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 App 中阅读更多」,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路障

百家 作者:AppSO 2021-08-22 14:45:02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两天,系统邮件客户端一直在提醒我「163 邮箱账户设置已过期」,也就是说,邮件没法同步了。
登上网页版邮箱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邮箱的 POP3/SMTP 服务(一组将邮件传输到客户端的协议)莫名其妙地处于关闭状态。直到这一步,看起来都还只是个小问题,需要做的不过是把服务打开,再重新同步一遍。
但事实证明,我还是想得太简单。
不下 App,你还能干什么?
首先,在点击「开启」按钮想要打开服务时,给我蹦出了一个弹窗:「使用其他邮件客户端可能存在风险,建议使用官方 App,无需开启服务即可使用!」,这句话下面则是网易邮箱大师的下载二维码。
无视弹窗内容,点「继续开启」会怎样?答案是,它会以安全为由要求我用十多年前注册邮箱的手机发送验证码到指定号码。毫不意外,我很久以前就没用这个手机号码了。
好在,邮箱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已更换无法验证」的申诉入口——不曾想,噩梦才刚刚开始。
申诉页面有着来自 21 世纪初的简朴味道,标红的宋体字与 Windows XP 时代的流行样式无不表明了它的古老。但就是在这古老的页面中,网易还不忘给它加上了最新的《永劫无间》大幅广告,广告甚至比修复须知的面积更大,让人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钓鱼网站。
关掉广告,按照要求用现在的手机号码再发送验证码,点击下一步,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个弹窗,告诉我:「为保证您账号的安全,本次申诉需要您下载网易大神 App 上传本人真实视频认证……」,下面则按「惯例」给出了一个 app 的下载二维码。
我认为必须放弃挽救我的邮箱了。
事实上,我在网易邮箱上的遭遇在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不过是随处可见的「日常」。在此之前,我就尝试过更改百度账号的密保手机,却因为同样被要求下载 app 而作罢。甚至这篇文章诞生的起因,也是刘姓主编在看网页端大众点评时被三番四次要求下载 app 才能登录以及浏览评论,让他愤怒地想出了这个选题。
在万维网的缔造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看来,互联网上的信息访问应该是平等且简单的:任何人只要在浏览器输入 URL,就能轻易接触到想要的信息。

