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分 首 富

百家 作者:乌鸦校尉 2020-12-28 23:12:53


乌鸦校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1907年7月6日,一条新闻在全美国炸开了。


已经退休交班的美国石油超级巨头——约翰·克菲勒收到了一张法院传票,亲自坐上了证人席。


被公众视为反垄断英雄的法官肯尼索·兰迪斯居高临下、神情严肃,却难掩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钢笔。但台下的世界首富只是斜倚着身子,半咪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满不在乎的态度。



面对444名证人、1.2万页的证词和1903项针对他的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指控,洛克菲勒只是淡定地反驳道:


我给美国人带来了光明、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我带来了繁荣。你们说这是垄断,我说这是企业的自由行为。


一个月后,兰迪斯法官一审宣判:标准石油公司必须为垄断行为支付创纪录的2924万美元罚款。这在相当于当时一个顶级富豪的全部身家。


得知判决结果时,洛克菲勒正在与人打高尔夫球。他对同伴狠狠地说了一句:


Judge Landis will be dead a long time before this fine is paid.(不等交完这笔罚款,法官兰迪斯就会完蛋!)


洛克菲勒的嚣张不是虚张声势。此后两年多,一系列的官司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鏖战结果是标准石油被判无罪,毫发无损。


又过了两年,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就被最高法院判定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遭到最严厉惩处——不再是罚款了事,而是直接被拆成了34家公司。



一度垄断美国90%石油产业的洛克菲勒帝国,就此解体。



人类开采、利用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直到1855年,耶鲁大学化学家本杰明·西里曼第一次宣布了石油巨大的工业价值时,原本黑漆漆、黏糊糊的石油才开始被认作“黑色黄金“。


19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宣布发现大型石油储藏,成为全国石油工业中心。


马车夫、农民、银行职员、乡村教师……无数人爬上火车,挤在过道、坐在顶棚,穿越千山万水,千里迢迢奔赴这场“黑色淘金热”


一个又一个自然风光的山谷树立起密密麻麻的井架、机房和工人小屋,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到处都是撞坏的油桶与粘稠的油污,运油车队把累死的马匹随意扔在路边任其烂为白骨,也舍不得停下哪怕一刻。



疯狂的采掘与落后的交通,致使石油大量囤积,第二年“黑色黄金”价格就从10美元崩到了0.1美元。


新生石油产业的乱局,让有志于通过石油大展身手的21岁洛克菲勒脑海中打下一个思想钢印:


垄断!不惜一切去垄断!唯有垄断才能改变这混乱的一切。



开办自己的炼油厂后,洛克菲勒一直到处利用新技术不断打价格战,把其他企业赶出市场,形成独占优势后就成倍成倍抬价,攫取大量利润,迅速崛起。


由于种种原因,铁路等运输行业一直压制着新生的石油业,连赶马车的大爷都能随意加价。洛克菲勒利用规模优势周旋于大铁路公司间,获取了最优惠的运费。


花了十年,洛克菲勒建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炼油企业,并取名“标准”,言下之意是要整个行业以我为准。在他看来,标准石油公司代表了未来的企业模式——庞大而高效。



此时,粗放发展的整个美国石油行业因为最大市场欧洲的普法战争而走到了至暗时刻。


趁你病要你命,一个真正的垄断计划在暗地里酝酿起来了。


1871年底,洛克菲勒和其他12家大型炼油企业主在纽约和美国铁路系统的三大巨头——宾州铁路系统、纽约中央铁路和大西洋西部铁路举行了多次秘密会议。


巨头们约定成立一家南方开发公司,参与其中的铁路公司与标准等大型炼油公司彼此配合分割石油产品运输生意,对外则封锁其他中小石油企业,不断调高运费。



眼睁睁看着运费一夜翻番,中小石油企业主也不是傻子,很快发现了这个粗暴的垄断阴谋。原油开采商们决定组成联盟,大规模减产,拒绝给洛克菲勒们提供原油,导致整个石油行业陷入停滞。


资本家恶斗的结果是,萧条与失业迅速殃及到了原本日子就难过的底层打工人。


很多工人开始上街游行,尤其针对标准石油公司,砸毁停在站台的油罐车,将油全部倾倒出来,还一节节拆毁铁轨。


事情闹大了,南方开发公司最终被吊销执照,原油开采商联盟大获全胜。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庆祝,却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已经站了起来。


