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1-06-20 14:17:02

本文来自青年文摘旗下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公众号

趣读文史知识,亲近传统文化


撰 文丨常迎春

青年文摘丨原创





01

今天,我们称一件事很常见,见怪不怪,会用成语“司空见惯”。“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首诗里的李司空,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绅。据说,李绅年幼家贫,读书非常刻苦,后来当官后,也非常关切民生,写下了著名的《悯农》二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句,妇孺皆知,流传千古,李绅也因此获得“悯农诗人”的美称。

图/摄图网

然而,随着李绅官做得越来越大,他的生活日渐奢侈,吃穿用度排场都很大。
有一次,他在京中举办宴会,邀请即将到苏州赴任的刘禹锡到家中做客。席间,他派出几位衣饰华丽的美妓歌舞助兴。
看刘禹锡对其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似有欣赏之意,当即决定把这位歌妓送给刘禹锡,于是刘禹锡就写了这首《赠李司空妓》以示应答。
在刘禹锡的笔下,这位歌妓梳着高高的发髻,上面挽着如云的仙鬟,还学宫廷女子化着时尚的妆容,可谓妩媚异常。
而且这位歌妓不仅美丽,歌也唱得好,一曲《杜韦娘》清亮浏丽,让在座所有人都如沐春风。
只是,这个歌妓美则美矣,对一位官员来说,娇妻美妾、花天酒地的生活未免有点太过骄奢淫逸。
于是,联想到自己一生艰苦卓绝,同权贵斗争,却落得个一贬再贬的政治生涯,刘禹锡心生感慨,叹息说:
李司空养尊处优惯了,对这样美酒佳肴、轻歌曼舞的浮华见怪不怪,而又被贬到苏州做刺史的我,面对这样的醇酒美色,内心却是肝肠寸断,十分煎熬。


02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然而,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它可能是假的。
首先,遍翻刘禹锡的诗集,并没有《赠李司空妓》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别人的伪作。
第二,关于李司空是不是就是李绅,也是有疑问的。虽然历史上有李绅前俭而后奢的传闻,这个故事编得有鼻子有眼,但是李绅一生并没有加封“司空”,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附会。
第三,根据刘禹锡和李绅一生的为官经历推算,刘禹锡任苏州刺史前后,李绅并不在京城长安,所以刘禹锡根本没有机会在京城参加李绅的宴会。
因此,又有人把诗中的故事安在韦应物和杜鸿渐身上,因为韦应物也作过苏州刺史,这当然也并不能对上号。因而,这个故事、这首诗,虽然噱头满满,但其实是不足信的。
那么,大家为什么愿意相信刘禹锡写过这样一首诗呢?首先,它犀利的风格,确实很“刘禹锡”。
刘禹锡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文豪,一生傲岸、强韧,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打击他的政敌、权贵低过头。

常德司马楼刘禹锡雕像/摄图网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在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偏远的朗州作州司马。刘禹锡在贬所一待就是十年,直到元和十年(815年)才被召回京。
回京后,刘禹锡看到满朝得势的都是反对“永贞革新”的新权贵,因此不无讽刺地写了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又名《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嘲讽的就是那些新权贵的投机取巧、趋炎附势、春风得意。
于是,刘禹锡受到政敌的嫉恨,很快又被贬到更远的播州当刺史,多亏朋友裴度、柳宗元向皇帝求情,最后他才被改到稍微近一点的连州作刺史。


03

此后十来年,刘禹锡一直处在贬谪的状态,先后在偏远的连州、夔州、和州当刺史,直到宝历二年(826年),才调回东都洛阳。
算起来,从初次被贬到此时,他有22年的光阴都浪费在了贬所。
然而,难得的是,刘禹锡没有因为政治生涯屡受挫折而意志消沉,相反,他一直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人生的苦难也从未使他垂头丧气。
大和二年(828年),他回到长安任主客郎中。此时,朝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人事变化,皇帝换了四任,曾经因为《游玄都观》诗排挤他的政敌武元衡也早就死去。
刘禹锡又一次游览玄都观,有感于人事变迁,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一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旧事重提,向曾经打击他的政敌扬眉挑战,表达了一种绝不向权贵屈服的坚强信念,可谓真正笑到了最后。
这样的刘禹锡,对于他看不惯的人和事,向来不乏讽刺、规谏的勇气。他非常擅长以讽喻诗的形式,抨击封建官场上的黑恶势力。
如,他在《聚蚊谣》一诗中,把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臣、宦官比作“利嘴迎人看不得”的蚊子;
他在《百舌吟》一诗中,把口蜜腹剑的奸邪小人比作“笙簧百转音韵多”的百舌鸟,都是巧用讽刺手法,跟腐朽的权贵集团唱反调。
因而,当他看到李司空过着笙歌燕舞、骄奢淫逸的生活,半带讥讽地发点“司空见惯浑闲事”的牢骚,也比较符合他的个性。


04

而大家之所以相信刘禹锡写过这样一首讽刺李绅的诗,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李绅飞黄腾达后确实有奢侈、残暴的名声。
李绅权势最大的时候,曾官至宰相。据说,随着他官位渐升,生活也慢慢豪奢起来,一顿饭就要吃掉几百贯甚至上千贯钱。
又相传,他酷爱吃鸡舌,每顿饭都要杀掉几百只鸡,取舌来吃。
当然,这些传闻多是小说家言,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会给李绅扣上“由俭入奢”的帽子呢?这其实跟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
李绅所处的时代,正是“牛李党争”最激烈的时期。两个阵营为了搞垮对手,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而李绅正是李(德裕)党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因此,为了搞臭对手,政敌散布一些抹黑对手形象的谣言,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李绅“奢侈、残暴”的形象,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在这时候被塑造起来的。再加上文人的添油加醋,真实的历史就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赠李司空妓》为中国语言、中国文化贡献了一个名叫“司空见惯”的成语,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耿直、坚韧的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名篇《陋室铭》,文徽明书写/故宫博物院

尽管经历过许多磨难,却总是以傲岸的身姿迎接命运的打击。
如果刘禹锡活到今天,再次面对他的政敌,“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大概就是他对政敌新的开战宣言!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专注阅读与写作

持续提供经典、原创、实用、有趣的内容

原创投稿邮箱:gfzwlm@126.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