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这件事,正在被年轻人重塑

百家 作者:新周刊 2021-02-19 14:34:13

每逢佳节被相亲。


过年被催婚的朋友们,心态是更焦虑了还是更坦然了?


很少人会承认,爱情这件事跟父母有关系。但在今天,仍有很多家庭在子女相亲这件事上全家上阵,因为在中国式相亲里,存在一个难以撼动的“共识”:婚姻就是一件跟家庭难以绝对分离的事情。


年轻人,到底在期待什么样的婚姻?


作为在相亲舞台上站了超过十年的主持人,孟非犹如一部行走的相亲史。他见证了年轻人邂逅爱情的热泪,也看透了背后家庭的百态。


孟非发现,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的情感交互挺稀奇的。


就像在《新相亲大会》上,孟非一边要面对年轻人与时俱进的婚恋观,一边要细心聆听爸妈们的发言。他发现在这当中,爱情引发的化学反应不是最稀奇的,代际之间的情感交互,反而常常震撼到他。
  
相亲理念,一直在进化中
 
在节目片场上,孟非常常会被不同的人群围在正中央。有时候是活泼可爱的女孩们,有时候是亲切热情的妈妈们。

她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与愿望:在相亲场上高效pick一个合心意的人回家。

《新相亲大会》已经进行到第五季了。在这一季的舞台上,孟非还带来了兼职红娘——袁咏仪、伊能静和王耀庆。

前两位是把生活和事业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全程发挥她们的“话多”特长;王耀庆则是气氛担当,上来就手执玫瑰,跟一位姥姥跳起了交谊舞。

王耀庆自带的欢脱气质,自然把节目的氛围引向高潮。
  
孟非敏锐地观察到,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年轻人的婚恋观一直在发生变化。比如早前,异地恋会让很多情侣耿耿于怀,但是慢慢也不再成为主要障碍。

前阵子我遇到一个特别凡尔赛的,一个女孩问男孩,我在深圳,你在东北,异地恋怎么办?男孩答,在我看来,在一个国家都不算异地。我心想,这么厉害的吗?”孟非笑。

主持人张纯烨也提到过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男生,上来就坦诚自己不会处理争吵,习惯冷战。

男生认可的事缓则圆,在很多女性看来是逃避矛盾——这一向是男女关系的雷区。但正当大家提出疑问之时,一位学心理学的女孩爆灯了。

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道,亲密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延续,男孩的处理方式可能是受原生家庭影响。她不介意,并说了一句看似平淡却饱含理解的告白:我喜欢你,所以愿意理解你。

尽管相亲理念一直在更新迭代,但是这两年来,孟非觉得一个趋势愈发明显:女生越来越自信,但男生却有点望而却步。

“对于有个性、有一定阅历、事业优秀的女孩,男孩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却步。”孟非说。

一位在央企总部工作的女孩,收入可观,还曾因发展速度不一致而和前男友分手,现场就开始浮现出一个话题:女生收入更高会造成压力吗?

男女双方的步伐不一致,也成了当代年轻人恋爱的绊脚石。

的确,很多女生一段自我介绍完毕,多彩的人生选择让人印象深刻,全场观众都想成为她的事业粉。

但是有些男生,并没有女生那般棱角分明,反而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调整为“一种样子”:可能是适合恋爱的样子,表示会“做饭、健身、说土味情话”;也可能是适合结婚的样子,有房有车有积蓄。通通听下来,唯独失去了辨识度。
 
在相亲现场,寻求真正的和解
 
在相亲现场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有很多深沉的爱意,但关心则乱,看着孩子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就会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孟非说,中国的老人还是相当关心儿女的相亲事业,习惯跟子女的生活深度捆绑。但是这种携带父母的相亲,真诚度很高,而且常常让亲子之间迎来久违的沟通。

最关心我们感情生活的人,其实是父母。

在很多家庭中,情绪是习惯被压抑的,因为相信“家和万事兴”,就像最爱用来和稀泥的三句场面话是:大过年的、孩子还小、多大点事。

而眼泪和脾气,常常被隐藏在关紧的房门背后。特别是儿女婚姻这种事,是极其容易引起争论的,但往往孩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父母打断。

但是如今,这种相亲模式让代际矛盾完全呈现在舞台上,很多家人说出了自己长久以来隐忍的话。

李雪儿,一位把篮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的女孩,在自我介绍的短片中,坦诚地说出了自己早熟的童年和别扭的家庭关系。

从十岁开始,她就一个人吃饭、学习、生活,父母关系不和,虽然没有离婚,但十几年都不说话,总是缺席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甚至在她韧带撕裂、连烧6天时,父母双方都没有接她的电话。

她在VCR中谈自己的感受,“痛苦这个词,够吗?还有程度更深一点的吗?”

