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追光者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1-11-03 23:08:54

过去,新东方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持续向贫困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新时代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年轻人插上梦想的翅膀。未来,新东方将继续坚持做教育公益,创新公益形式,拓展公益边界,借助科技力量,照亮农村教育,带给孩子希望。


——女同事说





以《三体》成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早年曾创作过一部短篇小说《乡村教师》,讲的是身居僻壤的一位乡村老师,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用最后一丝力气将“牛顿三定律”镌刻进学生的脑海中。而正是这一举动,在外星高级文明的战争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乃至整个太阳系。


这部于2001年问世的作品,用不动声色又惊心动魄的笔触,对乡村教师群体投入了极大的关怀和敬意。二十多年间,得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乡村的经济、生活和教育面貌都有了质的提升,老师的待遇和地位也有了很大改观。《乡村教师》里为给学校争取经费得罪遍全村人的老师若能活到今天,想必会倍感欣慰。


今天,中国有29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在大山里,在厚土上自然地存在着,生长着,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教育的价值。他们如同大地上的萤火,守护和传承着人类的文明之光。


01

红山脚下的白校长


甘肃酒泉,祁连山下的乡村学校。10月下旬的清晨,5点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白秀娟校长,7点30分已经出现在校园。她的第一目的地不是办公室,而是学生厕所——出发之前,厕所水箱坏了,孩子们只能上备用的旱厕,既不安全也不卫生。见已经更换了崭新水箱,她放下心来。


接着,白秀娟校长召开了校委会会议,还有很多惦记的事需要商讨:马上要供暖了,煤拉来了吗?食堂的新食谱出来了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了,防疫物资储备够用一个学期吗?因为疫情原因隔离的两位老师的课谁来上?家长委员会的陪餐活动要停一停,暂时别让家长进校了。


这便是乡村寄宿学校“大管家”的日常。孩子的吃喝拉撒,老师的教学、生活,学校的防疫、安全、卫生,都要操心。 


红山中心小学,坐落于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是全镇两所小学之一。学校对面就是雄伟的祁连山,壮观的红色丹霞地貌群绵亘于此,“红山”因此得名。今年40岁的白秀娟,9月刚刚调任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


白秀娟校长和学生在一起


白秀娟在酒泉当地的农村出生、长大,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梦想。父亲不识字,每到交公粮,需要算账、签名的时候,就十分困窘,因此把念书识字的心愿寄托到她们姐妹身上。白秀娟很争气,考上了中专,毕业后18岁的她如愿当了一名乡村教师,还在职考下了大专、本科学历,选的都是教育相关专业。


1999年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硬件条件远不如现在,连自来水都没有。每到寒假开学,老师要轮流跳到水窖的冰上,砸开一个窟窿,取水。她的右手就是那会冻坏的,大拇指关节有些变形,现在还经常疼,写字用不上劲。


给一年级小朋友上课时,经常有学生不经意喊她妈妈,面对这样的“不经意”,白秀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她想让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由于工作表现优秀,白秀娟从老师升为副校长。除了管理学校大小事务,她还想做点不一样的事,“办一所学校,就要办出特色来”。她身上有西北女性特有的顽韧,敢想,敢干。


担任副校长期间,白秀娟曾去无锡考察,对书法教学着了迷。回来立即着手创办“墨香特色校园”,通过三年的努力,最后办出了三四百幅作品的书法展,使很多学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白秀娟把外地学校经验带回酒泉

开展“墨香特色校园”建设


今年9月,白秀娟被调到红山中心小学,从副校长升为正职。头一回担任一把手,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怎么带领老师专业成长,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带领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很多新鲜的思想。她自感教学、管理经验扎实,但制定长远规划的能力尚有欠缺,前沿教学方法的落地能力不够。教育变革这么快,她不想故步自封,渴望改变,渴望新鲜的理念,渴望专业的指导。


正当她充满渴望的时候,机会说来就来了。9月底,白校长收到酒泉市教育局的通知,组织中小学校长们到北京,参加新东方为他们定制的“学校管理者领导力提升培训”。10月中旬,她和69位校长,云集北京延庆,听教育领域专家讲课。


初秋,在与酒泉相近纬度的培训教室里,白秀娟度过了兴奋的一周。课上,她坐在前排,一边听讲,一边把要点抄在本子上,同时脑子在飞速运转,思考“我能干点啥”,有想法后赶紧记下关键字,并在一旁标注上三角符。


酒泉市中小学校管理者领导力提升培训现场


比如,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老师关于“劳动实践课”的建议给了她很大启发。之前孩子们的劳动课等于干农活,完全可以把课程改造得更系统,她已经开始在脑中筹划:把空教室腾出来,办一场农具文化展,让学生们从认识劳动工具到参与劳动、分享心得,阶梯式地领会劳动的意义。乡村学校的资源优势,应该被开掘得更加充分。


