。“我集了五十几个盲盒,多了就不知道要偏爱哪一个,想着入个大娃,专宠。”原本以为盲盒已经算是个比较烧钱的爱好了,但开始养娃后才知道,盲盒不过是小打小闹。
“我前三个入的都是Molly bjd,在泡泡玛特旗舰店买的,今年官方补货了一次,所以很幸运原价买到,不然到别的玩家那里买价格都要翻倍。7月入了一个小布,因为听一个壮士说新手可以先入几百块的拼娃(头皮、脸壳、身体分开买),以后再买上千的盒娃( 完整的娃娃,有一套装配好的衣服),就买了拼娃。”
刚接到的小布
“三个BJD还好,价格都是固定的,每个400,然后买衣服,小配件和diy的娃屋,算起来在1000左右。花在小布身上的钱就多一些,娃娃是600+,衣服鞋子小配件100+,后面送去改妆花了1000+。”
算完这笔账,小朱又忍不住说道:“那些衣服真的很贵,好几百一套的,实在下不去手。还有我买的娃屋,算便宜的,不然光外面一个罩子就要好几百。”
拉环
更让小朱感叹“钱好赚”的是改妆。小朱给志玲看了一位壮士的改妆价格表,基础妆费就要1000元,包含前后脸壳磨改、鼻型唇形雕刻、全开眼改睡眼等。如果要加项目就要另外收钱。
小朱说,每个壮士收费不一样,1000元已经属于非常基础的壮士了,有的受欢迎的改妆大大,收费动辄两三千,而且如果没有妆额,有钱也约不上。“一个改妆师可能一个月只能改两个娃,如果人家先约了你只能往后排,而且还得靠抢。”小朱之前相中了一位壮士,想在8月份约一次改妆,结果人家的档期已经排到了11月。
改妆后的小布
虽然贵,但在小朱看来,改娃毕竟也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有审美和创造力,操作起来也挺难的,脸壳打磨啊,画纹理啊,在这么小一个娃娃上,还是需要很细致的。”
给小布嘴唇上色(动图截自小红书)
小朱还告诉志玲,这些壮士除了接外面的单子,还会自己改造一个作品之后再拿出来卖,圈子里管这叫“成品掉落”。“这样买的话人家已经把娃的风格定好了,不能换,不过相对约妆上时间会快一点,抢到就能收到,但价格也会更贵,尤其是那些热门的壮士作品。”
前段时间,小朱想入一个成品,拍价2888元,可惜没有抢到,用她的话说就是“太快了,基本秒没。”志玲也了解到,像这样的改娃成品,通常都价值不菲。圈内“改娃”知名人士的一个作品,一度拍出了22万元的天价。
在娃圈,像这样给娃改妆的妆师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职业。据小朱说,圈里的壮士都是先入圈自己玩,尝试自己改娃,等手艺成熟后再慢慢开始给别人改娃。“有人主业就做这个,也有人是兼职,全职的月收入基本都能过万。”
除了大把的金钱外,养娃也非常耗精力。
养娃需要极度的耐心,很多娃娃的“孕期”通常要三个月甚至五个月,有的甚至要一年。养娃需要极度的细心,就拿BJD娃娃来说,它的材质多为树脂,需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容易引起树脂材料老化。而妆容长期不卸,化妆品也会损坏树脂,一旦养护得不好,还可能会吃色,这样娃娃就算是养坏了。
“我是绝对不会让弟弟妹妹碰的。”小朱有一个侄子跟一个侄女,平时很疼爱他们,买了好玩好看的东西都会拿出来分享,但因为娃娃们实在太娇贵了,所以她得时刻护着它们。
娃娃是很多玩家心中的“乌托邦”
但也有人玩了一段时间就退圈
高昂的入门价格、日常的氪金行为、几近疯狂的热情投射……是什么让这些玩家们毫不吝啬地对待自己的娃?
就像前面说到的一样,在娃圈的“娃娘”和“娃爹”们眼里,娃娃们是有“灵魂”的。
“我养的娃娃真的太好看了。”小朱说她很享受养娃的过程,给娃买好看的衣服、配饰,把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真的有种老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很骄傲的心态。
除了像小朱这样的,还有一些玩家寄托在娃娃身上的情感则更“厚重”。曾有媒体报道称,在一群娃圈玩家中,19岁的小鸽有社交恐惧症,她喜欢娃娃是因为它们不会说话,相处时没有压力,能给她带来安全感;95后的大林和小雨则表示,自己对娃娃的痴迷,有一部分原因是童年未得心理的补偿。他们在娃娃身上倾注大量心血的过程,也正是塑造潜意识中理想自我的过程。
也因此,娃娃更像是玩家们心中“乌托邦”的实体化表现,大小、材质、类别之间的差异只带来载体上的差异,不影响情感的寄托。
“这真的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很小众的文化。”小朱说,她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娃娃的照片,可每次都无人问津,连问一句“这是啥”的人都没有。进入圈子后,她加入了几个交流群,平时也就能和他们在一起讨论讨论娃娃们。
不过,娃圈魔力虽大,但也不是所有入坑的人都能坚持下去的。
小朱透露,据她所知,圈里就有一些人玩了一段时间后退圈了。“有人是因为玩厌了,也有人是因为太费钱,迫不得已才退的。”小朱说她之前看到一个玩了两年不到的人,一共养了五个娃娃,后来全部准备转掉,“听她说是看娃看腻了,哪个都看不顺眼,而且觉得怎么养都养不好,就打算放弃了。”
志玲在闲鱼上也搜到,不少玩家准备弃坑时,会把娃娃跟配饰挂出来卖。有玩家弃坑出一个成品小布,整娃包邮只要608元,比起市场价来说是相当低了。
还有玩家称自己不太会养BJD,打算弃坑转养OB11,一个全新的BJD娃娃,原价800她卖460,还特意强调这是“白菜价”。
尽管很多人对于封闭的娃圈了解很少,但关于这个圈子的负面评价却不少。有人说这个圈子的人有些“魔怔”,对此,小朱认为,小众文化得不到大众的理解是很正常的,她也坦言,确实会有人觉得这些娃娃有点恐怖。“喜好看个人,毕竟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
(以上娃娃图片均由小朱提供)
来源:19楼(my19lou)部分内容综合自燃财经
在主页微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包包】,获取通勤包、轻奢包推荐;
回复【探店】,随机得杭州特色小店攻略;
回复【浙A竞价】,获取杭州小客车竞价攻略;
回复【淘衣服】,获取杭州宝藏淘衣地点;
回复【菜场】,获得杭州菜场攻略;
回复【奶茶】,获取杭州网红奶茶及夏日最新饮品;
回复【面店】,查询杭州网红面店攻略;
回复【5号线】,获取5号线周边美食攻略;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3天喝了20杯茶颜悦色,全世界只有这座城市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7903942
- 2 山东滕州车祸致6死 肇事司机醉驾 7808372
- 3 外交部谴责美方:赤裸裸的政治挑衅 7712636
- 4 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7618878
- 5 旺仔牛奶广告男主角长大了 7522831
- 6 刘强东回应“凑76个鸡蛋上大学” 7423588
- 7 飞常准显示一航班遭劫持 国航回应 7332166
- 8 游客意外拍下8岁男童走失前画面 7234556
- 9 中欧全面取消交往限制 7135409
- 10 掉入火锅小猫已离世 704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