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轨后不分手的人,背后有5个思维陷阱

百家 作者:十点读书 2022-08-27 21:27:00



最近两天,演员张天爱被出轨的事件闹得纷纷扬扬。


三个人当中,两个女主角的名气都胜过男主角,却同时被他吸引、被他伤害。


为什么再优秀的人,也会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明知道是错误,人们依然不肯改正?


为什么我们总会为过去的选择后悔?


《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中,作者提出了52个思维陷阱,正是这些陷阱,诱使我们做出不理性的决定。


罗尔夫•多贝里|中信出版社


纠缠于沉没成本


如果看了半小时之后发现电影很糟糕,你是继续看完,还是提前离场?


“当然要看完,我们不能白花30块买电影票。


“看不看完,30块已经花掉了,你在纠缠于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


我们听过太多“已经付出那么多,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的故事,也许是企业在一个项目上投注了半年时间还没有起色,“如果现在停下来,那些钱就全部打水漂了”。


也许是一个人被一段问题重重的恋情折磨多年,“我在这段恋情中投入了那么多,现在分手就什么都得不到。”


这些都是典型的纠缠于沉没成本的思维。



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一种理性行为。


然而,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情感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让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


于是已经投资的钱、付出的感情,就成了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观来看,坚持下去毫无意义。


付出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大,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就越充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荒谬行为,是因为人们把“坚韧”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质,放弃就意味着不够坚韧。


“我们已经努力了这么久……”“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这么多页……”


可是我们所有对未来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


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对比效应


畅销书《影响力》中有一对兄弟希德和哈利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他们在美国经营一家服装店。希德负责销售,哈利负责裁剪。


每当希德发现站在镜子前的顾客真的喜欢一套西服时,他就会假装有点耳聋。当顾客询问价格时,希德就对他的兄弟喊:“哈利,这套西服多少钱?”


哈利就从他的裁剪台上抬起头,回答说:“这套漂亮的棉质西服42美元。”


这价格在当时高得离谱。


而希德假装他没听懂似的又问:“多少钱?”


哈利重复那个价格:“42美元!”


希德听完后向他的顾客转过身来说:“他说22美元。”


那位顾客听到后就赶紧将22美元放到桌上,抢在可怜的希德发觉“错误”之前,带着昂贵的衣服匆匆离去。



希德和哈利的故事建立在对比效应的基础上: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


比如当你将右手插进冰水里一分钟后,将两只手同时插进温水里,你会感觉左手的水是温的,而刚刚从冰水里出来的右手,感觉水是烫的。


1000块和100块的东西,同样是多走10分钟的路,就能便宜10块钱,大多数人只会为了100块钱的东西而多走一会儿,在1000块钱面前,10块钱就微不足道了。


尽管10分钟的成本、10块钱的收获,是毫无差别的。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人,选择了并不匹配的伴侣,而原因只是因为,当她身边都是非常厉害的人,反而会觉得普通人更好,虽然实际上对方并没有那么好。


在各种时尚杂志的轰炸下,我们身边最漂亮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很一般。


对比效应,就这样引导我们对事实造成误判。


控制错觉


电影里常常有一个画面,赌场,一个人快要输光了,他把所有赌注都压在这一局。


如果他想要一个大一点的数字,掷骰子的时候就会特别用力;如果是要小一点的数字,就会掷得特别轻柔。


就像我们看球的时候,紧张时刻,脚也会跟着动起来,这自然对结果是毫无影响的,但我们误以为自己真的能影响结果。


所谓控制错觉,就是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在很多城市的十字路口,会设置一个行人可以操作的红绿灯按钮。


事实上,这个按钮并不能起到影响红绿灯时间的作用,只是为了让行人们相信,你按了,就会影响信号控制器,这样我们就更能忍受在红绿灯前的等待。


那么生活呢?你实际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为的要少。


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上,其他的,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理性。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作者有一次在小岛上度假的时候生病了,连续几天腹痛不止,找到岛上的医生,医生一通检查后才,给了他一包抗生素:“每次一粒,每日3次,不过不会一下子就不疼了,在病情好转之前,会先恶化。”


作者回去吃药后,疼痛果然加剧了,他想起医生的话,于是继续吃药。


三天之后,痛苦依然不减,他打去电话。


“请把剂量提高到每日5次,还会疼一阵子的。”医生说道。


又过了两天,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他离开小岛到大医院就诊,医院立刻为他进行了手术。


一位企业管理者,公司营业额跌到冰点,他请来一位顾问,以高昂的顾问费用,请他分析公司的状况。


顾问说:“你的品牌定位不明确,团队没有积极性,形势棘手。我可以为你纠正过来,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问题错综复杂,需要慢慢解决。在好转之前,营业额还会下滑一段时间。”


一年后,营业额果然还是下滑的,第二年也是。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是一种思维陷阱。


如果业绩下滑,管理者会相信,“和顾问的预期是一样的”;如果业绩意外地上升了,他又会将这种好转归功于顾问的能力。



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


确实有“先下滑再回升”的情况,但只要稍加思考,你会能看出一项措施是否有效。


里程碑是明确的,当你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一步的时候,去关注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


框架效应


同样的事情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比如你可以说:“垃圾桶满了,你怎么还不收拾!”或者:“宝贝,你要是能赶紧倒掉垃圾桶,就帮了我的大忙。”


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心理学里称之为框架效应。


研究人员拿出两种肉:99%无脂的和1%含脂的,大家都认为第一种肉更健康,其实两种肉其实是一样的。


利用框架效应,人们可以美化那些不受欢迎的事情,比如在管理中,问题不是“问题”,而是“挑战自己的机遇”;股价下跌,被称为“回调”;被公司裁员,要表达为“从公司毕业”……



我们听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是来自严肃媒体、图书,还是某一个人,都是受到框架效应影响之后的结果。


同样的事实,换一个“框架”,你会听到另一个不同的故事。


清醒思考的人会反思:你建立了何种框架?你这种框架下,对身边人有什么影响?


爱默生曾说:“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理性思考,需要反复练习,直到成为一种思考的本能。


肠道不仅和健康有关

还和心情有关

十点听书会员,好书上新

上线德国图书界的黑马《肠子的小心思》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刻收听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