还有,学校对面有一个80位老人的养老院,之前只知道带着学生去打扫卫生,以后可以让学生跟老人聊天,回来让学生把故事写下来,也许一部口述史就做出来了!还可以在学校空闲的场地上办轮滑班,利用食堂和自种的蔬菜开烹饪课……


她所在的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正在开展联盟办学,红山中心小学就是联盟试点校之一,培训给了她新思路,可以结合联盟办学,把劳动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抓手,继续开展下去,不仅让城里的学生下乡体验生活,也要让乡村老师进城跟班学习,让他们获得长足的发展。


另外,“教师心理疏导课程”也正合心意,以后她可以给到老师们更加专业的关怀了。


思路打开了,新点子层出不穷。白秀娟突然觉得自己变年轻了。培训结束后,她揣着15页笔记回到红山中心小学,脑子里已经有了四个成型的方案,可以大干一场了。


02

扎根关中的“牧羊人”


七月的一个周三,关中地区气温陡然上升,炙热暑假即将到来。陕西渭南市富平县迤山中学的教师办公室里,几位老师正围观展示墙上新贴的告示,寻找自己学生的名字。 


不久前,迤山中学的高一学生参加了全省高中英语作文大赛,获奖名单在这一日正式公布。英语老师张文馨快速打量名单,眼中闪烁着欣喜的神色,她的学生表现优异,好几个人拿到了省级、国家级名次。 


回到座位上,张文馨做完期末的收尾工作后,开始回顾自己的来时之路,思绪飘荡到2005年。那时,她是富平另一所中学——立诚中学——新招的年轻教师,满怀教育热情,期待做出一番成绩。哪怕前路满是坎坷,她也定要闯一闯。


她要面对的,先是简陋的住宿环境。学校安排她住进了厦子房结构的青砖房教师宿舍。但房屋已经年久失修,下雨时屋顶会漏雨,有麻雀在头顶做窝,偶尔会有老鼠光临,到了冬天,雪后屋檐边上结出的冰溜子总让人心惊胆战。


张文馨当时并不知道,富平县在几年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建校百年的立诚中学更是在2019年进行了提升改造,展现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新颜。为了实现教书育人梦,住得差点没关系,张文馨的心思,更多放在了学生们身上。


成为一名老师后不久,张文馨便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听说能力薄弱,除了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读课文,很少会主动开口。这和她自己求学时的经历相似,多少年了,英语教学仍处在同样的困境中。


张文馨想要带来变化。于是,她开设迷你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朗诵比赛,建议学校开设了英语社团。她想告诉学生:英语学习不局限于教室里,只要处处留心和积累,就会发现,原来英语也没那么难,甚至还很有趣。张文馨觉得自己像是牧羊人,总要把那些跑偏的羊撵回来,告诉羊儿们哪里的草地最肥美。 


张文馨和学生 


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六年,有太多深刻的记忆裹挟其中。跟随回忆,张文馨走进了一间坐满老师的教室,黑板上方拉起的横幅上写着“烛光行动——2014年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以下简称“烛光行动”)。这是富平县的老师们参加培训讲座的画面。 


2014年,新东方来到富平举办乡村教师公益培训,张文馨是在座的老师之一。也是这一年,张文馨遇上了工作瓶颈期,教学单调、重复,有种“快要被榨干的感觉”。


数年过去,张文馨仍记得“烛光行动”上的两位新东方老师。一位是刘冠奇老师,他主讲发音问题,说到字母“Z”时,竟发现在场的本土老师因为口音问题都读错了。张文馨心里自嘲,“老师嘛,也是个大龄学生,也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库才行。”


另一位是朱峰老师,他建议老师们学会与学生平等对话,像朋友一样“潜伏”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自此,张文馨便开始放下“架子”,努力与学生成为朋友,几年下来效果不错,师生交流变得更为“丝滑”,学生们也越来越愿意和她推心置腹。


“烛光行动”是由民盟中央和新东方于2008年共同发起,面向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公益培训活动。每年新东方都会选拔数十名优秀教师志愿者奔赴山区和乡村,为多地一线教师带去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新冠疫情暴发后,新东方反应迅速,将“烛光行动”转移至线上,确保了这一公益行动的传承与延续。


张文馨是迄今为止参与过“烛光行动”的数万余名基层教师之一,多年过去,“烛光行动”的光亮,在她身上仍有痕迹。从漫游的思绪里回神,她用鼠标点开这次作文比赛获奖学生名单的电子版。这几位学生,包含在了张文馨带过的2000多名学生中。如今,那种在教学上“被榨干”的状态早已不复存在,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当带着好奇心去注视不同的学生时,她总想走近他们,告诉他们别一直追着成绩跑,求学路上的风景也值得一观。 


