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出手了!

百家 作者:CEO商业内参 2022-02-16 19:53:16

聚焦商业价值传播,关注下方:“CEO商业头版”:

来源:大碗楼市(ID:Superbowl77)

作者:水冰月


春节假期,被股市、楼市和家乡伤了心的水冰月没颓废。

一边哈啤酒吃嘎啦,一边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举步维艰的2022年,我们的经济究竟要从哪发力?

内需?基建?出口?还是那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夜壶?



2月5日大年初五,高层就焦急喊话要激发内需动力,主要意思就两点:

第一,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点紧早出政策早见效;

第二,只要能让大家消费,什么招都得使,家电下乡,冰雪旅游,绿色消费搞起来呀。

假期还没过完,稳增长稳经济的压力就已经来了。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7%。

乍一看,同比两位数增长,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把数据解剖一下,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下面我放两张社零数据的解剖图,

图1是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图2是社零月度环比增速

                          
这么一看,2021年同比2020的增速一直在下滑,环比增速也是逐渐下滑的趋势,到了12月份,直接负增长了。

就跟我们的GDP一样,同比2020年增长了8.1%。可是掰开每个季度的增速,一季度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四季度4.0%。

逐季回落,能不慌吗?

而社零难就难在,消费是十四亿人的个人行为,没办法强硬要求,也没办法统一执行。

经济形势摆在这了,老百姓兜里没钱,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喊口号是没用的。

春节假期好姐妹儿和家人去了厦门,她说来了旅游城市,才真正体会到了在疫情肆虐下,那些经济被击碎的城市有多难。

下面这张图是她拍摄的厦门高铁站,人很少,很多商铺倒闭了,门锁着里面空空如也。


她说大年初一到一个东北夫妻开的餐馆吃饺子,说到为什么过年没回家,夫妻俩不好意思地告诉她说:今年比去年还难做,没挣啥钱,回家路费就不少钱呢。

还有一家网红餐厅把厦门的分店都关了,包括鼓浪屿岛上的店,就留了一家。老板直言今年赔了不少钱,但自己不算最惨的,开民宿的都写求助信了。

今年,疫情依然在张牙舞爪,经济也不会突然扭转,拉动消费谈何容易?

从上到下五花八门的提振举措,根本没指望内需能顶起中国经济,别把经济拖下水就成。



2021年中国经济的顶梁柱是出口。

2021年全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

中国创纪录的出口强势延续到了12月份,全年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为因房地产市场滑坡和新冠疫情不时爆发拖累而减速的经济提供了支撑。


虽然2021年中国的外贸一骑红尘,但2022年我们出口的预期很稳健。

因为外部对居家工作技术和医疗设备的需求放缓,以及随着世界其他地区开始与新冠病毒共处,消费转向服务业。

商务部副部长此前也表示,2021年外贸登上了一个“高坡儿”,成绩来之不易,明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供需两端均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儿”

外部局势、疫情常态化等各种不稳定因素搅局,预计2022年我们的出口增速会下滑到10%左右。

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2020年我们的出口增长主要来自发达经济体,而2021年更多转向发展中经济体。

2021年我国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对出口整体增速的贡献率达到57%,2020年仅为16%。

这也侧面说明发达国家已经从疫情期的产业瘫痪转变为疫情常态化,快速恢复了生产,同时发达国家的财政补贴退坡也造成了本国的消费需求回落。

所以今年,中国出口增速将逐步放缓。但考虑到中国供应链的弹性以及解决运输瓶颈还需时间,外贸出口依然是今年的经济引擎之一,但是不可能再靠出口的一己之力支撑5%以上的GDP增速了。



内需不行,进口下滑,还有谁?

此刻你的脑子里一定是这两个字:

基建。

从高层到地方,从经济学家到财经大V,从新闻联播到野鸡频道,都在灌输给我们一个信仰:

2022年,经济的引擎就是大基建。

据悉光一季度的基建投入就将过万亿,真可谓老基建,新基建,大刀阔斧来相见。

不否认,A股的基建赛道涨了,基建上下游产业链活了,不少从业者也赚了。

但是,

很多人都忽略了基建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

基建是个只吃不吐的吞金兽,钱投进去了却轻易挣不回来。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地方成立了大量城投公司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稳增长”。此后,城投公司的债务迅速上升,有息债务总额2009年的6.6万亿上升至2020年的47万亿以上。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下降,到了2019年底,平均总资产利润率(即ROA,净利润/资产总额)只有0.5%。

