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的土豆“大会餐”丨老照片里的“两弹一星”故事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1-08-30 17:41:01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明源

一九五九,天下大馑。

在三年困难时期到来时,中国核工业基地里的工人也受困于食品短缺。就在这时,他们扬起了生产自救的大旗。

出身农村的人都知道,开垦荒地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劳动、面临众多风险的工作。在多沙而缺水的中国西部,挑战更是巨大。

在生存危机面前,中国核工业人拿出了绝处逢生的勇气,凭借顽强的毅力,把工厂周边变成了自己的“南泥湾”。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了那段岁月。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二〇二厂职工开荒种植土豆

在二〇二厂工作的于宪德老人,在1958年毕业之后,从故乡东北来到内蒙古,成了二〇二厂的第一代建设者。然而没过多久,饥荒这只古老的幽灵就向新生的工厂汹汹扑来。

于宪德回忆,为了充饥,大家只能吃猪毛菜、灰菜、糖菜渣,喝酱油汤,不少人得了浮肿病。厂里为给科技人员增加些营养,防止浮肿病,特意给每个科技人员每天多发一碗豆浆。此外,身患浮肿病的同志每天还可领到8至10粒黄豆或黑豆充饥。

在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面前,这点补给可谓杯水车薪,工作人员的健康乃至生命都在遭受威胁。

为了自救,二〇二厂决定开荒种地,发动全厂干部职工在厂区周围的荒野上垦荒种地,其中南门外的一块地进行春翻种土豆。

1959年,工厂的土豆终于丰收。当年的10月1日,为了庆祝国庆10周年,二〇二厂进行了全厂“大会餐”,所有主副食全部由土豆组成,桌子上有十几种土豆做成的菜肴。

于宪德说,这顿“土豆宴”让二〇二人记了一辈子。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二〇二厂职工在烹饪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捕鱼队的战士们

和戈壁里的二〇二厂一样,青海湖边的二二一厂也找到了自救的法子。在这里,“蛋白质加餐”填补了“淀粉救急”的单调——二二一职工组建了自己的捕鱼队,保证职工每周可以吃到一次鱼肉。

1961年,大学生王青珩来到二二一厂工作。他回忆说,厂里建设了农、牧、渔业三个专业队,分别种蚕豆、油菜,下河捕鱼,职工们自己也到河边开一块小荒地,种上土豆、青菜。青海省政府还拨来了40000多头牲口,建了国营牧场。

那时候,捕鱼队会捞到黄鱼,黄鱼的内脏有毒,不能吃,有的孕妇就把内脏放在盆子里,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晒出点鱼油来沾着馒头吃。

二十多年后,王青珩当上了二二一厂的厂长,开荒自救的事情对他来说依然历历在目。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二二一厂的捕鱼船

夹在内蒙古和青海之间的甘肃省,有一座地势奇险的城市,叫做嘉峪关。今天,四〇四厂的职工们住在这里。但是在2006年前,他们一直住在一百多公里外的荒地里,那里是四〇四厂的原厂址。

1975年出生的毛姐(化名)在华北某市开着一家糕点店。四岁的时候,她曾被父母送到四〇四厂生活过一段时间,那里是她外祖父母生活的地方。

和其他核工业人一样,包括毛姐外祖父母在内的四〇四厂的老一辈人也在三年困难时期发起了开荒自救,并且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四〇四厂职工开荒自救

每次看到关于四〇四厂的老照片,毛姐都有想哭的冲动。她总想到自己的亲人是如何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的。

“我努力想要从每一张老照片中找到过去的影子。”毛姐说。


相关阅读:


棒子底下出尖端!原子弹炸药部件这样制成丨老照片里的“两弹一星”故事

“这是集体的功勋,不应由我一个人独享”丨老照片里的“两弹一星”故事

中国第一颗核弹是算盘算出来的吗?丨老照片里的“两弹一星”故事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黄磊

审核:朱丽

终审:何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