因为,联合抵制减产虽然导致标准石油90%的业务陷入停滞,但更多中小炼油企业却已经走投无路。


洛克菲勒微微一笑:买买买的时机到来了。


1872年的一天,宾州采油区里的中小炼油厂老板们都收到了一封建(劝)议(降)书。洛克菲勒在信里直接威胁道:


“换标准石油公司股份或者(换)现金,随便您怎样选择。不过,我们建议您还是选择持股,因为这确实对您有利。”


洛克菲勒之所以敢这么狮子大开口,是因为他已经把一部分标准石油股份卖给当地大银行,画了一张垄断的大饼,换来了大量资金。而银行变成了标准石油公司股东后,便配合洛克菲勒对中小炼油厂进行了封锁断贷。


一百美元面额标准石油股票


投降还是去死?大多数焦头烂额的炼油公司还是选择了低头。


对于还有点实力、正在犹豫的企业,洛克菲勒还亲自下场,与对方促膝长谈,耐心解释加入标准石油的种种好处,临了还留下一句忠告:


现在不加入,以后就不是这个价了。


在洛克菲勒后来的回忆里,他竟满以为这种并购简直就是送福利,甚至还责怪当初那些反抗的中小企业不懂福报,不知好歹。


事实是,那些陷入绝境的石油企业投降之后,洛克菲勒立刻变脸了。


许多被收购的工厂,无论以前生意有多好,老客户有多喜欢,通通被评估为原先造价的几分之一甚至是收购废品的价格。


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下,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6家炼油企业,还创下了48小时内吞并六家炼油厂的记录,其中有一些并购完就直接关掉了。到了年底,洛克菲勒就已经控制了美国四分之一的炼油产能。



2


对于自己近乎狼吞虎咽般的并购扩张行为,洛克菲勒用了一个著名的比喻进行:


要红蔷薇含苞待放,必须减除多余的枝叶。


言下之意,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石油产业有序发展。


但为了自己的扩张野心,别说多余枝叶,就算你是玫瑰是牡丹,洛克菲勒也照剪不误。


他开始把触角伸向石油产业上下游各个领域,甚至转过来把枪口对准了一起压制石油同行的铁路公司,想方设法让后者的业务和标准石油死死捆绑到一起。


当时,宾州铁路公司成立了帝国运输公司,对原本只是短途运输的两条石油管道进行合并,准备建造专门的仓库和储油槽,作为运输中转站,形成了革命性的输油管道运输系统。



对于依靠铁路低价运输的洛克菲勒而言,新式管道运输无疑将极大威胁自己的低成本优势。


为了压垮宾州铁路公司,洛克菲勒针对其铁路线覆盖区域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倾销。当地石油企业苦不堪言,以运输石油为主要利润的宾州铁路每个月也要亏损上百万美元。


旷日持久的倾销战打到第三年,工人们越来越累但收入却越来越少,饥寒交迫、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不但罢工进行游行示威,还拆除铁路枕木,破坏转运站和仓库。


资本家联合政府进行镇压,劳资双方出现了流血惨案,其中仅匹兹堡一次罢工事件就死了25人。


宾州铁路终于扛不住了,向洛克菲勒投降,标准石油由此把两条输油管道收入囊中,彻底控制了美国三大铁路巨头。


但摁下葫芦起了瓢,采油商们也看到了管道运输这条反击洛克菲勒霸权的道路,决定联合在五大湖区域建一个输油管系统,直接通到纽约,出口欧洲。


得知这个消息,洛克菲勒第一反应是让铁路公司停止输送采油商所在地的任何原有原油,逼得输油管道计划的投资者不得不承诺退出计划。


但在少数人的坚持下,最终这个长达370km的大项目还是在洛克菲勒眼皮子底下完工了,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


然而,当该输油管道所属的泰特华德公司申请贷款进行扩建时出事了。


原来,一个持股该公司三分之一的大股东被洛克菲勒策反,出面去银行举报内部有人从贷款中贪污款项,导致银行直接拒绝了贷款申请,泰特华德内部为叛徒一事乱成一团。


一时间,市场谣言四起,泰特华德股价大跌,洛克菲勒趁虚而入,不计成本野蛮收购,成功得手。


石油运输管道在手,标准石油终于搞定了帝国征途上的最后一个障碍。


到1879年,标准石油公司所提炼的石油,已经占到全美生产总量的95%,300多种副产品,从煤油、蜡烛、凡士林到沥青,覆盖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1882年1月2日,标准石油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正式组建托拉斯。