每年基建投资十几万亿,回报率却低的吓人。

随手举几个例子,

比如高铁,总里程近4万公里,每天亏损1.5亿,一年亏损500多亿;

比如地铁,全国20多个开通了地铁的城市,盈利的只有7个,每年需政府补贴400多亿;

比如高速公路,通行费用的8成得用来偿还债务,从2014年开始,全国收费公路的通行费用就已经不足以偿还其债务本息,并且差额呈扩大趋势。

(图表来自钟宁桦团队)

牛津大学曾对中国95个公路和铁路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55%的项目成本收益率低于1。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项目投资是无经济效益的。

今年基建的重点发力方向还是“交通基建”“水利工程”“民生工程”为代表的的老基建和5G为代表的的新基建。其中新基建只占总投资额的10%。

倒腾来倒腾去,还是搞起了最不挣钱的“铁公基”。

今年比前几年不同的是,

钱也不宽裕了!

前几年中国基建投资高速扩张靠的是地方隐性债务扩张。

依托结构化产品作为项目资本金,其中部分还混合了债务类资金,再同时配合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这两个因素驱动中国基建投资高速扩张。

现在债务类资金(符合要求的专项债资金除外)不能作为项目资本金了,今年的资管新规颁布后,公募型理财产品也不能投向产业基金,基建项目缺少了资本金。

与此同时,隐性债务治理高压监管,违规举债要“终身追责,倒查责任”,地方政府不敢再做担保。

现在地方基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只能依靠专项债。

基建项目由于回报率太低,甚至很多属于公益项目,不仅没有回报,还得贴钱,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高铁,

这样一来还债就成了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高铁运营不挣钱,高铁站附近搞个高铁新城卖卖地;地铁运营亏损,给鸟不拉屎的远郊拉一根地铁,卖地回血。

现在政策又引导大搞基建,引导专项债加大对重大基建项目的支持。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短期内地方要集中申报项目,还款的资金如何保障?

绕来绕去最终还是要围绕土地做文章。

到处都在摇旗呐喊:基建是今年经济的“压舱石”,“救命稻草”。

可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没钱搞基建,借债又受约束,搞起来回报率又太低,不足以尝还债务,债务越垒越高,上面又要问责。

但是不搞又不行,牛皮已经吹出去了。

今年,浙江省要搞重点项目843个,总投资1.09万亿;山东省要搞重点项目2000个,总投资3.1万亿;广东省要搞重点项目4500多个,总投资4.5万亿……

目标一个比一个大。



说一千道一万,基建要活起来,离不开土地。

别不服!

那个让你又爱又恨的夜壶,今年,还得偷摸拿出来用一用。

如果说基建是大声吆喝的一张“明牌”,那房地产就是暗度陈仓的那根“暗线”。

基建最大的问题,

第一资金受限,尤其是地方;

第二回报率太低,投进去的钱一时半会收不回来,资金回流太慢。

恰巧,房地产不仅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还能激活基建项目。

2021年热点城市7成商品房土地落到了国家队手里,

意味着,这7成土地进入销售阶段产生的利润都将归属政府。

政府卖地,卖地的钱一部分拿来偿还专项债,卖出的土地“自己人”拿了,开发建设又挣一笔。

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更重要的是!

房地产的资金回流很快,

一块商品房土地从拍卖到销售一般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整个销售周期大概在半年到两年左右。

也就是说从拍地那一刻起,最多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连本带利完全收回来。

这,不比搞基建回钱快?

不比搞外贸更自主?

不比拉内需更容易?

以前的房地产,民营房企占大头,挣的钱揣私人兜里了,亏了钱让大家背锅,这叫资本外流。

现在不一样,国家队占大头,挣的钱进了地方和国家的口袋,这叫充盈国库。

但是,各位别激动。

之所以说今年的房地产是一根暗线,因为不能大张旗鼓地吆喝叫好,只能是局部乐呵乐呵。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整体一片稳定,前两年阴跌的热点城市的价值板块,可以适当涨一涨,不影响整体大局。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上海,就是征兆。

而为了配合个别城市的上涨,地方会适当放松限价、甚至购房资格、限售等条件。

今年的楼市,真的是个救急的夜壶,大多数时候塞在床底,尿急的时候必须得拿出来用用。



今年的经济引擎,

基建喊的最响亮;楼市用的最有安全感;出口最让人不放心;内需别指望,指定拖后腿。

最后请接受我的表白:

上班特意为你们熬的“参汤”,希望你们喜欢。


 捕捉资讯,直击真相 
关注下方“犀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