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打破了行业技术壁垒,用专业赢得大众认可——这些海外员工讲述身处中国企业、观察中国的真实感受

百家 作者:上海发布 2022-11-19 21:55:15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民晚报社联合出品的《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最新推出71-74期内容,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文秘经理赖媛玲、上海港湾集团泰国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念梓、国家电投上海电力日本株式会社项目开发部部长胜田雅史、中远海运北美公司执行副总裁保罗·纳扎罗讲述自己身处中国企业、观察中国的真实感受。详见↓


赖媛玲:中国企业带来很多与众不同的产品


中文名:赖媛玲
国籍:印度尼西亚
职务: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 文秘经理

视频时长:4分08秒

作为一名印尼华裔,赖媛玲2016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文秘及相关行政工作。在这6年间,她见证了中国制造为印尼人民带来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产品,深感自豪。她喜欢用中文唱歌,喜欢上海体现出的古老与现代交融之美,喜欢自己所在的公司生产的各种受人们欢迎的汽车。


赖媛玲在中国留学生活了4年,慢慢学会了中文。毕业回到印尼后,她获悉上汽通用五菱要在印尼当地开设公司,就立即应聘,顺利得到了offer,担任CFO秘书,随后一路从主管升任经理。“家人知道我加入了上汽通用五菱,都非常高兴,他们希望我加入中资机构后可以继续提高中文水平。此外,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他们希望我更多学习这种发展经验,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赖媛玲在中国留学时,趁着假期做兼职导游的机会,经常往返于上海、南京两地。在上海期间,她打卡了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等景点。“我最喜欢的是城隍庙,喜欢它的中国古风,很有中国特色,每次我带印尼团队到那边,都会向他们展示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内的历史悠久的古迹。”


陈念梓:中国公司用自己的技术和实力,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泰国市场的垄断


中文名:陈念梓
国籍:泰国
职务:上海港湾集团泰国子公司董事总经理

视频时长2分49秒
“我之前没有任何的工程学历背景,但是公司的同事都非常诚心地帮助我,慢慢地,我明白了工程和技术这两个词对于港湾集团来说意味着什么。”陈念梓说,工作6年多来,她已成功地将VCM(振冲密实技术)、HVDM(高真空击密技术)引入泰国,并应用于国家重大项目中。比如乌塔堡国际机场,它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战略机场之一。“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HVDM(高真空击密技术),这是我们公司的专利技术,获得了客户和相关行业机构的认可。”陈念梓兴奋地说道。
 
陈念梓加入公司的最初两年,由于泰国主流市场倾向日本和欧美文化,上海港湾集团作为一家中资公司,在开拓市场时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地基处理技术,在泰国很不流行,几乎没有市场。”但她一直相信,公司是有潜力的。“我们公司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行业对工法的认知,而且打破了行业技术壁垒,以独特的技术优势,提升了泰国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大幅度地节省了工程造价。”

“泰国很注重理论和成功案例的可靠性。根据泰国的基建发展情况,会倾向于选择最合适的应用方案。”陈念梓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港湾集团用专业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并在泰国国家重大项目中获得成功。公司的专利技术先后应用在洛坤府机场、乌塔堡国际机场,打破了日本和荷兰企业的垄断。而泰国子公司渐渐被泰国市场所认可,更多泰国人开始推崇中国公司打造的品牌。


胜田雅史:上海电力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弥补了日本电力缺口


中文名:胜田雅史
国籍:日本
职务:国家电投上海电力日本株式会社项目开发部部长

视频时长2分54秒
“在加入上海电力之前,我参与过许多小规模的光伏项目,对这一领域非常感兴趣。而上海电力在光伏领域丰富的开发经验,是我加入公司的初衷。”胜田雅史进一步说道,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电力资源短缺,能源缺口巨大。上海电力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能很好弥补日本各地的电力缺口,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让胜田雅史印象颇深的一个项目,是他刚加入公司时参与的茨城县筑波市的光伏发电站项目。“这个项目是迄今为止日本国内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电站”。胜田雅史解释道,所谓的农光互补,就是一种能源经营多元化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在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来达到“一地两用”,让土地利用更为集约。

同时,该项目为参与农作物种植的筑波当地农民以及其他各方人员等创造了200多个就业机会。“一般的发电项目多建设在偏远的地区,日本也是这样。这些地区本就产业少,当地经济发展也多以农业为主,普通人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现在由上海电力投产运维的发电项目,一方面为当地农民保留了土地,农民可以在土地上种植高丽参、西洋参、小麦等经济作物,提高了收入;另一方面促进了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实现了多方共赢,更加受到了当地不同群体的欢迎。”胜田雅史说。


保罗:融合中美企业文化,发挥多样性优势,创造新的商业思维和管理模式


中文名:保罗·纳扎罗
国籍:美国
职务:中远海运北美公司执行副总裁

视频时长3分30秒
今年56岁的美国人保罗·纳扎罗(Paul Nazzaro)加入中远海运北美公司已有22年,“我很自豪能够成为中远海运的一员,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的管理队伍在人员结构上要远胜我们的竞争对手,放眼如今美国的航运业,我们公司也是非常优秀、远胜同行的”。

刚加入中国公司时,保罗感受到中美公司在企业文化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表现在决策过程、风险管控、交流方式等方面,“但我们很快就意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大于差异,我们有共同的目标需要实现,只是实现的方式可能略有区别。我们还意识到,在很多方面我们是能达成共识的,比如我们彼此认可对方的想法和价值观,因此我们最终能够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发挥多样性的优势,创造出新的商业思维和管理模式。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让我们公司发展得很好”。

保罗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2年,到了上海,“我记得当时我住在外滩的一家精品酒店,眺望着黄浦江对岸的浦东新区,想象着5年、10年和15年后上海会是什么样子。”从那以后,保罗已到过上海二三十次,“每次我都惊讶地发现,上海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除了上海,保罗也造访过中国的各大港口城市,北到大连,南到深圳,“我每到一个城市都注意到当地的文化、地形、气候和饮食的多样性,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当地同事的热情款待,通过这些商务旅行以及我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关系,我有幸与中国同事建立了珍贵的友谊。”

编辑:姜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