托拉斯,是英文“Trust”的音译,意思是“信托”,意思是各公司把股权委托给少数人操控。


在托拉斯的体系中,不同企业,在财务上各自分开,有独立账目、股票和董事,在法律是独立个体。但实质上,它们却被一个核心执行团体控制,且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内部关系外人很难得知。


神秘的标准石油总部,洛克菲勒帝国的心脏


精明至极的洛克菲勒把标准石油打造成了托拉斯,干掉了国内所有竞争者,却又故意留下几个独立炼油厂做幌子,好反驳外界越来越猛烈的质疑。


但只要触了洛克菲勒的逆鳞,一定招来最严厉的报复,哪怕搭上整个国民经济。


1907年,由于新兴电气产业需要大量的铜,一家叫联合铜业的公司股价一路狂飙,华尔街的空头们纷纷被打爆。


但突然有一天,报纸纷纷质疑起联合铜业的财务状况、银行开始催促联合铜业还款,此外,成千上万的联合铜业股票开始在市场上抛售,大街上一片混乱。


原来,这家公司的老板早年间曾狠狠敲了洛克菲勒、JP摩根等巨头一笔,现在要被清算了。


联合铜业股价从60美元直落到10美元,幕后老板血本无归,连带其控制的纽约第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被闻风而来的存款人直接提破了产,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到整个纽约银行业,家家门口排起了挤兑长龙。



这场由垄断巨头一手制造的“1907年大恐慌”让股市、银行统统崩溃,把沉浸在繁荣中的美国人都吓了一跳。


这一吓不要紧,美国人发现,垄断巨头们早已经无处不在了。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一方面是经济繁荣、科技跃进,一方面贫富差距恶化、巨头垄断、黑帮盛行。民怨沸腾之下,社会舆论的反思与批评也愈演愈烈。



当时的美国,在钢铁、运输、金融、糖酒等几十个行业,许多大企业纷纷学习洛克菲勒,疯狂并购垄断,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糖果大王到处走,获得了远超地方政府的权势。


他们在扩张时往往不择手段,比如标准石油的市场经理就公开恐吓那些依靠加油引流、杂货赚钱的加油站小老板,如果承销标准公司油品,我们就要在你边上开一家杂货店,成本价出售(肉、麦片、食糖、咖啡等),直到把你挤垮为止。


“在洛克菲勒走过的道路上,遍布着破产的人和被遗弃的工厂,摆在他面前的只是对巨额财富资源的不容置疑的控制。”当时一位学者如此写到。


垄断巨头们敢如此明目张胆,最重要原因是政府被他们操控在手里。


1890年,俄亥俄州首席检察官、共和党人大卫·沃森曾对该州标准石油公司提起反垄断调查,要求直接解散洛克菲勒的帝国。


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的高管第一反应是愤怒:给了你们这么多钱,你居然这么对我?


很快,共和党领袖马克·汉纳一边安抚洛克菲勒,一边就给沃森发出了一封遣词严厉的批评信,敬告沃森放弃上诉。


同时,金钱的诱惑也向沃森袭来,其中有一次行贿的现金数额高达1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几百万美元)。



但无论标准石油用什么手段,沃森始终坚持上诉,终于让法院下达判决,俄亥俄州标准石油必须退出标准石油托拉斯。


谁曾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面对法律铁拳,洛克菲勒玩了一招金蝉脱壳。他下令将总部迁移到法律更加照顾大企业的新泽西,然后让各州分公司名义上退出托拉斯,各自经营,实际上却保持原有管理体系,只不过股票上的名字换了一个。


经历几年的改组,洛克菲勒帝国改头换面,安然过关。


至此,任何法律、商业手段都对标准石油公司宣告失效了。掌控着经济的命脉石油,标准公司完全可以如章鱼一样,利用美国政治固有机制,变换各种形态规避任何监管,却又能随时把触手伸到任何领域。


不是所有大公司都能配得上“章鱼”的比喻


垄断资本们想的早已不再是“在商言商”,而是在商言政,研究的也是如何影响政府跟随企业跳舞,为企业站台服务。


当时一位揭露黑幕的著名作者斯蒂芬斯认为“企业就是政治腐败的源泉”,卡内基为代表的“强盗大王”们认为把政府办成“企业政府化”,用商界领袖替换政治家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最佳途径。


