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青岛人还没学会骑自行车

百家 作者:新周刊 2021-07-13 16:25:39

本文授权转载自

不相及研究所

(ID:buuuxiangji)


骑自行车一直都是高性价比的出行方式,就像用键盘打字一样,只要学会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源于学生时代的普适经验,至今仍有人把它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础技能。

 

直到他们来到青岛。

 

 

很多青岛人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位青岛朋友分享的生活经验。

 

因为不止他自己不会骑,他全家的亲戚都不会。


他说自己是在初中毕业之后才摸到了真实存在的自行车,而在去上海上大学之前,他连电动车都没见过。

 

对于电视剧里情侣们在大学骑自行车的桥段,他小时候一直以为是为了效果专门那么拍的。

 

骑自行车。图/unsplash

 

如果你身边有青岛朋友,他很可能不会骑自行车。

 

从各个社交平台上所展露出的信息中可以发现,青岛朋友们在这一点上基本做到了步调一致。

 

“身边有三四个青岛同学,都不会骑车,后来去青岛旅游时导游跟我们说,现在会骑车的青岛人属于珍稀物种。”

 


“我是小学时候来的青岛,来了之后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会骑自行车”

 

“男朋友是土生土长青岛人,认识我之前他从来没经历过丢自行车的伤感,因为压根不会骑。”

 

“我们第一次一起骑车时,他把自行车当滑板滑到了目的地。”

 

 

据说在青岛,会骑自行车是可以写进特长那一栏里的技能,其中还有人表示自己是因为不会骑车才去考的驾照。

 

比如我有个同事是青岛人,来北京工作第一年,每天晚上苦练自行车,由于经常被楼下小孩嘲笑,最近买了一辆老太太用的电三轮。

 

要是你足够细心的话,在一些新闻里也能发现这个公开的秘密。

 

2018年的时候曾有一对青岛新人结婚,正好赶上马拉松比赛封路无法通行,伴郎伴娘赶快从好心路人那里推来一辆自行车。

 

但最终由于并不会骑,两位新人是坐着环卫大哥的三轮走的。

 

 

甚至很多青岛学子外出求学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学骑自行车。

 

不然跟同学相约出去玩的时候,经常是目送别人骑着共享单车离开,自己走到腿脚发麻,然后宣布在锻炼身体。

 

 

“自从流行共享单车后,感觉和世界脱节了,之前去杭州玩,和同学们一起骑自行车游西湖,大家都会骑,只有我是当场现学的。”

 

“那天我很紧张,一共撞了两次绿化带一次树,两个小时之后骑回来,手都磨破了。”

 

“室友老笑我们青岛来的大多不会骑自行车,已经成了地域特色”。

 

总有人搞不懂怎么有人都成年了还不会骑车,但当地朋友表示,不会骑才是正常的。

 

让青岛人骑自行车不亚于赶鸭子上架,因为青岛几乎就没有给自行车走的路。

 

青岛市区里基本没有非机动车道,骑车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卖骑手。  图/pexels

 

在青岛朋友的介绍中,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待人相当真诚,知道大家都是来看海的,所以路都和海浪一样,打车都像在坐海盗船。

 

从青岛市区向任意方向出发,不出五分钟一定遇到个坡。

 

坡两边的人只有到坡顶才能相互看到,伴随着海上吹来的大风爬坡时,你能感受到胶东丘陵送出的惊喜。

 

骑自行车在这里算是专项运动,不属于出行范畴,它是集减肥、健身、探险于一体的多元体验,不止一位在青岛骑过车的人说上坡时蹬断了车链子。


“这么说吧,拿我家门前的路来说,一个大上坡上去,紧接着一个大下坡,我家小区就在坡的顶部。”

 


青岛是不分东南西北的,主要分为左右和上下。

 

有游客曾在青岛照着地图坐了两班公交车,一边问着路又走了十分钟左右,回到了原地。

 

到了崂山那边,6速的变速自行车也是摆设,不用说骑车,即便是走路打电话,对方都会以为你在爬山。

 

想在青岛骑车,先得把坡都铲平了,不然还不如扛着自行车走路省力。

 

“从中山公园出来准备骑车回酒店,路程说15分钟,结果骑了快一个小时,累得直喘。”

 

“去过青岛旅游的人就知道这话啥意思了,手机记录我那天爬了80多层楼。”

 

 

青岛朋友总结出的骑车经验是:上坡累死,下坡爽死,拐弯摔死。

 

上坡时候是车骑你,下坡倒是挺快的,心还在坡上,车已经在坡下了。

 

“之前去青岛之前问当地朋友,这样的路况怎么骑车,他回复我说拿命骑”。

 

所以说共享单车在青岛干不下去是有原因的,想在青岛做这一行,最起码也要投放山地车,毕竟上坡时开个手动挡的车都要熄火。

 

所有共享单车最终都会变成共享推车。

 

“看到一个女孩推着共享单车,计着费还上着坡,这不是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这是在解决最后100斤的问题。”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骑行环境造就了高强度的天然训练场地,坊间传言会骑自行车的青岛人都是狠人。

 

他们骑自行车都能超速。

 

这条路机动车限速50。

 

难免也就有人说,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路况,青岛才出了知名攀爬自行车手张京坤,他至今仍是自行车侧跳全国纪录的保持者。

 

张京坤获奖记录。图/百度百科

 

根据媒体报道,2016年青岛曾在崂山区沿海一线设置了自行车道,但来骑行的大部分还是游客。

 

也曾有媒体在2017年抽样调查过青岛本地的80后90后,结果显示其中有八成不会骑自行车。

 

但要知道的是,青岛是全国最先引进自行车的城市,“脚踏车”这个词也是青岛人发明的,最早叫“铁驴”。

 

这里曾拥有中国三大自行车品牌之一的“大金鹿”,当时属于每家必备的硬通货,一车就能拉五六袋面粉,到90年代后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半岛都市报的一篇报道中可以得知,它的品牌名本来叫“大国防”,改叫“大金鹿”是为了方便出口。

 

“因为大家都觉得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拜金,而‘大金鹿’翻译成英文‘GOLDENDEER’后仍带着‘金’字,外国人肯定喜欢。”


如今走在青岛街头,已经很难看到骑车通勤的人了,骑行的大部分都是自行车爱好者。

 

也可以说现在很多青岛人没掌握这项技能的原因,更像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有位青岛土著朋友曾说,不会骑自行车已经和塑料袋里的散啤一样,成为了某种带有青岛特色的时代现象。

 

直到他认识了一个重庆人。

 


青岛为什么没有互联网共享单车?——公众号青岛图闻,作者张富红

昔日满街“大金鹿” 如今遍地小轿车——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豆瓣,知乎,微博

推 荐 视 频
关注新周刊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生活

必 读 好 文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