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空车都去哪儿了?他们可能已经回家了

百家 作者:果壳 2020-10-11 22:56:10

雨季年年有,今年尤其多。“我今天一定按时打卡不迟到”的踌躇满志都会被拉开窗帘发现的倾盆大雨轻松击溃——雨天真的是太难打车了,甚至打开滴滴发现排队人数少于三位数都算烧高香了。


为什么雨天这么难打车?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因为下雨天打车的人多了,可以打到的空车自然就少了。这个解释看似逻辑通顺非常完美,但其实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却看似违反常识的原因:下雨天很多司机师傅会提前下班,导致可以被打到的车变少了。


雨天里找一辆空车真的是太难了丨giphy


这一迷惑行为不是有钱放着不赚吗?但事实就是这样,就像我们一生中会做很多看似荒唐毫无理性的事情。不仅仅是出租车司机们,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如此看起来完全不理性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我们大脑最基本的运作原理之一——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我们的内心有无数个小本本 


通俗地讲,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内心默默计算收入和支出时,不会单纯地计算总收入和总支出,而是会把收入支出分门别类计算的内心活动。


心理账户就好比我们大脑里有多个存钱罐丨pixabay


在花钱消费时,我们在内心会把不同的花销分开记在不同的“账本”上,比如这个账本是计算住房的,那个账本是记录娱乐开销的。分开计算支出时,不同类别的支出之间无法比较,进而导致“自相矛盾”行为的出现:比如一边哀嚎“房租又交不起了”,一边又大手大脚地买着各种限量版和明星周边。分开记账会让我们觉得追星和租房并不冲突,“即使下个月的房租有点危险,佳琦推荐的新色号该买还是要买啊!”


对这一现象的最初探索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已故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他们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创者。2002年,卡内曼教授由于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年青涩的卡内曼教授和特沃斯基教授丨Vanity Fair


 “心里的账本”也是有结算周期的


心理账户不仅可以按照商品种类规划花销,也会根据时间分期计算盈亏。盈亏结算的时间周期会根据不同情景、不同人群有所不同,有的是月结,有的是周结,有的甚至是一个人生阶段一算。


回到文初的问题,如果你也疑惑过为什么下雨天往往会比较难打到车,那恭喜你,你跟另一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有过同样的疑问,塞勒便是给这一心理学现象正式冠名“心理账户”的人。


塞勒教授发现,下雨天的出租车司机确实变少了。他和同事们走访了许多美国城市,采访了各地司机的想法,找到了这一切的根源: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在脑内计算自己的盈利是按天结算的,即开到当天不亏(或者说是“当天净赚”)就可以收车了。


详细来讲,司机们每天都有一笔成本开支:运营出租车的固定租金成本和油费。每天出车是赚了还是亏了取决于当日的接客量:当日乘客越多,就赚的越多,越快收回本。脑内进行每日结算的逻辑很简单,每天只要拉客挣的钱与租车钱和油钱持平,就可以开始净赚了!


我们内心的账本每到一个其固定的周期都会结算丨pixabay


所以下雨天时打车的人多了,载客率很高,很快就捞回本,“当天净赚任务”就能更快完成提前下班了!


这种心理分账的存在会让司机们在雨天比晴天更早收车。大多数司机们不会趁机多开一会儿多赚些钱;反而因为乘客多了,能很快赚够本钱,更快地完成了“净赚目标”,那就干脆趁此机会给自己休个假呗!这看似有悖大众日常的逻辑,在司机们脑内以“天”为单位计算盈亏时便显得非常自然合理。


如今,除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网约车司机逐渐增长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与出租车司机不同的是,他们更多使用的是自己的私家车,即少了车租这一成本,但也没能躲过每日结算的心理分账。类似的,他们每天也会在自己的账本上有一个类似“当日净赚目标额”的概念,等达到了这个目标额,师傅们就会理所当然的收车了。在下雨天,快车师傅们的线上订单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很快就赚够了——达到了当日目标额的司机们,也就会心满意足地收车了。


 短周期结算或许该为亏本行为负责 


但是,这样引起的后果就是,如果以长周期进行结算,很有可能是亏损的。因为难免会有乘客比较少的时候,稀疏的载客密度可能导致开到深夜都赚不回本,还赔了油钱。所以如果不好好利用下雨天多拉点客赚点钱,下雨天每次一到净赚就早早收车,以月或者年为单位结算的亏本后果真的就注定了。


午夜、雨、出租车丨giphy


最合理最理智的做法也许会是,在雨天多拉客,弥补回在晴天可能亏本的钱;而在晴天时趁机提前收车,享受雨天没有的阳光。仔细想想,阳光大好的时候没什么想打车的客人了,与其在路上晃悠浪费油钱,不如自己也提前下班沐浴一下阳光。


类似这样的认知偏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很普遍的,而且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所以即使是再精明的精算师,也难免有时“算错”心理账户。


 纯理性的经济学人真的快乐吗? 


所以同样是“收入”或者“支出”,“得到”或者“失去”,即使金额一样,产生的心理上的感觉可以大相径庭。人在花钱做决策时靠的往往不是那么纯粹的理智与计算,而是一些潜意识的因素,比如认知习惯(“赚够了今天的钱我就收工”),以及感情。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捕捉做决策时人们偏离完美理智“经济学人”的事例以及背后的心理学/认知机理。一旦认识到了这些认知偏见,也许我们可以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人毕竟是情感动物,有的时候花钱就是为了买快乐,有的时候即使净赚但是心理上还是不开心,最完美的“经济学人”不一定是最快乐的人。到底理智还是情感在决策时占的权重更大,因人因情景而异。


参考文献

[1]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2] Macmillan., R. (1985).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4(3), 199-214.

[3] Thaler, R. H., & Ganser, L. J. (2015). 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New York: WW Norton.

[4]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4157), 1124-1131.

[5]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1).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 211(4481), 453-458.

[6]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9).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I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nd risk analysis using microcomputers(pp. 81-126).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作者:吉小迪er

编辑:YeYeYe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果壳正在招聘副主编、编辑、运营经理等职位,戳这里查看更多岗位详情并投递简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