03

高原上的“拓荒”者


10月下旬,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已经积了厚厚的雪。群山怀抱中的乡村小学,早早就醒了。20多位十岁出头的少年,在操场围成一个松散的圆,手拿着纸张卖力地念诵英文单词,身体有节奏地摆着,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被搅动得热了起来。 


这是昂格给六年级学生规定的晨读项目。他已经陪学生们坚持两年了。天气太冷的时候,圆圈就变为一字长队,排在楼道的两侧。


昂格是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寄宿中心小学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英语老师。


在青海南部的藏族聚居区,普及英语教育,无异于在冻土上“开荒”。藏族学生以藏语为母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以英语为第三语言,英语学习难度较大且不被重视,加之英语师资缺口大,很多乡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呈停滞状态。 


昂格觉得,即使孩子们考不上大学,一辈子在牦牛背上度过,学会一门外语,对世界的看法总是有些不一样。


他的生命就是被英语照亮的。高一暑假到玉树市参加赛马节,见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与老外谈笑风生,顿时“惊呆了”,从此对这门“第三语言”和与之相关的远方心生神往。


遗憾的是,昂格在中学时代没有接受完整的英语教育,高考时英语“蒙”了40多分,只考上了专科。但他依然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了英语专业。大学期间,为了恶补英语,他一头扎进汉族学生的队伍,跟着他们一起泡自习室、上晚读会,还花钱报了课外补习班。


2017年,昂格大学毕业,他想回老家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尕朵乡的乡村小学当英语老师,帮助孩子们从小打好英语基础,长大后能够比自己走得更远。但全乡的小学均未开设英语课,昂格被安排教数学和语文,填补师资空缺。


梦想的种子被封藏在心里。两年之后,终于有机会破土而出。2019年3月,新东方“双师课堂”来到称多县称文镇寄宿中心小学。昂格在朋友圈看到这所学校招聘英语辅导老师的信息,立刻毛遂自荐,奔赴140公里之外,成为学校第一位英语老师。 


经过一番筹备后,2019年3月19日,人教版英语双师课堂正式开课。一位扎着马尾、笑容满面的老师向全班比了个心,然后以“26个字母是谁”的游戏导入第一课。孩子们盯着屏幕,眼睛和嘴巴都张得圆圆的。昂格站在一旁,把老师提到的字母、单词和中文解释抄到黑板上。第一次上课,面对屏幕上北京的老师,教室后面听课的校长,和一脸兴奋的孩子们,昂格紧张得差点连中文都写错了。


昂格在双师课堂上


孩子们之前没接触过英语,更不知道英语课堂是这样的:老师经常在屏幕前蹦蹦跳跳,鼓励学生站起来抢答,课上可以做游戏、看动画课件,玩着笑着竟然就把单词记住了。之前课表上“有名无实”的英语,成了最受学生期待的课程之一。


昂格努力扮演好辅导老师的角色,课上把重点单词抄在黑板上,重复念几遍,配合老师组织好课堂活动。课后负责批改作业,监督学生完成对话练习,每周参与线上备课,反馈学生掌握情况。三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他一个人全部盯下来,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也不觉得累。 


“临聘”老师的身份和微薄的工资,并不影响他的教学热情。


昂格感到自己重新做回了小学生,和孩子们一起跟读、做笔记,夯实英语底子。他“偷师”了很多教学方法,学会了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怎么讲单词让学生想忘都忘不掉。为了帮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昂格每周给每个年级额外加了3到4节英语课,由他独立上课。他边学边练,像拔节的竹子一样快速成长。


孩子们则用优秀的成绩,回报着他的辛劳。2020年7月,昂格带了完整一个学年的学生毕业了,英语成绩在全县24个班中名列前茅。有学生说长大后要带着昂格环游世界,实现他的心愿。 


2021年3月,由于工作表现优异,昂格随校长一起调任到清水河镇中心寄宿学校。新学校海拔高,位置偏远,断网断电是家常便饭,学生基础也更薄弱。校长一到任便为学校接入了双师课,昂格用手机热点与远方老师相连,继续更为艰苦的“拓荒”之旅。 


截至2021年春季学期末,新东方联合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已经通过“双师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全国22个省市的756所乡村小学,累积惠及1990人次教师,近10万人次学生。


今年教师节,昂格被评选为2021年度玉树州优秀乡村教师。


昂格被评选为2021年度玉树州“优秀乡村教师”


工作之余,昂格也在努力学习,为成为一名体制内教师做准备。但比入编更重要的是获得孩子和自己内心的认可。在这个意义上,他觉得自己已经“转正”了。 


//

更多好看的


27年前,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后来怎样了?

“给老家的父母装了监控,20秒后,我实在无法坚持看下去……”

刚才,我偷看了同事的日记


来源: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