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80后老人”看电影:中年人多久没去影院了?
澎湃特约评论员 韩浩月
近日,河北清河县一家电影院发布的免费观影活动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该影院称:观影者可以带“家中老人(1970-1985)”免费观影,引发不少中年人主动转发和自我解嘲。对此电影院回应称,确实“就是一个调侃”,“初衷是希望小一辈带父母来看电影。”
影院消息截屏
这个解释感觉又是给70后、80后补了一刀,虽然人家不叫“老人”了,但是强调:你们已经到了“由小一辈带父母看电影”的年纪,又狠狠戳了中年群体敏感的神经。
按照普遍标准,60岁才算是真正进入老年时代,“1970-1985”出生者显然不在此列。但就像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迫不及待地认为他们的父母“老了”一样,这一代的年轻人,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给长辈贴标签。所以,70后、80后们的这次刷屏,与其说是自我调侃,不如说一次是“不服老”的争辩,与被贴了“老年”标签之后的一次反抗。
“希望小一辈带父母来看电影”,这话虽然不中听,可是这一说法的确有数据支持,2021年的一项电影观众调查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的观众仅占11.2%”,这一年龄段恰好将“1970-1985”出生者基本涵盖在内,40岁以上的人不爱看电影,或者说缺乏看电影的足够条件,这是一个铁的事实。
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但能大概看得出来,参与刷屏的中年人,多属于文化、影视、媒体等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对电影的关注度,甚至要高于不少年轻人,消费电影的频次,也会高于平均数,他们不是被动地被带着看电影,更多时候看电影是一种主动行为。这些从业者人数加在一起虽然也不少,但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更多沉默的中年人,才是“大数据”主要构成者,他们的确需要更多的刺激条件,一年当中才有可能多进几次影院。
河北这家影院发布的信息虽短,但所包含的“老人”、“免费”这两个关键词,却反应了这一带有娱乐性质新闻背后一些现象:中老年人观影频次少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生存或养老压力大,电影票价偏高,电影内容过重倾斜于年轻人等,这些都给中老年人观影,造成了无形的门槛。真正好的市场,不是靠“免费”推动的,而是靠全年龄段受众的主动消费,才能制造出真正的繁荣。
拿河北这家影院的通知刷屏、开玩笑,其实算不上一种“心理焦虑”,70后、80后这两代人,受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影响,在心理层面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种理想主义,不承认自己“老了”,除了确实年龄未达“老人”标准外,对于过去“纯真年代”的怀念,还有一种“拒绝成长”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会以更年轻的眼光来看待自身。
比起需不需要年轻人带着看电影,以及如何让中老年人更多地看电影,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行业与社会能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把“非主流观影人群”吸引到影院中来,当他们可以在电影中,真正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像河北这家影院所发布的通知,就不会引起舆论的波澜了。电影面前,人人年轻,这是电影与观众之间,最有魅力的一种联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会见记者 7904429
- 2 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7808969
- 3 夫妻俩制假币每天印多少花多少 7713332
- 4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5184亿美元 7618970
- 5 火车穿村致18死后又一老人被撞身亡 7523369
- 6 特朗普突然提到“统一” 台当局急了 7425939
- 7 网友发帖“避雷浪琴”:就剩表带 7330941
- 8 西北大学回应副校长成陕西首富 7237684
- 9 赵樱子戛纳礼服脏了发文求助 7140705
- 10 一法拍房遭疯抢 原房主是已故大毒枭 704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