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卷了!新能源冠军,“它”已经预定了!

百家 作者:黑马公社 2022-10-05 12:31:49

燃油车污染重,电动车补能难。等到2030年,燃油车一退场,电动车真能成为汽车产业的未来出路吗?

emmmm……有点悬。

但是除了电车,还有啥别的可能?

emmmm……还真有!

比如说,2022成都国际车展上的氢燃料电池车——现代汽车NEXO,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以及量产的上汽大通MAXUS EUNIQ7,定位氢燃料电池的海马7X-H……

它们似乎都在用实力证明,汽车未来未必非“电”不可,一股“氢”势力正在悄然崛起。

甚至现在,市场上也有一种声音:电动车只是燃油车和氢燃料汽车的过渡车型,汽车的天下终将属于氢燃料汽车!

怎么说呢,这个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氢燃料,确实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氢时代,似乎也真的离我们不远。


氢能,21世纪终极能源

先来说说氢,排在元素周期表首位,是水H₂O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

之前有部分黑心商家用氢气填充卡通气球,然后,它炸了!BOOM!这威力,会让人记得下辈子一定远离氢气。



也就是这爆裂威力,让不少人瞧上了。为了得到这种效果猛烈的氢能,化学、物理,各种方式齐上阵。

而且氢能,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需要直接开采获得,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制取方式可太五花八门了。

据了解,根据主流制取方式,氢能可以分为三种

(氢能将可再生能源整合至终端使用)
图片源自:IRENA,国际证券研究所

一是灰氢,当前全球95%的氢能都是走的这条道。
就是得用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排放15-20吨的二氧化碳才能换来1吨氢。啧……依旧不环保。

二是蓝氢,制得容易。
完全是工业副产,不错的点是能源利用效率上升了,然而成本太高。

三是绿氢,最环保的就是绿氢!
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氢,该过程不需要排放二氧化碳。

总的来说,其实清洁环保的还真不是氢能,完全看制氢方式,控制住这,事就成了。

目前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主要以灰氢为主,当然主要用的都是煤炭,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经实现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

所以说呢,发展氢能的重点也是终点——绿氢!

电、生物、光、核……这些能源都能成为绿氢的制取来源。

果然,浓缩的才是精华!

(图为我国氢能结构,图片源自:新能源瞭望)

因为制绿氢产生的排放物只有水!完全零污染!

另外,氢能不仅来得方便,去得也方便。


在利用化石能源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始终让大家感到头疼。化石能源需要燃烧利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将阻隔着人类每一口自由的呼吸。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870万人死于化石燃料产生的颗粒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更多。


还有酸雨、雾霾、全球变暖……污染,带来的是接踵而至的灾难。

然而,在氢能“上岗”后,几乎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简单点说,利用氢能,简直就是在开能源游戏的大BUG。水制氢,氢化水,循环往复,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可持续,我国碳中和的目标,快了!

图片源自:二氧化碳圈

因而,氢能被视作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也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将氢能作为我国未来能源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让高悬在我国头上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再有落下之际。

万亿级蓝海
氢能产业的未来风光

氢能未来的产业体系能够有多庞大?

黑马打个比方,如山如海,望不到边。

作为二次能源,氢能所涉及的环节非常之多,市场前景也相当的大,同时亦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

氢能产业体系的主体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条产业链,上游以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为主,中游则将重心放在氢燃料电池动力生产上,下游主要是落地应用于交通、航天、军用和固定式运用上。


其中,任何一个细分环节都可以造就若干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

因此,在看见氢能这个万亿级蓝海市场后,不少的巨头都坐不住了。

今年上半年,21笔融资事件,融资金额高达15.9亿元,都发生在氢能行业。这个数据可比去年同期高出了不止一星半点,融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和137%。

看来这块奶酪,实在诱人!

再看一下,大家都非常青睐氢能的上游和中游产业链甚至不少顶级VC机构,选择倾力押注这只未来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国家队龙头中国石化也来氢能领域早早报到。


据悉,中国石化发布了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定下目标: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不仅在国内,而且还得走出国门,做大做强,迈入一流世界领先氢能公司行业。

这小目标,黑马看一定行!

