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从严审查再现“堰塞湖” 700家排队有人主动撤回
来源:大象IPO
IPO新一轮的堰塞湖已经形成!
截至1月27日,上交所共有199家企业排队科创板IPO,73家企业排队主板IPO,深交所有395家企业排队创业板IPO,49家企业排队中小板IPO,合计716家。
较注册制实施之前200多家的排队,增加超500多家!IPO“堰塞湖”重现江湖。
除了在排队的716家企业外,截至1月27日,2021年已有14家公司IPO的审核状态为终止审查,其中2家的拟上市板块为主板、中小板,12家为科创板、创业板IPO公司。
被终止审查企业所属行业分布广泛,包括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软件、医药制造、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
IPO排队企业再现堰塞湖现象,源于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注册制下,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更具包容性,给更多企业也创造了上市的条件,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挂牌。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IPO过会率的提高,排队企业继续大幅增长,进一步助推“堰塞湖”。
对于IPO堰塞湖,虽不常见也无需恐慌,毕竟高峰时期,在证监会排队等候审核的企业曾经接近800家。但是对于IPO堰塞湖,也需要引起重视。
2021年1月28日,已有14家申报IPO的公司审核状态为终止审查,其中一半公司已公告为主动撤回申请,另外几家尚未发布公告。去年同期终止审核的公司仅3家,且均不是主动撤退。
1月27日,广东世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讯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徐辉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放弃,主动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1月28日,集美新材因保荐人撤销保荐而被交易所终止审核,成为被终止审核的企业。
这也让市场明显“嗅到”IPO审核趋严的气息。
此前,国务院专门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召开会议将2021年IPO发行节奏的定调明确写入六大工作部署中。
业内人员表示,近期发行企业选择主动撤回,有可能是因为经营环境或形势变化而导致不符合发行条件,有可能是因为举报或者监管现场检查或督导发现了重大问题,也有可能是审核过程中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其实,并非交易所审核趋严,而是企业自身质地存在问题。
以被终止的IPO公司为例,它们的业绩表现并不十分稳定。比如世宇科技2018年净利润还实现了同比26.17%的增长,而2019年则同比下滑1.42%;再如徐辉设计,2018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73.86%,2019年则下降至同比增长27.31%。
这种不稳定性在锐芯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公司净利润2018年亏损达到27870.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738.12%,而至2019年则已同比增长118.7%。
注册制下即能给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创造了上市条件,也为原本企业质地不佳的企业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一些企业本身并不完全符合板块上市条件,或未做足上市充分准备“抢跑”的情况,在审核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也有一些项目是投行没做好,投行项目组的执业水平不够或者执业效果不好,但因为注册制到来就加速了上报节奏。
相比证监会及交易所审核端的从严态势,新股上市节奏放缓的趋势则更为明显。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申报科创板的企业通过证监会注册拿到批文,而整个三季度则有56家企业取得在科创板的IPO批文。创业板四季度同样有21家企业拿到批文,三季度则有45家。
实际上,不仅是批文数量整体下滑了“一档”,从企业等待批文的时间来看,上市节奏放缓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以创业板企业为例,整个四季度,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59天,相比之下,三季度平均耗时不足19天。
科创板企业成功注册花费的时间则更长,四季度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66天,三季度平均耗时42天,今年上半年则平均47天。
新一轮IPO堰塞湖形成之后,清理行动如何开启?
监管一方面严守“审核关”,据了解,监管层对于科创属性的认定也有趋严的倾向。现场检查这一“利器”在今年初得到了升级。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有20家企业被抽中做质量检查了。
一方面给企业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不断增加难度,让企业知难而退,IPO堰塞湖来泄洪。如2017年,在“审核从严”的监管理念下,在“终身追责”的责任追究机制下,IPO过会率大幅下滑,众多申请上市企业知难而退,还有很多企业撤回申请材料。
2月1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申报《自查表》,进一步压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责任。
《自查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相关问题,如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持续经营能力、研发投入等。
二是常见信息披露和核查问题,如客户和供应商的核查、同行业可比公司选取等常见IPO申报问题,以及重大事项提示、合作研发等科创板审核实践中总结的针对性问题。
自查表发布当晚,4家创业板IPO排队企业同时撤回材料终止审查,分别是澳华集团、兴欣新材、咏声动漫和天彦通信。
结语
随着IPO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于退市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2年至2018年,A股年均退市公司仅6家,年均退市率0.36%;而美股达到了4%,是中国的10倍。
退市制度健全刻不容缓,只有完善的退市制度,这样市场才能更好发挥资源配置效率。
科创板与创业板虽然试点注册制,且实行更具包容性的上市制度,并不意味着上市门槛的降低。这既需要沪深两交易所的从严把关,也需要证监会在实施注册时扮演好“看门人”的角色。毫无疑问,证监会过高的注册率是值得商榷的。
资料参考:财新网、21财经

百万读者都在读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三个关键词看习主席俄罗斯之行 7904167
- 2 斯凯奇宣布退市 7808109
- 3 央行证监会等将重磅发声 7712749
- 4 外贸企业如何突出重围 7618060
- 5 默茨当选德国总理 7519639
- 6 90后小伙11年探获3座金矿 价值千亿 7424527
- 7 小米汽车回应智驾更名:响应国家号召 7329633
- 8 北约12国1.6万兵力直逼俄边境 7232699
- 9 公司成立仅6天就拍得水库经营权 7142841
- 10 中国女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 704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