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封神之作,到底好在哪儿?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1-10-12 21:03:04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 | 度公子

来源 | 一日一度(ID:yryd115)


《大宅门》是几代人少有的共同回忆。


17年前,每天晚饭后,全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声“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等待那扇打开的“大宅门”,甚至很有仪式感。


在这个电视剧井喷的时代,我们却再难找到一部像《大宅门》这样,深深扎根在脑海的好剧。



传奇之一

高人气、高收视、高口碑


清末年间,京城最有名的药铺是白家百草厅,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认准白家老字号。


光绪六年,白家二少奶奶诞下一子,刚出生时,一声不哭,越打他,反倒越笑。


见惯风浪的祖父白萌堂都觉得惊奇,转身挥笔赐名“白景琦”。


 白萌堂饰演者,杜雨露


白景琦何许人也?上至60后、70后,下至90后的电视观众,应该都对“白景琦”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2001年,以白景琦为主角的家族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首播,以17.74点的收视率狂揽年度收视冠军。


如今,《大宅门》豆瓣评分是9.4,在国产电视剧中稳居前二十。



这块试金石还敲开了后续《乔家大院》《闯关东》系列。


然而这样一部首开先河的良心之作,若论奖项,却几乎是颗粒无收。


仅在七年后,导演郭宝昌收到了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终身成就奖。


领奖时,郭老说:


提起《大宅门》几乎没什么高兴的事儿,它被所有奖项拒之门外。能够拿到这个奖,我很意外。


没有大奖加身,却依然收获空前关注,时至今日还维持着高人气、高收视、高口碑的“三高”纪录。


此为《大宅门》的第一重传奇之处。


多年后,再回望这部电视剧,才发现有诸多传奇可书可写。



传奇之二

演员对戏有信仰


50岁的斯琴高娃,为竞争二奶奶白文氏,两个月减了16斤,最后在开机仪式上,激动得给选角导演跪下,导演一时激动,也冲她跪下。


二奶奶白文氏饰演者,斯琴高娃


一个好的角色对演员来说,其实就是一段好的人生。


这段好的人生,当真值得倾囊而出地奉献。


蒋雯丽一开始就看中了白玉婷的角色,郭导起先不同意,让她饰演杨九红。她先推荐了何赛飞,又再三请求下,终于演到了心仪的白玉婷。


杨九红饰演者,何赛飞


白玉婷的发型为了符合年代感,都是用火钳烫出来的。烧热的火钳碰上头发,滋滋冒白烟,基本上烫一次,头发就毁了。


白玉婷饰演者,蒋雯丽


毁了就毁了,大不了就剪了。演完白玉婷,蒋雯丽就立马剪了短发。


试问现在哪个当红女演员有这样的魄力?


当时还流传一句话,“《大宅门》里的三爷,少给钱也演”。


郭导力排众议选中了刘佩琦。


 三爷白颖宇饰演者,刘佩琦


最早听到消息,却最晚收到官方通知的刘佩琦,为了“三爷”,一连推了12部戏,只为《大宅门》腾出档期。


拍摄期间,父亲去世,他在剧组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戏比天大,只能演完再奔丧。


若说“三爷”是少给钱都能争着演,那白景琦则属于不给钱都抢着演的角色。


在郭宝昌导演把能想到的男演员都筛选一遍后,角色落到了陈宝国头上。


饰演青年白景琦时,陈宝国已经40岁了,每天得把脸用化妆手段绷紧,皱纹一褶褶撑开,十分受苦。


 白景琦饰演者,陈宝国


拍摄期间,他身体不好,一半的时间都靠吃药维持着。医生让他躺在病床上休养,他不顾劝告,拔了针头就往片场赶。


一个演员一生不会有三五次的机会,这样的角色一生可能就一次,也可能没有。


一个敬业的好演员心中,戏比天大,比命还大。


演员拼命,导演郭宝昌更是老当益壮。


年近花甲的郭导,每天熬大夜盯片场,事无巨细都得操心。


整部戏拍得年轻演员都吃不消,他累得够呛也说“没事儿”。


毕竟为了这部戏,他等了一辈子。


导演,郭宝昌


郭导献上的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生命的全部。


演员们出演的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而是一段人生。



传奇之三

主角低片酬、大咖零片酬


郭导给剧组制定了两条规矩,一是无论多大的角儿,都得亲自对戏。


这样全剧组上下,人人眼里都只有戏,没有那么多歪风邪气。


二是,演员片酬最高一万一集。


陈宝国、斯琴高娃两位贯穿全剧的主演8000元一集。



当时已经爆红的陈宝国,为了郭导不惜违约推掉其他剧组。


1996年,《大宅门》第一次开机,才拍三集,因为组里内乱,郭宝昌被架空出局。


陈宝国本来就是冲着郭导的剧本和名声来的,他把已经到手的9万片酬拍到桌上:


对不起,只要不是郭宝昌导演,我就不参加了。做爷们儿得仗义。郭导用四十年写这么一部伟大作品,我们得尊重。


其余很多来客串的腕儿,分文不取。


张艺谋从大连赶来,不但没要钱,还自掏腰包给随行助理垫路费。


从开机到杀青,剧组气氛其乐融融,耍大牌、旷工、替身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一群人不为酬金,挤破头来争取一个角色,除了作品优秀外,更有一种互相信任、互为陪衬的人情味儿在。


如今看来,《大宅门》这样的拍摄经历,就像个遥远的乌托邦。



传奇之四

学院派第五代导演集体出镜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姜文、陈凯歌、田壮壮全都在《大宅门》里露了脸。


不只是露脸,为了出演一些边角料的小角色,他们还都剃了头。


张艺谋说:


到您这儿,我的头全交给您了,您说怎样剃就怎样剃!


张艺谋客串大太监李莲英,演得臊眉耷眼、弯腰屈膝,奴才相儿十足,一点儿也没了往日老黄牛似的忠厚。


李莲英饰演者,张艺谋


这场戏郭导亲自剃头上场,和他搭戏。


他来《大宅门》是捧我的戏,我就再捧他。


本来陈凯歌只用剃鬓角,他嫌拍出来不够逼真,主动剃全了。


济南府差役饰演者,陈凯歌


田壮壮滴酒不沾,为了出演醉酒的日本军官田木,猛灌一整瓶二锅头,实打实地醉了。


拍完这一场,醉得不省人事。


田木饰演者,田壮壮


往前退二十年,1982年,田壮壮、张艺谋、侯咏他们的毕业作品《红象》就是郭宝昌审的。


那部电影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第一声吼叫”。


这一吼,能不能发出,全在郭宝昌。他时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中心副主任,专门负责审片,有了他的明确意见电影才能过。


《红象》让广西厂发现了张艺谋,给了大龄毕业青年张艺谋一个好去处。再后来,他拍《一个和八个》,审查不过,就是郭老鼎力支持。


电影《一个和八个》,张艺谋担任摄影


1984年,广西厂又招来了陈凯歌筹拍《黄土地》,这回张艺谋摄影,何群任美术。


厂里给他们砸了44.26万,票房惨败,本都没回,又是郭老力排众议支持他们。


郭宝昌对第五代导演有知遇之恩,多年后,这群小子纷纷成了中国电影圈的领军人物。


这个恩,必须得报!郭导的作品,必须鼎力支持!此为仁义之情。


在郭导每年举办一次的第五代导演聚会上,他们集体决议参演《大宅门》。


有一场戏,郭宝昌、张艺谋、姜文全上了,就由田壮壮当起了执行导演,侯咏负责拍摄。


呵!这阵容空前绝后!



传奇之五

三毁四写,历时半个世纪


剧本到底多好,值得这些腕儿都来支持?


拿姜文先举个例子。他说,在家看剧本都是早上蹲马桶的时候,那天拿起《大宅门》,一看就傻眼了。


不行,这是不能在厕所看的。


于是每天洗漱完毕,要沏壶茶,端坐着正经地看。


也不是像看小说似的,连着读下去。他看完前半段,赶紧合上,琢磨后面怎么写,再打开看看剧本走向。


还是郭导的剧本好,所以我愿意来。演不了七爷没关系,随便来个什么角色,我串也行。


山东知府饰演者,姜文


剧本的创作要追溯到16岁的郭宝昌。


幼年时,亲生父亲沿街乞讨,饿死路边,走投无路的母亲转手把他卖进一户富贵人家。


他在宅门里是个出身低微的外人,长大后,走出宅门,回顾这一切,他有了写下来的冲动。



第一版写了8年,郭宝昌24岁那年,稿子被当成“给资本家树碑立传”而没收销毁了。


之后,他被发配干校,二度创作,唯恐稿子被发现,性命攸关,索性亲手掷到火中,焚烧一空。


从干校出来,他就急忙遮遮掩掩地又三写《大宅门》,却因和妻子婚变,稿子也被妻子烧毁。


三写三毁,郭宝昌动了把小说写成剧本的念头。


这时候的他,已经45岁了。


 导演郭宝昌


写完第四遍,搁笔的那一刻,内心百感交集。


我心中活了几十年的二奶奶、三爷、七爷,所有人物,都离我而去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干什么。


