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早新闻来了丨2022-3-15
【今日封面】
3月的九寨沟春回大地,暖阳怡人。梁枫 摄,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吉林发布微信公众号
●3月14日,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告,从2022年3月14日起,禁止吉林省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来源:人民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14日,工信部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回头看”,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前期用户反映问题较多的内存清理类、手机优化类APP进行重点检测,并对去年发现问题的APP进行抽测,共发现14款APP仍然存在问题。工信部要求上述APP应在3月21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依法依规严厉处置。(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11日,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法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组测序首次证实,此前已引起不少关注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克戎”(deltacron)变体确实存在,其结合了新冠病毒德尔塔变体和奥密克戎变体中的变异。目前,美国和欧洲都报告了相关病例。 另外,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称,这种新变体可能从1月份就开始在人群中传播了。(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有关睡眠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与夜间睡在灯光昏暗的房间相比,睡在中等强度的光照环境下会损害心血管功能,并在第二天早上导致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从而增加人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对于人们来说,应尽量减少睡眠中的光线暴露量。(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乌穆特·三力
●日前,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X射线消色差透镜,可以使X射线束即使具有不同的波长也可以准确地聚焦在一个点上,让使用X射线研究纳米结构变得更加容易,有利于微芯片、电池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发工作。相关论文3月14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上。(来源:科技日报)
这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国际空间站的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路透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俄联邦航天局新闻中心称,美国航天员范德海(Mark Vande Hei)将于3月30日与两位俄罗斯航天员一同搭乘“联盟MS-19”号飞船自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我国科学家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有机酸的关键基因PpTST1,其关键变异位点可用于分子辅助育种,为选育优质风味的桃种质奠定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科技期刊《园艺研究(英文版)》。(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平武课题组实现了首个具有黎曼曲面的弯曲碳纳米螺线管材料,填补了分子基弯曲碳螺旋材料领域的空白,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发表。(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张琦琪、张艾佳(实习)
审核:岳靓
终审:王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