早在1896 年,洛克菲勒、JP 摩根和卡内基三大家族就开始干预美国总统大选,扶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廉·麦金利打败其对手——真正为工人发声,试图解决垄断问题的威廉·詹尔斯·布莱恩


三大家族分别给麦金利20 万美元,相当到了年于今天的 2000 万美元,是布莱恩竞选资金的足足五倍。


这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一起总统选举的政治献金丑闻。


1901年9月5日,一个失业的愤怒青年刺杀了麦金利总统。坊间纷纷传言,名单下一个就是洛克菲勒。



舆论对于垄断企业的怒火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刻,洛克菲勒的豪宅不得不配备重重保安,甚至把枪放在了床头柜上。


至此,一场从19世纪末延续到20世纪初的“黑幕揭发运动”走到最高潮。


当时的报纸行业都被大资本家控制了,一城一报,格局固化,但印刷技术的进步,让原本休闲的杂志周刊成为了新的舆论阵地。一批以揭露社会黑暗为己任的记者与作家利用杂志在全社会掀起了反垄断、反大资本家的舆论热潮。


不久,一部连载于杂志上的《标准石油公司史》横空出世,直接把洛克菲勒破防了。


作者艾达·塔贝尔老家在宾夕法尼亚产油区,自己父亲开办的采油公司就是洛克菲勒疯狂扩张的牺牲品。由她执笔,既是理所当然,又颇具宿命感。



塔贝尔在深入研究了标准石油公司档案资料之后,在书中客观而详细描述了由洛克菲勒一手编织的官商勾结网络,如何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如何腐化官员为其创造利益的事实真相。


各级官员与垄断资本勾结程度早已深入骨髓,塔贝尔的书引发了全民共鸣,直接将标准石油推向风口浪尖。


当时美国各大城市腐败问题各异。


在圣路易斯是严重的贿赂问题,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贪污现象盛行多时,匹兹堡则是被一台政治和工业机器全方位控制了社区生活,费城的整个市民阶层堕落到了甘愿放弃投票权的程度。


公众要求严惩洛克菲勒等垄断巨头的声浪越来越大,政客们也随波起舞,呼应越来越愤怒的选民。所以麦金利死后,继任总统的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成功连任后终于痛下杀手。



从1904年开始,短短四年里美国一共发生了40多起反托拉斯诉讼,超过过去二十多年总和。


1908年,塔夫脱总统上台,比前任更狠,一口气发起了65项反托拉斯行动。


经过两任总统的围追堵截,1911年5月15日,联邦法院首席法官宣读了长达2万字的判决书,维持下级法院解散标准石油公司的裁决,并要求其在6个月内与所有子公司脱离关系,禁止公司领导人重新以任何形式建立垄断地位。


第二天的报纸头条


反垄断诉讼打了二十年,洛克菲勒帝国终于被拆分成了34家公司。


艾达·塔贝尔也一战成名,被誉为凭一己之力打败洛克菲勒的人。


4


标准石油托拉斯没了,但渴望改变的美国人赢了吗?并没有。


随着托拉斯解体,34家石油公司如同34个种子选手,一头扎进了汽车时代来临后的汽油市场蓝海中。



对标准石油公司的拆解,不但没有影响洛克菲勒本人,反而让他与其他高管比以前更加富有。因为在判决之后,他等于拥有34个不同石油公司大把大把的原始股票。


在标准石油内部 ,那些真正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年轻人也由衷欢迎这一决定。


他们认为,在这个汽车普及时代到来之时,那些年纪太大、不思变通的高管,必然会压制年轻人的创新才能与全新价值。


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位年轻员工听说公司解体之后,开心地说:


“大家会发现,这是给了年轻人一个良机。”


资本市场也乐见于此,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以及洛克菲勒手中其他公司的股票一路上涨,总市值相当于今天的一万亿美元。


洛克菲勒的全部个人财产,由1901年的2亿美元,上升到9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1996年的130亿美元。


系出标准石油的四家石油巨头,冲出美国,走向世界,成为操控人类工业命脉的最大私人资本。



洛克菲勒还是赢到了最后,或者说,资本最终赢了。


西奥多·罗斯福不无讽刺地说:“怪不得华尔街的悼词现在都成了‘哦,仁慈的上帝,请再赐予我们一次解散的机会吧!’”


