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妹说】借钱太随意,白菜也分期?

百家 作者:侠客岛 2020-12-17 21:11:34

借钱这事儿,大家可能都遇到过:一时资金周转不开,借钱救个急。


从资金管理角度说,借钱是负债,要考虑个人资金流动性与偿债能力,要考察借贷成本能否覆盖资金收益。


可是眼下,出现了一个趋势:借钱越发随意,可能为了购买奢侈品、换个苹果手机,也可能为了办健身卡、上学习课,甚至买颗白菜也可以分期……


与此映照,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广告画风殊异:老年人坐不惯经济舱,可以借钱升舱;父亲手头紧,借钱给孩子过生日。


这劲头,似乎越来越奇怪了。


网络借贷(图源:网络)

 

 

广告承载着商家的期望和愿景,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心态。


广告的目的当然是劝服受众。比如:借贷吧,你也能享受未体验过的服务,实现本不可实现的愿望。这种取向暗合了消费主义主张,只是难免透露出有今天无来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激进消费态度。


这态度有问题吗?如果后续偿债能力有保障,比如工资进项不断流入且大于负债,那没问题;若不然,颇有鼓吹资金冒险的意味。


说到这儿,岛妹想起一部电影《大空头》,全景式展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酵过程。简单说,这是全社会资金冒险的累积和大爆发,每个参与投注的人都确信次贷泡沫不会破,就像17世纪的荷兰人笃信郁金香不会贬值、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人认为房价不会掉一样。


但是,资金作为经济社会重要的金融资源,其供需、配置须有必要平衡。


若不然,个体资金链紧绷着,资金链间还有交叉,比如教育机构与消费者、教育机构与银行,曾经的P2P平台与借贷两端的人。相互缠绕之下,一个链条崩断,连锁反应可能在所难免。


即便资金体系看似安好,但个体举债行为的激进一旦形成规模,也会使全社会整体杠杆率升高。还是那句话,钱不是凭空来的,一个盖子还能长久盖三个碗吗?


资金断裂(图源:网络)

 

 

那么,是什么在鼓励激进的举债行为?从本质上讲,当然是个人不加审视的消费态度。但若缺乏借贷手段、分期付款等辅助条件,超前消费也很难实现。


既然如此,是否要将借贷机构视作“剁手帮凶”?岛妹认为,拍板子前应慎重。


从古到今,借贷机构做的是低吸高借、赚利息差的生意,只要你能还,借谁都是借。但是,自从互联网借贷场景格外丰富、借贷手续大大简化后,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


比如,去年有教育机构爆雷,牵出租金贷付学费问题,多家金融机构牵涉在内,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下属借贷品牌和大行网贷分支。早些年,不规范的校园贷、裸贷让一些学生背负滚雪球般的债务负担,甚至在遭受暴力催收后跳楼。这些案例,估计大家早已熟知。


但,平台借贷必然是坏事吗?当然不是,有外卖小哥通过借贷平台筹到车钱,可以跑营生、养家糊口;有学生借款付学费,学有所成、谋得良职、改变人生;有人贷款购房置业、提前实现安家乐业心愿;还有人靠借贷解决就医难题,用明天的钱换来现在的好身体。


因此,借贷主动权归根结底掌握在借贷人手里。是量入为出还是蒙眼狂奔,结局大不相同。


借贷平台(图源:网络)

 

 

不过,借贷平台也不能因此两手一揣,把自己摘干净。企业不仅有盈利天性,也当承担社会责任,因为企业发展全赖社会提供资金、市场和发展空间。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圣母”表述,正规大企业都有专职负责社会责任项目的部门。


对借贷平台而言,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完全可以融入在产品、服务中。


比如,从营销环节说,是鼓励不加节制、贪图享受的借贷观,还是倡导理性、适度超前的消费?


再如,从产品设计角度说,部分消费理念尚不成熟、金融知识缺乏或偿债能力有限的人,其借贷许可是否应该更严格、借贷前说明是否应该更详尽?对这群消费者的借贷用途是否该做更细致的筛查?


金融体系是由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资金往来构成的,如果盲目乐观、过分激进的态度充斥其间,难免导致供需信号扭曲、资源配置失衡,甚至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


所以说,今天我们探讨的并不是一两家借贷平台的三四则清奇广告,也不是五六个消费者的七八项盲目支出。而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如何回归务实态度,善用资金、让资金发挥最大的益处,让金融体系被理性克制的情绪保护,也让社会心态被勤谨朴实的精神涵养。


消费付款(图源:网络)


文/云中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