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有重要发现!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5月24日,干细胞领域权威国际期刊《细胞·干细胞》刊登了我国学者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张维绮研究组合作,通过对21万个单细胞进行测序与解析,找到了年轻血液中能够部分扭转“衰老”的关键因子。

论文截图
2000年以来,《自然》等国际期刊相继刊登年轻的小鼠血液促进老年小鼠部分组织器官年轻化的研究,并引发热议。这些对年轻血液逆转衰老的研究,并没有对“年轻因子”及“返老还童”现象从系统机制层面进行证实。
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马帅5月26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只展示了现象,对本质机理的揭示还不够深入。”
寻找“年轻因子”有如大海捞针,联合研究团队决定从“一砖一瓦”做起,把整个“溯源图”做出来。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创造了3种“异体共生”的老鼠。“我们通过对不同的2只老鼠进行手术,将它们的身体‘串联’到一起,形成3种组合,分别是‘少少’‘少老’‘老老’组合。”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员王思解释,“饲养5周后,‘少老’组合的年轻和年老个体已经受到相互血液的影响,我们分别从它们的身体里分离了7种组织器官的细胞,与另2组进行对照比较,并进行深入解析。”
“年轻细胞和年老细胞在‘异生共体’中会‘互相串门’,如果没有提前标记,在取样时会分不清它是年轻鼠的还是老年鼠的。”王思说。
为了更严谨地解析老年鼠的年轻化原因,研究团队有预见地进行了基因分型,使细胞来源一目了然。
论文截图
对单个细胞进行解析、在单个分子水平进行“流调”、对因子效果的动物验证……这些发现“年轻因子”的研究成为一个繁杂、庞大的工程。
“历时4年,我们的研究对21万个高质量细胞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将其分为上百个细胞类型。”马帅说,“复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也让我们发现了多个介导年轻干细胞衰老及衰老干细胞年轻化的关键效应分子与信号通路。”
研究最直接的收获是首次发现了2个特别的年轻促进因子。张维绮解释道:“这提示我们,用发现的因子处理造血干细胞或可帮助造血干细胞‘年轻化’,进而延缓造血系统甚至整个机体的老化。”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王延江教授对工作的庞杂艰巨和颇丰收获印象深刻:研究工作从系统水平解析了跨器官、多个维度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集纳了大量的重要数据资源。
这一工作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获得的数据资源将纳入到中国学者发起的“衰老地图数据库(Aging Atlas)”中。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岳锐教授对此表示,这一精彩工作为年轻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单细胞数据资源,同时提供了一系列能干预和延缓机体衰老的潜在新靶点。
数据显示,“衰老地图数据库”自建立后2年间获得了来自76个国家研究学者14万次的网页访问。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相关研究数据也在陆续纳入该数据库。
“我们希望能够利用大数据驱动的分析,挖掘出更多与衰老相关的机制,为进一步干预衰老提供理论支撑。”张维绮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终审:王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推动中哥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 7904581
- 2 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7809566
- 3 国台办回应特朗普突然提到“统一” 7712765
- 4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7618671
- 5 南方未来10天捅了“雨窝” 7521906
- 6 多名在英国中国公民失踪失联 7428175
- 7 刘国梁被恶意造谣 中国乒协发声 7330142
- 8 女子称穿瑜伽服上门做饭不是为流量 7231413
- 9 林志炫:不是直播我不会回《歌手》 7138534
- 10 姜同学你在人生大考中已获满分 704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