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姚家坡村,捂热了全中国人的大腿

百家 作者:新周刊 2022-01-09 21:29:50




“秋裤村”的现状,或许是商业世界触角延伸至乡土最普遍的面貌。


谈不上创新的商业模式、先进的技术,没有垄断排他,用不太赚钱的方式追赶着商业浪潮,因为在这里,评价标准向来不是财富,而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富足。

山东泰安姚家坡村,在地图上很不起眼。它位于泰山脚下,距离市区二十几公里,从泰安高铁站出发约50分钟车程。

 

这些坐标放在一起,滴滴司机刘师傅对此的定位是,“这个村有点儿偏”。

 

驶进姚家坡村,必经一条南北通向的昌盛路。长约1公里的道路,两侧白色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

 

刘师傅忍不住说了一句,“一看这村就有钱”。刘师傅所言非虚,在这个僻静的村落里,藏着“超亿产值”的财富经。

 

姚家坡村有个响亮的称号——“秋裤村”。前不久,新周刊记者走进了这个“秋裤村”。

 

纺织专业村

带动500多名外来人员就业

 

昌盛路两旁路灯上“亿元秋裤村”的宣传板、指路牌上的秋裤流行语——“干大事者,岂可一日无秋裤”“西出阳关不再有,劝君穿着秋裤走”……无一不透露着姚家坡村的网红气质。


路灯上的宣传板以及指示牌无一不透露着“秋裤村”的网红气质。/新周刊记者 摄

 

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石西军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现在,姚家坡村共有370户人家,其中有165户从事针织服装加工,平均每3家就有一家是做秋裤加工的。

 

“亿元秋裤村”说的便是,姚家坡村整年的秋裤销售额过亿。

 

据悉,姚家坡村一年生产大约5000万条秋裤,年产值可以达到1.6亿。每天上百吨的布料被这个村子消化。

 

全国每3条秋裤中,就有1条来自姚家坡村。不仅国内市场,姚家坡村生产的秋裤还出口越南、柬埔寨、利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据村民介绍,整个姚家坡村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将制作成衣的生产过程拆分得极为精细。例如,一户人家专门裁剪布料,再运到另一户人家缝制加工。同时,还有成规模的商户独立完成整条链路。

 

正因为完整且细分的产业环境,缝纫机、松紧带这类配套产业也在姚家坡村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村里机器太多,维修师傅一年能维修大约1500台缝纫机。

 

追溯姚家坡纺织业的历史,当地人的介绍浓缩成一句话大概是:20多年前,一户人家做秋裤赚钱了,从而带动全村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了现在的姚家坡村。

 

在更为专业的记载中,姚家坡做纺织业要追溯到42年前,手工业的发展则更早。

 

解放前,姚家坡村已经开始用纺车编织衣物,在那时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织布窝”。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姚家坡村逐步引入马达缝纫机、锁边机,正式迈入机器化生产。

 

在初具规模之后,村子着手整合零散的家庭生产模式,计划建设大规模针织产业加工园和销售园,也就是如今的两个“大市场”,一个是“泰安市神山针织大市场”,一个是“针织服装原材料集散基地”,前者交易加工后的成衣成裤,后者用来批发原材料。


泰安市神山针织大市场。/新周刊记者 摄

 

就这样,姚家坡村从传统手工业发展,逐步创建泰安纺织厂,形成了如今的“纺织专业村”。与此同时,还带动了附近村子一起从事纺织业工作。据官方统计,姚家坡村的纺织业共带动了500多位外来人口就业。

 

盛名之下

财富被过度渲染

 

与想象中的热闹场景不同的是,新周刊记者实地探访的昌盛路并没有人头攒动,甚至有些商户家门紧闭。只有门口张贴着的写有商户名字和电话的牌子,透露着“营业中”的信息。

 

每逢降温,“全国穿秋裤地图”便在微博上流传开来,这张地图上有一条秋裤分界线,分界线以北是需要穿秋裤的地区。等到气温降至最低时,除了广东、云南等省份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到了该穿秋裤的季节。

 

秋裤的销售旺季集中在秋天,对姚家坡村来说,最大的变化大概便是昌盛路的车流量,这时会多些运货和前来考察的老板们的车。一位村民笑着表示,“不像想象的那样(热闹),因为村民都在家里做”。靠近墙边,你能隐约听到纺织机器轰轰作响的声音。

 

新周刊记者探访当天,气温虽然降至零下,但已进入秋裤销售的淡季。一家商户已将生产转移到平角内裤上,但大部分的商户仍在有条不紊地生产秋裤。


堆放在车间里的布料。/新周刊记者 摄

 

盛名之下,烦恼也接踵而至。

 

