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进入“千元时代”;二次青藏科考在我国境内发现印度獐牙菜丨科技早新闻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0-11-06 06:34:42

【今日封面】


近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万亩红枫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中新社发 韩加君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消息站

科研人员在野外科考中拍摄到的印度獐牙菜一年生幼苗。新华社发(周玉碧 摄)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悉,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中科院科研团队发现了我国新纪录物种——印度獐牙菜。专家称,本次印度獐牙菜在我国境内的野外发现,对青藏高原藏药植物资源分布的认知和该物种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新华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5日,从冠脉支架(即心脏支架)入手的首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产生拟中选结果。据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消息,本次集采产生10个拟中选产品,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5日凌晨3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官网)


纯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蒙特利尔工程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杂志上发表其最新研究成果,其利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发明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该材料可吸收高达96%的冲击能量,且材料不会破碎。该材料的出现为智能手机生产更加耐用的保护型塑料屏幕提供了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11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和刘北明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合作,通过发展前沿冷冻电镜断层三维成像技术,在神经突触的分子组织架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来源:科技日报)


新发现

麒麟虾复原图。黄迪颖供图


北京时间11月5日,《自然》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一种5亿多年前的虾形化石,被命名为“章氏麒麟虾”。研究团队对“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后发现,“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该研究成果是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又一重大科学发现,为解答 “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为生物进化论增添了实证。(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蜘蛛丝为何兼具强度和任性?日本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化学工具模拟了蛛丝从吐丝器官中有序喷出的过程,解密了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机制,他们发现,吐丝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蜘蛛要把蛛丝蛋白从包裹在丝腺内的水缓冲液中分离出来,随后,大量涌入的酸性物质促使蛋白质安全地互锁。同时时机和效率也是关键性因素。这一研究为人类模拟蜘蛛吐丝过程并在未来创造超韧可持续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看天下


近日,荷兰莱顿大学一科研团队利用3D打印了一个30微米的微型容器,大约是头发厚度的三分之一。据悉,这是专门为测试3D打印机的准确性和功能而设计的3D计算机模型,创造了建造地球上最小船只的新记录。(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疫情下的日本。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5日,日本2020年度“新语·流行语大奖”的候选词出炉,在30个候选词中,超过半数都与新冠疫情相关。例如有关防疫措施的“社交距离”、“远程办公”;有关疫情信息的“集体感染”、“密切接触者”;有关疫情相关政策的“安倍口罩”等。(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爽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