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3无人机真机首次亮相;国家疾控局回应近期是否调整防控政策丨科技早新闻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2-11-06 10:49:36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5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花径公园色彩斑斓,满目秋色。(来源:视觉中国)


S&T News
早新闻来了



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研制的我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圆满成功。同日,六院自主研制、我国推力最大的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首台整机热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5日19时5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19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车元元 摄




5日,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11号机组11月2日投产以来,三天之内投产的又一台百万千瓦机组。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站共16台百万千瓦机组已有15台投产发电,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进入倒计时。(来源:中国新闻网)


白鹤滩水电站全景。图源:葛洲坝机电公司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关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近期是否会发生调整的问题,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回应表示,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实践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第14届中国航展开幕在即,由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3无人机5日首次公开亮相。翼龙-3无人机系统,是我国全新打造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平台。具有“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特点,在大吨位同级别、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来源:央视军事)


图源:央视军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两架既能上天也能入海的潜空跨介质航行器,分别命名为“长弓1号”“长弓2号”,近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试飞成功。>>更多详(来源:科技日报)


“长弓2号”跨域姿态图片。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流感季流感感染病例持续上升,预计已有至少160万感染病例,其中住院病例达1.3万例,死亡病例730例。截至10月29日的一周,全美报告流感住院病例4326例。目前流感住院率为自2010-2011年流感季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来源:新华社)




近日,福建省晋江市发现了7只豆雁。这是晋江首次发现豆雁,刷新了当地鸟类物种纪录。豆雁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日,据北京市文物局消息,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田字房”是澹泊宁静的主体建筑,目前已全部揭露出该建筑基址。“田字房”以北发掘的稻田遗迹,发现了南北两侧的田埂,南侧田埂可见两次修整痕迹。>>更多详情(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掘出的“田字房”天井地面。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4日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举行示范区白玉米品种丰收仪式,标志着该中心首批本地品种白玉米试种成功。(来源:新华社)




Hot News
热点推荐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那么,什么是“三重”拉尼娜事件?今冬是“暖冬”还是“冷冬”?请专家科普一下↓







编辑:沈唯(实习)
审核:张爽

终审:王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