与标准石油被拆分后反而越发繁荣的情况相反,轰轰烈烈的“黑幕揭发运动”却在反垄断案不久便逐渐沉沦了。


20世纪初,在反垄断最高潮的时候,全美至少有12家杂志致力于揭露社会黑幕,但到一战初期,一家都没剩下。


因为揭发黑幕不仅意味着得罪巨头,动辄吃官司,还意味着杂志社没人投广告,甚至直接被资本收购、记者滚蛋走人。后来就连刊登《标准石油公司史》的杂志《麦克卢尔氏》也被保守的美国烟草公司接管,事实上停止了黑幕揭发,风格大变。



1912年,记者贝克写了一篇同情马萨诸塞州纺织工人与工会的运动,却引发了与杂志主编的矛盾,因为后者要求删除文章中“股东及其他收入”之类的字眼。


贝克气得写信给艾达·塔贝尔诉苦,怒而退出了杂志社。


随着黑幕越揭越深,直接挑战了美国核心统治阶层的利益,就连积极反垄断的老罗斯福本人都开始公开讽刺那些揭露时事黑暗的人。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名词——“扒粪运动”,而那些作者也被称为“扒粪者”。



但实际上,这个词源于1906年老罗斯福在公开场合对黑幕揭发者的奚落,称他们只能看到社会的黑暗,哪怕皇冠掉在旁边,也只会自顾自拿着粪叉扒弄最肮脏的粪坑。


这位“美国最伟大总统”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黑幕揭发者们在不断挖掘黑料时,一步步挖到了总统自己身边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士”。


老罗斯福不反对记者们对不法商人毫不留情的揭露,但他不希望这次运动变成“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他明白,洛克菲勒帝国之所以一次一次金蝉脱壳,归根到底在于其背后的石油资本已经与美国内部种种资本主义利益集团融为了一体。


面对日益分裂的贫富阶层,愈发尖锐的社会矛盾,老罗斯福果断选择了改良,包括反垄断、整顿食品安全、改革薪资制度等等方式。


民主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用这套安抚了底层民众,也取悦了实际盆满钵满的美国统治阶层,所以被继任的共和党总统塔夫脱继承还发扬光大了。


但开向悬崖的列车明明方向就错了,罗斯福们却认为只要修补坑坑洼洼的铁轨就能坐得更稳,结果列车开得更快了。


美国历史撰写者把这段20世纪头十年的历史称为“进步主义改革”,却掩盖了背后“黑幕揭发运动”被压制的真相,伪造出仿佛社会矛盾已经解决的假象,社会继续沉醉于繁荣的泡沫中。


进入1920年代,这趟“美国号”列车已经疯狂加速向悬崖边冲刺,华尔街的贪婪不可遏制,通往大萧条的汽笛声已经拉响。



美国之外,一战落败后被欧洲大资本“轮奸”一遍的德国憋着气正等待着那个小胡子崛起;在被国际资源巨头死死钳制的“穷鬼帝国主义”——日本,一群中下级官僚正盯着在富饶的中国东北垂涎三尺、蠢蠢欲动......


在约翰·洛克菲勒最后的岁月静好里,干的最多的,就是做慈善和写自传,努力挽回在黑幕揭发运动中彻底败坏的形象。所以,至今连中国人谈起洛克菲勒,除了创业传奇和名言警句,还有就是著名的协和医院。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管理者


客观来说,仅从石油行业本身而言,约翰·洛克菲勒贡献巨大,他推翻了传统铁路巨头对新兴行业压制,迅速普及了新技术降低了油价,助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普及,商业史无出其右。


但当洛克菲勒从亲自抡扳手的一线创业者成长为驾驶资本战车肆意碾压的屠夫时,曾经屠龙的少年就已经长出鳞片了。

百年风云变幻,洛克菲勒家族出了一位副总统、两位州长以及许许多多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投资人,融为了美国精英文化的一部分。但仅存30亿美元资产的洛克菲勒投资管理公司,在华尔街寂寂无名,早已没有了当年舍我其谁的霸王之气。


唯留下已经与美国霸权、美元霸权深度绑定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等等石油资本依旧在拷问贫富已经极度撕裂的美国,深刻搅动着人类的命运。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标准石油公司史》艾达·塔贝尔

《洛克菲勒家族传》王健平

试析黑幕揭发运动衰落原因 肖华锋 史学月刊


乌鸦校尉的视频在B站上线啦!

小伙伴们有兴趣一定要去给我们捧捧场呀!



反垄断,我们反的是什么?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