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上天的雪糕刺客,赶紧退退退
记忆里的味道价格飙升、网红雪糕高价内卷、名品牌雪糕查出致癌物。这高价雪糕究竟吃还是不吃呢?
炎炎夏日,无法视而不见的是冰柜里的降温神器——各式各样的雪糕。
但它究竟是神器,还是兵器呢?热议话题“雪糕刺客”给人带来疑问。
“雪糕刺客”指的是冰柜里躺着的平平无奇的雪糕,当你拿着它们去付款的时候,那高昂的价格就会刺你一剑。
网友表示,“生活就像一冰柜雪糕,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下一块拿到的是不是刺客。”
有刺客必然有护卫,“雪糕护卫”与“雪糕刺客”掀起的混战让雪糕业瞬间破圈。这场名为雪糕自由的奋战,让人们不仅感慨,连吃雪糕的自由都得努力斗争才能达成。
去年夏天,钟薛高创始人一句“它就是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将最贵66元一支的钟薛高推上风口浪尖。实际上,每年的这个时候,高价雪糕都会跑出来刺痛人们的心。
但要说引起争议的,并不仅仅是雪糕的价格。今年钟薛高又上热搜,原因是网友反映雪糕在室温31摄氏度下静置一小时不融化,甚至疑似火都烧不化。无独有偶,各地雪糕质检也频出问题。例如,近日台湾食药署就检测出法国进口的哈根达斯香草冰淇淋有农药残留,具体为有毒成分“环氧乙烷”。
雪糕界现状:记忆里的味道价格飙升、网红雪糕高价内卷、名品牌雪糕查出致癌物。这高价雪糕究竟吃还是不吃呢?

“钟薛高”经济:高端营销与高昂定价
诞生于2018年的钟薛高,一问世就以独特的瓦片形雪糕造型和超高的价格从众多冰淇淋品牌中脱颖而出,因此,它也有个响亮的名号——“雪糕界的爱马仕”。
年龄小、定价高的网红产品里,钟薛高独占鳌头。连霸几天热搜榜的它,让网友不禁怀疑这场匪夷所思的剧是其自导自演,无论如何,更多人知道了钟薛高,且加入讨论其是否值得一吃。
大众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一开始,钟薛高就是以营销方式占尽先机。
从问世以来,钟薛高就立起“极强差异性”的旗帜,谐音“中雪糕”,紧贴国潮文化,品牌初心即打造“中国的雪糕”。其营销的核心即与国民共创雪糕品牌,升级雪糕价值,其基因中的营销势能一开始便占据了消费者认知的优势卡位。
国潮文化下个性化、本土化的文创趋势,为钟薛高的成功提供了无形助力,那极具辨识力的瓦片形状,实则是“家”文化的微小承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高端产品的定价策略。为跳脱出传统国产雪糕的性价比陷阱,钟薛高主打自己核心产品均零添加、不含防腐剂,即均为安全天然的食材,将自己与传统雪糕定价拉出断层差距。
而在乳业宋亮看来,钟薛高表面上看是网红营销打法,实际上就是用高价格建立品牌壁垒。“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者也在为品牌高额的营销费用买单。”
可钟薛高还是成功了,成立不到三年便卖出了一亿支雪糕。
但要长久立足于市场,“性价比”一词还是躲不开,产品的质量得经得起考验才行。近日,市场监管局和食药监局便频繁出手,一方面打击线下商店冰柜雪糕标价不明、不同价格商品混放的现象,一方面对市面上的雪糕进行质量检测。
据市监观察最新一期视频介绍,拿定价22元的钟薛高与市面上定价仅2.5元的普通雪糕进行食品营养含量检测比较,价格相差近10倍的两款雪糕,定价高的总体营养含量比定价低的多了20%-25%。也就是说,除了品牌身份,没有更多理由让消费者承受如此高昂的价格。
而钟薛高不过是雪糕网红界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兴起的文创雪糕更是让消费者又惊又喜。喜的是它好吃又好玩的独特外表,惊的是其动辄上20元的高昂价格。
国内多个景点相继推出具有自己地标特色的文创雪糕:西安兵马俑“俑”气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雪糕、广州塔小蛮腰雪糕、西安城墙雪糕、武汉黄鹤楼雪糕等,数不胜数。
但业内人士解析了文创雪糕的定价逻辑,认为其除去各种成本,最后利润只有3块钱,重要的是其文创价值。
然而,肩负传播国潮文化重担的文创雪糕,最后却只有这几个标签:“贵、不好吃、只能拍照打卡”。既然如此,文创产品样式多种多样,又何必盯着雪糕这个只赚吆喝的赔本生意呢。或许是大家都想在这个领域里分一杯羹。


“天价“茅台冰淇淋,你愿意买单吗?/视觉中国

雪糕市场一派欣欣向荣,各个品牌使出浑身解数,越来越多的雪糕新品被开发,雪糕的形态、口味越发多元化趣味化,人们的消费方式也逐渐改变。不仅线上销售渠道占比上升,吃雪糕的时间地点也更多样。
从前,为了抵御炎夏,我们推开小卖部冰柜,用1块钱左右就可以达到身心极致满足,这是一根雪糕能做到的。而当雪糕市场进入“5元起步”时代,意味着过去可以轻易达到的“雪糕满足”怕是再难实现了。
以童年回忆“小布丁”为例,从单支0.5元涨至1.9元。朴素的东北大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东北大板黑巧厚乳,身价也随之暴涨到19.9元。
消费者们哀叹的,不单是高昂的价格,更是对回不去的夏日小确幸的遗憾。实际上,购得雪糕的价格会因为地点和渠道而不同。
如今,大家的购物习惯大多不再是路边的小卖部和杂货店,而是各大超市、连锁便利店或线上商店。对于实体商店来说,雪糕这类低频应季消费品,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利润,这对位于大城市小商圈黄金地段的商铺更是如此,高昂的铺租和运营成本,让它们会偏向于选择单价更高的雪糕产品,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相反,个体私营的小超市则不同。一家社区便民超市的老板表示,社区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1元雪糕是销量最好的,3元以下的雪糕基本上还可以,但价格更高的就很难卖了。
所以,偶尔运气好,可以在不起眼的街角小超市里淘到低价的童年宝贝,例如摇晃的绿舌头和传统老冰棍。
另外,雪糕也逐渐走入各家各户的冰柜。消费者一般会上大卖场,背回满满一袋装满冰箱,全家享用。足不出户的消费模式真正改变了人们过夏天的方式。
说到底,消费者更在意的是雪糕的品质问题。健康零食趋势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如果要享受雪糕,必须是“好吃”与“健康”双因素并行。如果在吃雪糕放松之余,雪糕的品质过关,能让消费者更心安理得一些。
正如消费者所说,“我不追求极致健康的雪糕,只求在好吃的基础上,能健康一点会更好”。
如此看来,“雪糕刺客”们如何宣传无可厚非,但要消费者为其买单的前提是,得将质量做到配得上这价格。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