影响自己感情观最深的人,也往往是我们的父母。


台下的母亲诧异不已,很快就流出了愧疚的泪水。她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后知后觉,头一回坦言自己的心“也很痛”,并对女儿郑重地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成年人的关系错综复杂,父母未必就活得容易,正如这位妈妈在节目上说的:不是两个好人,就能在一个屋檐下好好生活。

但就像孟非所言,实现正向的交流,维护对孩子的爱,是任何家庭都应该重视的一点。

站在相亲这么一个最传统的场合上,孟非听过无数多的场面话,觉得大都是无效沟通。比如每当听到一些当妈的跟准儿媳说,我会把你当亲女儿的,孟非就赶紧说:这种话就别说了,没人相信。

他也看不得有些母亲,以各种借口阻挠女儿远嫁,“人家的爱情在远方,为什么不让去啊?是担心你没人照顾,还是你想照顾小孩?”

他发现很多父母在渴望捆绑的同时,又鲜少发现自己对孩子并不了解。有一回,一位妈妈在台上帮女儿争取男嘉宾,孟非每次让她发言,她反反复复就一句:“我女儿,一米七五”。

到了第三次,孟非看不下去了,说,大姐,你认为你女儿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一米七五吗?

他觉得,当代的中年父母十分需要学习,学习了解孩子,学习放手他们的人生,并放弃那些陈规陋俗的“规训”。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相亲?
 
当下的中国婚恋市场,呈现着一个谜: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走到线下,实地相亲?

人类学家项飙曾在《十三邀》谈到“附近的消失”。他认为在社会原子化时代,人类正在失去构造爱的关系的自信。而《新相亲大会》这个舞台,或许就在试图缝合人与人之间愈发疏离的领地,加强内心的联结。

我们越来越难以信任别人,同时也越来越渴望爱意。


在这里,能看到年轻人真实的婚恋趋势。疫情时期,人们对情感的需求更强了一些,他们仍相信一见钟情的美丽,仍相信在首因效应之下,那神奇的“45秒”后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奇妙火花。

但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婚育年龄在不断推迟。张纯烨则认为,如今年轻人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开发潜能,不再把注意力只聚焦在结婚生子上。此外,信息爆炸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在两性关系和代际矛盾上,网络上泛滥着太多粗暴的定义,干扰年轻人的内心。

毫无疑问,在公众视野下相亲,无论对年轻人还是父母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摄影师郭盈光,曾拍过一个摄影系列叫《顺从的幸福》,对象就是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

虽然处处飘着红绳,但在她的镜头里,都是一群眉头紧锁、表情迷茫的老人,孤独地等待着子女的姻缘造访。

有人说,在她的照片中,看到一种胁迫。

在相亲角的妈妈们。/图虫创意

同样地,在《新相亲大会》这个携带父母出席的舞台,一些人在最开始也不解,觉得父母在,是否会对子女的选择造成干扰。

但在台上,我们常常看到作为子女的“不顺从”。他们可以谈论原生家庭留下的阴影,与父母产生观点的对撞,但能最大程度看到的依然是:父母祝福子女的爱情,代际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解。

这也是孟非一直在做的努力:颠覆传统的相亲,让代际之间能有效沟通,让更多人看到选择权交回到年轻人手上,纯粹的爱情有各式姿态,又魅力无穷。

临了,记者问了孟非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按键,一按就能匹配出今生的灵魂伴侣,你会建议年轻人按吗?

孟非摇头说不。“人类的情感活动,是大数据无法替代的。就算有这个技术,我也不想你们去体会。” 
✎作者 | 花瓢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