发表演讲的蒂姆·伯纳斯-李。图片来自:Wikipedia
然而今天的互联网,却似乎与那批富有自由精神的互联网奠基人的设想背道而驰:网络世界被划分为了无数个由 app 保护起来的、相互隔绝的「流量池」。所剩无几的网页端服务要么是功能残缺不全,沦为给 app 导流的工具;要么是久未更新,岁月静好地保持着 10 年前的模样,直接将它们发到豆瓣「废墟探索小组」里也不会有丝毫违和感。
一切为数据服务
2077 年,某产品经理表示:我要发明一个产品,无需下载 app,而且可以在任何终端设备登录,一个产品包含所有应用。此时,旁边的保洁老爷爷幽幽地说,这东西以前出现过,它的名字叫浏览器。
这则笑话是有些夸张(不然也成不了笑话),但它确实揭露了一个隐忧,那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浏览器以及网页间超链接访问的内容越来越少了。
如今,搜索引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曾经的魔力。因为每个平台都将产生的内容与数据视作家珍保护起来,将爬取信息的网页爬虫拒之门外。结果就是,你想搜索某一平台上的内容,唯一的办法就是下载他们的 app,通过内置的搜索才可能得到想要的信息。
作为一体之两面的另一种现象,想要仅通过网页端来获取信息在今天变得困难重重。也许你一天能在微信群里收到十多条他人转发来的、来自其他平台的内容。但想要只用微信内置的浏览器看完这些内容堪称是不可能的任务——绝大多数移动版网页都被大幅度阉割,并且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强制导向 app 下载页面。
微信所施加的限制更是让这一局面雪上加霜。有时候,为了看一条豆瓣动态,你可能要经历「微信内置浏览器打开页面→跳转到外部浏览器打开页面→下载安装 app→打开 app→浏览动态 」这样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可以简单统计一下,部分主流平台都对自己的移动网页端施加了怎样的限制:
微博:仅可查看一条评论,附带推送的热搜榜只能通过 app 浏览详情;
知乎:一个问题仅可查看一条回答,回答评论区仅显示两条评论;
豆瓣:仅可查看五条评论;
小红书:图片清晰度降低,仅可查看三条评论;
哔哩哔哩:播放视频时无法选择分辨率,无法查看评论区;
网易云音乐:无法拖动进度条,无法选择音质,仅可查看前 10 条热评。
除了功能上的缺失,这些移动网页端往往还附带着跳转至相应 app 的按钮,最多的甚至在同一屏中存在 4 个跳转按钮。这已经是在直白地告诉我们,对平台而言,网页端本身没有价值,它不过是将流量引入 app 的工具罢了。
哪怕你已经安装了 app,也不代表会就此放过你。许多 app 都热衷于「关联启动」,也就是通过系统组件唤起其他 app,尤其是在系统权限管理较为宽松的 Android 上。在你打开一个 app 时,可能它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被同时唤醒。
为什么强制跳转 app 与关联启动的现象会如此泛滥?利益是首要因素。对一款 app 而言,一项重要考核数据是「日活跃用户」,应用的日活数据越好看,商业估值就越高,从而会更容易获得投资;相对而言,网页端的活跃数据相对不受重视,既然网页端浏览量无法转化为真金白银,也无怪乎厂商会刻意打压网页端,将其改造为向 app 导流的工具。
此外,《21 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指出,用户在安装 app 时授予的权限大都具有「一次授权,永久使用」的特点,因此,只要得到了用户一次允许,app 就可以随时收集用户的位置、通讯录、应用列表等信息,并将它们用于制作用户画像与行为标签,而后者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虽然近年来各大操作系统都在完善权限控制与隐私保护相关功能,但就当前阶段来说,app 依然比网页端有价值得多。
强制跳转是厂商自由吗?
一位同事给厂商们提出了一个辩护理由:是否维护和完善网页端功能理应是厂商的自由,微博要求跳转 app,和闲鱼不提供网页端,以及 Sketch 不提供 Windows 版本一样,都是厂商基于市场策略做出的选择,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厂商违背自己的利益。
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强制跳转 app 跟 macOS 软件不提供其他平台支持两种场景之间,存在着细微的道德差异。
大名鼎鼎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些道德直觉,而道德直觉之中就包含着这么一条原则:主动造成的损害比不作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害更严重。即使拉动拉杆改变轨道能让电车只杀死一个人而不是五个人,但主动拉拉杆的举动本身,就足以给人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

发现道德直觉的「电车难题」
很明显,在上面的案例里,Sketch 不提供 Windows 版本仅仅是一种「不作为」——既然开发者从来没有想过支持其他平台,那么我们也不会认为他们有什么额外的责任。但相反,故意阉割移动网页端的功能并为其添加各种跳转按钮,在用户看来就像是一种主动「使绊」的恶劣行为。显然,厂商是有能力提供功能完整的网页端服务的,然而他们却故意投入努力废掉了网页端,这样的行为挨骂也显得「罪有应得」。
换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我们会希望城市里有盲道,但如果确实没有修建盲道的计划,那我们也不会认为市政有多大的过失;然而,如果城市已经建好了盲道,却故意把共享单车摆放区设置在盲道之上,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强制跳转亦然。

人为的「路障」特别恼人。图片来自:Pixabay
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符合每家厂商利益的行为,也有可能在整体上导致损失。假设我们还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保持着开放共享、没有画地为牢的厂商与内部封闭的 app 的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里,信息流通的成本应该要比现实世界低得多,能够轻易地接触到更多信息的人们理应有机会想出更多好点子,从而让信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同理,当厂商强迫用户下载 app 的时候,额外的时间成本只可能由无辜的用户自行承担。在文章开头的案例里,如果修改密保手机的流程可以完全在网页端完成,那么我可能只花 3 分钟时间就足以修复我的邮箱服务;而现在,我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修复邮箱的努力也最终因为「时间成本」过高而失败,由此导致的损失显然不会被厂商计算在内。
可见,比起完全无秩序的竞争,一定程度的协议与市场管控可能是必需且有益的,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先有工信部多次展开对 app 威胁用户权益和数据安全行为的整治行动,后有腾讯、阿里有意实现「互联互通」的流言……但站在此刻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深知,我们距离开放的互联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周硬情报|iPhone 13 视频拍摄大升级 / 小米、三星、荣耀争发新品
点击查看

你的互联网「身份证」,可能只是一串 Emoji 表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