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百家 作者:十点读书 2022-08-21 22:22:30

8月22日晚上8:0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罗家德

分享《不想工作了,要不要躺平?》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知乎看到一则问答: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被一位网友分享的经历戳了心:


小时候,长辈总对她说:


“外面东西很贵,大人挣钱不容易,你要懂事,不要乱花钱。”


为了配合长辈的期望,获得一声“懂事”的赞赏,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了把欲望憋在心里。


不敢要零食、不敢要玩具,压抑着欲望摆手拒绝,强迫自己做个“听话的乖小孩”。



然而,这份“懂事”没有让她获得快乐,反而逐渐成为“低自尊者”。


因为懂事,她失去了孩子该有的权利;


因为懂事,影响到她成年后自卑的性格;


因为懂事,让她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宠爱”。


其实,幼年的她不是“懂事了”,而是“习惯了”。


为了迎合长辈的期许、为了不给大人“添麻烦”,她只能被迫懂事。


然而,这份过早的懂事是有代价的:


过于重视他人感受、而忽略了自身意愿,过早学会成人世界的权衡利弊、压抑自我、而丧失了孩童阶段所该有的任性的权利。


也正因此,从小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女心理师》里,蒋静一直是妈妈心里的乖乖女。


从小到大,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前途选择完全听从妈妈安排,按照妈妈希望的样子在长大。



然而,妈妈不知道的是,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在私下里却放荡不羁,和在家人长辈面前的乖巧形象完全相反。



妈妈一直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女儿,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妥帖,唯独忘了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为了讨她欢心,女儿只能全盘接纳。


听妈妈的话,穿上乖巧的连衣裙,放弃更想穿的吊带;


听妈妈的话,选择学习钢琴,放弃更喜欢的架子鼓;



然而,这样看似按部就班的生活,早已经把日渐长大的孩子压得喘不过气。


她没有自我、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何而活。


重度压抑下,她开始自虐,并换上了暴食症,企图用折磨身体带来的疼痛感,证明自己“还活着”。


妈妈为女儿的突然叛逆而不解,却不曾发现:


这个从小乖顺听话的孩子,其实一直压抑着“自我”;


这个自认为被养得很好的乖乖女,内心早已被折磨到“生不如死”。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在1960年提出过“真我”(true self)和“假我”(false self)的概念。


从小过于听话、懂事的乖巧孩子,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假我”,也就是用以满足父母的社会需求或人际需求的“防御性外在表象”。


只是,这份“听话”是建立在孩子“忽视自我”的基础上的,而这,也是日后滋生诸多心理问题的最大症结所在。


乖孩子的懂事不是真的“懂”了,更多地是出于“不得不”的权宜之计。


过早懂事的孩子内心压抑了太多的真实需求,如果不能及时疏解,只会越长大越痛苦。



小时候太过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1. 不懂拒绝的烂好人:唯有“讨好”别人,才会被喜欢


过早懂事的孩子,听话的最初目的大多是为了“讨好”:讨好父母、讨好他人,来换取接纳和喜欢。


然而,当讨好成为习惯,“不配感”也会随之而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一个人若不重视自身喜悦的体验,而总是选择“得到他人认可的选项”,最终将无法体会任何喜悦。


诚然,当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扮演“让他人接纳的自己”,而不是“做真正的自己”,那他将很难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2. 没有主见的跟随者:凡事习惯“听从”,处事难独立


《理解孩子的语言》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如果孩子没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只是针对他说话的内容做出回应,对他的感受却置之不理,那我们就是在清楚地告诉他——


“你的感受一点儿都不重要,你所谓的‘我’也毫无意义。”



从小听话、万事听安排的小孩,逐渐把自我意识封闭了起来,言听计从,从而缺失了独立性的训练,


当有一天他需要面对事情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处理能力的。


3.批判性参与的拧巴者:走向另一“极端”,凡事对着干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自我意识的觉醒。


然而,一味要求孩子“听话懂事”,会把他的“自我”抑制住。


如果孩子的自我一直不被看见、声音一直不被听见,他就会出现“存在感焦虑”,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批判性参与,凡事和你对着干。


当然,批判性参与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参与”,为了凸显“自我”的存在感。



其实,一味地让孩子“听话”,是父母变相的“偷懒”。


真正的懂事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知道理、懂礼仪、明是非、辨对错。


让孩子不长“歪”,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 认同:认同孩子“参与权”,让孩子感到被接纳


当孩子开始表达自己观点时,其实是他心智成长的表现,不要急着决断,可以试试“二八法则”:


80%的时间留给孩子,让他自己说;


20%的时间用来引导,启发孩子说完整,做他的忠实听众。


我们可以不接纳孩子的观点,但一定要认可孩子的参与权。


被听见、被看见,是孩子的“自我”被接纳的重要表现。


2. 引导:补全孩子的认知,手把手教他做“大人”


孩子在心智、思维、认知等层面上都还不成熟,所以让他参与意见,不等于全盘接收。


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第一步,引导孩子补全认知、完善思考,则是更重要的第二步。



其实,小孩子在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都有一个阶段会想要“做大人”。


既然如此,不如把这做为契机,做出适时引导,手把手教他如何真正“像大人一样思考”。


3. 放手:允许孩子犯错误,把试错权还给孩子


怕孩子吃亏、替孩子操心,几乎是所有父母的“通病”。


针对一个孩子会遇到的问题,由比较有社会经验的家长出面替他提前防范、避免掉坑,并没有太大难度。


只是,这份“插手”会导致孩子没有试错机会,也就无法修正自我,对成长反而不利。


其实,孩子做事所求的并不一定是个好结果,有机会试错,在错误中修正自我、学会承担、有所成长,其实更为重要。


4. 表达爱:无条件的爱孩子,建立“内心屏障”


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中,是懂事和讨好的心理特征,而产生这种心理,往往源于“无条件的爱”的缺失。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这样一句: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

而这种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内心最坚固的屏障,是他能够不偏激地表达自我的最大底气、也是父母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就像育儿专家阿黛尔·法伯说的那样: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他当‘妈妈的乖孩子’更重要。”


成长路很长,孩子不可以学坏,但同样,也不需要“太乖”。

作者 | 莫米,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探究成长每一步,共同治愈,共同成长

主播 | 常浩,杭州电台知名主播,微博:西湖之声常浩。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