而之前,中石化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年产氢气为390万吨。

怎么说呢,看来中国石化真打算锚定氢能了,不是一点点,而是亿点点!是长期、终极的目标!

8月28日,中国石化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财报中显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同比增长27.9%,归母净利润435.3亿元,同比增长10.4%。

而中国石化为了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等项目落地,预计今年在该领域的营销及分销板块就会支出237亿元,约为一个季度的净利润。

而这都只是中国石化的氢事业版图的第一步。啧啧啧……中国石化这回真的打算下血本搞氢能了,有魄力!


由此足可窥见,氢能的未来势必不可估量。

总的来说,氢能行业现在达成了一个共识:我国氢能开发与应用正在驶入一个快车道,真是大好氢能,前途一片光明。

伴随着氢能扶持政策的发布,氢能产业的发展已经由该不该发展、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转变为如何发展、氢能的具体发展路径探索问题。

氢能发展得如此迅速,而想要实现氢能万亿蓝海梦想版图的支点具体又在哪呢?

加速应用,氢能如何落地?

交通,是氢能消费的突破口。

氢能,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的第一步。

8月27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国家能源局及科学技术部两部门均表示将持续推动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氢燃料汽车,中国志在必得。

图片源自:新华社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国市场销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总数分别为2737辆、1177辆、1586辆,市场规模较小。

截至2021年末时,氢燃料电池汽车总的保有量仅仅为8939辆。

而进入2022年之后,随着补贴政策的落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开始加速,1至7月销量就达到了为1633辆,同比增长超过130%。

emmmm……氢燃料汽车的市场规模确实小,但架不住这可是一枚妥妥的“潜力股”。


况且,怎么说呢,虽然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仍然不太成熟完善。

但是,这些年发展下来,我国已初步掌握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多项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氢燃料电池技术体系。

更值得一提的是,氢能源的产销城市格局雏形也已被基本构建起来了。

比如说,在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氢能产业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上海、北京、广东、河南、河北,作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3+2”城市群模式多点开花,全面围合。

总的来说,咱们起码基本上,展示氢能的舞台搭起来了,各种道具、武器也都拿在手里了,氢能产业发展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图片源自:TrendBank|能链

而且吧,氢燃料汽车和其他汽车一比,优势太明显了,赢面也大很多。

首先,与燃油车比,氢燃料汽车的发电机系统效率更高,能源利用更充分。内燃机的效率在30%上下,而燃料电池效率却可达40—50%。

其次,与传统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锂电池车相比,氢燃料汽车能量密度高,可以达到1kw/公斤。

另外,氢燃料汽车不会改变用户的驾驶习惯,加气的时间,跟加油的时间相当,不会像电动车补能一样动辄1、2个小时起步。

加气3分钟,续航上千里,氢燃料汽车和补能危机、续航难题说拜拜!

从此,再也不怕陷入像黑马上次写的四川限电后,新能源汽车集体“趴窝”一样的尴尬。

当然,最令人看重的还是环保能力!远离汽车尾气,从排放物就是水的氢燃料汽车做起。

当然,氢燃料电池看似脚踢燃油车,拳打锂电动车。但现在怎么还没有大规模落地商用呢?为何现在仍是锂电池的天下?何时才能到氢未来?

啧,这个嘛,各位看官莫急,且听黑马下回详细分解。


概括地讲,目前氢燃料汽车产业在客观上还面临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加氢站不够普及,到现在全国建成加氢站超270座,数量确实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还是远远不够;氢气的储备和运输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关;产业创新能力也不够强。

但是,黑马相信,毕竟我国的氢能产业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都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肯定会日趋成熟的。

是问题,更是我们的大好机遇!



参考资料:
人民网《强观察丨为什么非“氢”不可?专家解读》
佛山市陶瓷学会《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掀起新一轮热潮》
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因素助力降本,氢能汽车产业处于规模化前夜》
氢能前沿《中石化披露氢能百亿投资账本 氢能商业化落地三大困境待解》
焉知氢能与燃料电池《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梳理》
行业研究报告《氢能产业链图谱分析》
金联创《发布43条,涉及17个省市,8月氢能产业政策爆发!》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真诚推荐你关注走一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