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分析法被“用死”,就不是一个好工具了!

百家 作者:CMA 2022-07-13 16:49:40









之前在管理会计持续教育课堂做过这个主题的分享,今天还是想写出来说说自己的后续深度延伸思考。


为什么本周五写这个专业的主题内容,是因为思维一旦固化,不仅仅问题解决不了,而且思维方式不能再改变,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每次看到杜邦分析法,都想起来学习财务管理时,老师对这个方法的定义和定位。通过一级指标的拆解,到二级指标的展示,到三级指标的日常统计。而通过这个分析法,让我们将日常财务分析指标做了一个立体的逻辑展示,勾勒出来其中的逻辑关系,很好!


那么为什么会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传统财务思维下的财务人员用了这个分析,没展示出来老板满意的分析内容呢?让我继续说今天的思考内容!


如果从运营分析的视角,杜邦分析法能否展现出来运营需要的细节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不发散的思维下,可能展现不出来的。


而如果发散呢,怎么发散,才能展现出来。这个是财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起码之一。


上面是这个工具的解释,以及我提出的思考内容。但今天的主题我想说明什么深层次的思考呢?


我先反问几个问题:


1、这个方法是损益的记账口径还是现金口径?我想,你一定会回答是损益基础上记账口径的。


那么我们经营企业是看账面利润,还是看现金还有多少,哪个是支撑我们可以持续经营的保障?


2、如果公司多业务线经营,这个方法是否要根据多业务进行分拆数据后的统计,还是仅仅从公司总体数据来判别业务健康度?


答案肯定是要根据公司业务线的维度来分拆数据后的分别统计。


那么进而,就要求我们将多业务线的数据统计做好,这个对于有的财务人员来说,可能还真的有点难度!


3、这个工具的视角是财务视角还是业务视角的呢?


答案肯定是财务视角的,那么类似公司预研的投入,在损益上肯定是提前的支出,而收益目前根本看不到。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或许真的要有对未来产品的预研机制和投入。


进而我要问,老板需要的是业务视角的分析数据还是财务视角的呢?答案肯定是业务视角的!而业务视角的数据,能够全部在这个分析法里体现吗?显然不能!


4、这个工具是结果的健康度反映,还是过程健康度的反映?


用这个工具最熟的人,也就是我们的财务人员,一定回复是结果的健康度反映!回答正确,这个是基础理论知识。


那么我继续问你,结果反映的时点是事后反映,如果事情已经出问题了,过程反映是否更能救人一命呢?还是要等到生命倒计时的结果出现了,你再反映,还来得及吗?


问了上面4个问题,包括我自问自答的内容,说完了。想必你也看明白了。我最后再说说我的建议,不仅仅包括这个工具的思考,也包括对工作视角的思考。


思考1:好工具,不能用死,而应该活学活用!


思考2:财务思维很可怕,不可取,要学会以终为始的视角,知道老板需要什么数据分析,知道经营需要什么数据分析,这些需要走出去,而不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抱本书的拿来主义的简单套用!


思考3:工具虽然是好工具,可以基于业务诉求,增加几个维度,其实就能灵活使用!


比如,在原有的工具最下面根据单一业务单位的数据统计,而且有现金口径的数据统计,是否最后展示数据的效果,会更加完美呢?


比如,我们要投资一个项目,事前有预算,事中有过程,过程的投入产出要是也用这个工具便捷的展示出关键数据,还是现金口径的,那么是不是更加有用呢?


记得做这个课程分享的时候,有个同学提出:“吴老师,刘润老师说杜邦分析法是个好方法”,我回复她:“刘润老师应该也会希望你活学活用的。”


这年头,就怕一个理论抱着走到黑,没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思考,才是最可怕的!



全国管理会计CMA各省财务交流群 


财会招聘&名企实习实时放送

专属“闹钟提醒”,接收一手行业信息  

CMAer找组织,职场生涯不孤单

财会实操直播+24h答疑,提高竞争力

共同学习管理会计体系,完成财务转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