针织大户李美因为家中有4个车间,40多位工人,每天最多生产3000多条秋裤,而被树为“秋裤村”的典型,经常接待媒体。

 

有次,她向媒体大倒苦水,认为自己财富被过度渲染,“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和朋友纷纷找来了。有质疑的,有借钱的”。

 

谈及具体收入,李美表示,“事实上,整个村子一年的产量究竟有多少,并没有人统计过”,而且其中利润微薄。

 

在新周刊记者的实地探访中也发现,不管是3人的家庭式小作坊,还是200多平方米的工厂,都说不出明确的每日产量,“生产多少卖多少”成了标准答案。

 

“基本在5元以内,是吗?”当新周刊记者进一步确定一条秋裤的批发价时,一位商户连忙摇头摆手,“不到,肯定不到”。新周刊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秋裤的批发价在3-4元不等。


生产秋裤的收入虽远称不上“达成小目标”,但足以过得小康富足。/新周刊记者 摄

 

据悉,每条秋裤的利润仅为4毛左右,按照每户每天平均生产1000多条秋裤计算,每月利润最高可达1.2万元左右。可供对比的是,由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一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总收入是11668元。

 

在家生产,时间灵活,生产秋裤的收入虽远称不上“达成小目标”,但足以过得小康富足。昌盛路的两边,奥迪、福特、东风日产、五菱宏光整齐划一地停放在商户家门口。在这里,70%的家庭都拥有一台汽车。

 

据刘师傅介绍,前几年,村民会种植一些杨树等防护林木增加收入,但因为农田不得发展林果业、行业不景气等种种原因,挂着“XX园林”的土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只有生产秋裤,是姚家坡最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财富之外

追求能力范围以内的富足

 

从事纺织业生产多年的老李,最开始和其他村民一样,将生产线放在家中。随着规模逐步扩大,老李便搬到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工厂内。

 

原材料都是从大市场内进货,加工手法相似,貌似每家每户都在生产“同一款秋裤”,差异化不大。

 

老李并不这样认为,凭借多年经验,他非常自信地表示,布料选择上,自己能在众多布匹中挑选出质量上乘的原材料。这一点也在进货端师傅那里得到印证,“一有货,他们(商户)来这儿挑,是能挑出个好坏的”。


大市场内摆放的原材料。/新周刊记者 摄

 

在老李看来,姚家坡村的最大优势在于,成规模的产业化效应形成的价格优势。大市场门口两侧竖立着“全国价格最优,规模成就效益”的标语。

 

“这里的秋裤质量算不上上乘,但便宜。”老李很清楚姚家坡秋裤的优劣势。据悉,村里生产的大部分成衣成裤均没有商标,没有吊牌。通常10件扎成一捆打包发货,500件一车直接拉走运输。

 

老李之前尝试过贴标签,但批发商不同意。退而求其次,老李只能把商标贴在最外面的包装袋上。

 

下午3点,老李拖着三个不大的箱子来到工厂,这是准备发往安徽某家电商的货品。老李近年来在积极探索电商渠道,向以拼多多、阿里巴巴为主的平价电商平台供货,主打下沉市场。

 

被问及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做电商时,老李直言,“忙不过来”——大早上过来安排十几位工人工作,下午再忙发货运输等其他事情,已经足够让人操心了。

 

老李并不清楚,批发价4元的秋裤,最终挂在电商平台的售价是多少。或许,这其中的利润是目前利润的数倍。

 

拼多多一家名为“姚家坡针织”的电商平台,一件秋裤的售价为6.77元。

 

另一位拒绝做电商,甚至直接拒绝为电商供货的商户,是村民口中质量最好的一家。如果单看价格好像的确如此,这家秋裤批发价17元一条,质量再好一点则高达30元。

 

这位商户拒绝做电商的理由,就是没有那么高的产量。下午,摆着大概五六台机器的车间,仅有两三位工人在忙碌着。同时,如果电商商家对发货量没有很高的要求,这家也可以合作。



老李说“忙不过来”的语气不是那种做不到大生意的不甘心,而是量力而行的自足。

 

“秋裤村”的现状,或许是商业世界触角延伸至乡土最普遍的面貌。谈不上创新的商业模式、先进的技术,没有垄断排他,用不太赚钱的方式追赶着商业浪潮,因为在这里,评价标准向来不是财富,而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富足。

 

下午4点,晚霞初现。出来带娃的老人家在街道上闲逛,纺织机器仍在轰鸣作响。生物钟提醒着大家,再过一会,是时候该准备晚饭了。


[1] 吾乡|寒潮已至,你穿的秋裤可能是这个村生产的 | 中国新闻网

[2] 山东有个“秋裤村” | 文摘报 

✎作者 | 那子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推 荐 视 频
关注新周刊视频号,关注有态度的生活

必 读 好 文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