有些人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有一些人,一生只用一部,就能证明活过。


 《大宅门》剧照



传奇之六

四年无人投拍,最终一个月成功建组


剧本诞生只是个开始,要找人投资绝非易事。更何况一个电影导演拍部电视剧,着实不可思议。


《大宅门》的拍摄和创作一样,十分波折。


1996年,第一回开拍,郭导被人莫名顶了。至于其中曲折,他也不愿意多透露。


后来主演陈宝国罢演,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大宅门》停拍了,所属权又落到了他头上。


《大宅门》拍摄片场


那段时间,他每天出门前都很犹豫,妻子说:“你去吧,万一对方不是骗子呢。”


抱着微茫的希望出门,等到回来,都会失魂落魄地对妻子说:“我告诉你,今天我又遇到一个骗子。”


这样的遭遇一连持续了四年。他几乎给所有可能、不可能的人都发了剧本,邀请他们参与。


直到一位老领导给中央电视台的俞胜利推荐了《大宅门》,俞胜利跟姜文一样,翻开就入迷了。


俞胜利


一连二十天,他都不撒手。


先是看剧本,后写推荐信,从审读意见,剧本深度、广度到哲学高度,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可见有多喜欢。


“这么好的本子,必须拍!”在得到上级批示后,俞胜利立马找到了郭宝昌。


在此之前,郭导说:


俞胜利永远没什么表情,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难接近。后来说把剧本交给他看,我也没抱什么希望了。


万万没想到,俞胜利疯狂起来,和他一样。


他打算在一个月内,把从审查到播出所有的手续、需要的设备、资金等统统筹办好。


郭宝昌有所怀疑,他就板着脸说:


我不是让你告诉我能不能做到,而是你告诉我怎么能做到,我来做。


到最后,几乎动用了央视所有的力量,一个月就组建起了《大宅门》剧组。


后来人们都说俞胜利成全了《大宅门》,他是个疯子、傻子,更是才子。


开机前的一次会议上,郭宝昌上去讲话,站着哽咽了一分多钟,最后说了句:


《大宅门》不拍,我死不瞑目。谢谢各位了!


《大宅门》拍摄片场



传奇之七

只用京剧配乐,京味儿十足


《大宅门》开拍时,郭导还不无感慨地说:


中国的演员,无论是谁,不少许懂一点儿京剧,不懂戏曲,那就是白活,演不好。


但京剧越来越式微了,他就将《大宅门》的主题曲定为传统京韵大鼓和京剧唱腔。


背景乐也皆用了京剧里的二胡、月琴、唢呐、单皮鼓等。


想运用好这些京剧元素,还得找一位高人。


任务落到了赵季平身上。



不负所望,这位对中国传统音乐最有研究的作曲家,把郭导想要的京味儿全给抖出来了。


郭宝昌本人是个资深票友,五岁起,就在养父的大宅门里看戏,看了一辈子,迷了一辈子。


同样的,《大宅门》里穿插的京剧感染了斯琴高娃,后来她还拜师四小名旦陈永玲先生,正儿八经学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两出戏。


就像王珮瑜所说: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


 《大宅门》剧照




历数《大宅门》的传奇之处,其实贵在于信仰和人情两个词上。


因为信仰,郭宝昌耗费一生心血,写了《大宅门》。


我写出来了,拍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死亦瞑目了。


因为人情,所有见过剧本的人,愿意通力合作,精益求精。


过了这么多年,在荧屏上充斥着各色雷人神剧中,这部剧真实得尤为可贵。


剧中最“混不吝”的三爷,投机倒把,和好事儿作对了一辈子,在家国大义面前,却顶着生命危险,斥骂大汉奸。


三爷白颖宇


无论是三爷,还是白景琦,甚至是没有姓名的白文氏,他们都是历史书上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而这样的一群人和我们一样正是构成历史的大多数。


《大宅门》正是写了这群人。


他们辉煌,他们渺小,他们顶天立地,他们卑怯胆小,他们敢爱敢恨,他们懦弱无助,分不清他们是好人、坏人。


可是,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真实地活过。



▽ 更多推荐阅读 ▽

今天他爆红,所有网红都要让路


内娱第一毒舌,怎么怼不动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