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最受关注的剧,当属《点燃我,温暖我》,不但在一众古装剧中杀出重围,也为内娱带来不少新鲜面孔。
伴随着陈飞宇、张婧仪等年轻演员的走红,一个熟悉的名字也再次回到观众视线——
在剧中,他演唱的插曲《Forever young》,道尽主角的心酸和倔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过期了,你热爱的一切都旧了,所有你曾经嘲笑过的,你变成他们了……”而另一首,他为这部剧再唱的经典之作《那些花儿》,也击中无数观众心中的柔软。这次献唱实属难得,众所周知,朴树向来是个特立独行的歌手,平时鲜少露面。
每每出现,也只是在各路音乐节上,留着短发和胡茬,在充满烟火气的喧嚣中,随性地表达。
但当大家提起朴树,却仍愿意将所有形容少年的美好词汇赋予他。他原名濮树,出身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北大教授,一家住在北大家属院。周围的小伙伴从小就立志“要当科学家”,成长轨迹也大致是从北大附小到附中,再到名牌大学。自小性格乖巧的朴树,深受父母、长辈和老师们的喜爱,小学六年,他当了五年的班长和中队长。回忆起当时感受,朴树直言:“真是觉得低人一等。你没考上,你爸妈都没法做人了。”为这半分,父亲整整忙活一个暑假,也没能让他成功入学。后来,他把名字改成了“朴树”。妈妈赶紧带着他去医院做心理测试,结果是差3分变态。测试中有一道题是这样问的“如果你死了,你觉得身边的人会怎么样?”朴树默默选择了“无动于衷”。也正是在这期间,哥哥留在家里的一把吉他,为他打开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自初二起,朴树就很少跟同学交流,音乐成了他表达态度的方式。他曾说:“相比较语言,我更信任音乐。”歌词或许言不由衷,但旋律永远发自肺腑。对音乐的执念一直延续到大二,他下定决心退学,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自此,世上少了一位按部就班的高材生,却多了一位不世出的音乐才子。曾有人问过朴树:“假如当年没有摸到哥哥的那把吉他,是不是就不会踏上音乐的道路?”朴树没有给出大家期待的答案:“我还会有另一把吉他的。”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那把吉他。”1996年,朴树签约“麦田音乐”,正式进入演艺圈,踏上了歌手的生涯。在此之前,他曾拨通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电话,想和他见一面,“推销”几首自己写的歌。几首曲子弹罢、唱罢,高晓松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对眼前这位年轻人非常欣赏。“你唱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卖歌啊?干嘛不自己唱呢?”朴树直言不讳:“我觉得你们音乐圈里的人都是白痴,我只想卖歌赚钱,不想跟你们打成一片。”狂言一出,高晓松更喜欢他了,也很快“忽悠”他加入了现阿里音乐董事长——宋柯创立的麦田音乐。“他像琥珀,他的音乐就像琥珀外边那个坚硬的东西,他就被这些音乐冻在里面。”多年以后,高晓松这样评价他。1999年,朴树的首张专辑《我去2000年》问世了。这一年,他只有23岁。他唱:“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纪来得像梦一样,让我暖洋洋……”专辑中第一首歌《New Boy》,唱出了他对二十一世纪的向往。那一年,电脑上是“Windows98”,手机上是“贪吃蛇”;那一年,孩子们捏着五毛钱的钢镚,能在小卖部里狠狠解一把馋。不知后来的生活,是否如他所愿。只是有的歌迷,多年后会在这首歌下留言:“朴树你骗人,以后的路充满痛苦,新世纪一点都不酷……”《我去2000年》一经推出,叫好又卖座,不仅助他获得了诸多最佳新人奖,更是创造了当时的销量奇迹 。时隔一年后,朴树就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歌曲《白桦林》。成名后的生活,他很不适应。无论是宣传活动还是演出,对他而言都是一种煎熬。一次从天津做完宣传,在返程的高速路上,朴树望着窗外的天空,突然要求停车。而朴树却执意下车,并告诉众人尽管离开,不必等他;自己则抱着一把吉他、拎着一个水壶,一个人在路边弹唱。
图源:《奇遇人生》这个彼时20多岁的大男孩,毫不遮掩内心的脆弱、痛苦与纠结,坦诚且无畏。2003年,朴树的第2张专辑《生如夏花》问世,让他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内地最佳男歌手奖、内地最佳制作人奖、内地最佳唱作人奖、年度最佳专辑奖……所有能想到的名头,几乎被他拿了个遍。音乐变味,娱乐为王,选秀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把无数纯粹的理想拍死在沙滩上。高强度的训练和突破性的表演,让他几乎力竭,最后打着封闭针拿到了总冠军。他说:我病了。具体是什么病,就是西医指标一切正常,中医一看全部乱套。想了想,他又说:“据我观察,大量的人活在生不如死的状态下。”两次赴英国录音,因丧失了对这些歌的热情,废弃了录音。期间,他甚至因为唱片延期专门发文,向翘首以盼的歌迷和大众致歉。

归来不做“少年”
2014年,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在影片的最后,一个熟悉的嗓音悄然出现,让银幕前的观众心头一颤。那是好久不见的朴树,为电影制作的主题曲——《平凡之路》。那个十年前高歌“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的大男孩;如今却低吟着“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2017年,他的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历经坎坷终于问世。里面的那首《Forever Young》,就是当年《New Boy》的再填词版。“所有曾疯狂过的都挂了,所有牛X过的都颓了,所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全都变沉默了……”“Just那么年少,还那么骄傲,两眼带刀,不肯求饶……”很多人说,这张专辑里,依旧充满着“少年气”;重新出发的朴树,“归来仍是少年。”可在朴树看来,所谓的“少年”,只是他生命里的一个方面。“我只不过跟大家一样,经历着一个特别复杂的人生而已。”一次出门办事,他把车翻了个遍,也凑不齐八块钱的停车费,最后实在没办法,用两瓶矿泉水抵了“债”。有一年自己组建的乐队演出太少,大家都很拮据,于是在某一场演出中,他干脆分文不取,把钱全给了伙伴们。乐队某位乐手身患重病,朴树和他约定:你的妈妈我来替你养。在他病逝后,每次演出的费用,朴树都要拿出一部分给他的母亲。一次,他的妻子问他:“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该怎么办?”朴树淡淡地说:“我会好好活着。”有人对此十分不解:“你难道完全不顾及爱人的感受么?她可是个女孩诶!”2017年录制超级版《大事发声》时,一曲《送别》让他泪洒当场,泣不成声。很难想象他当时因何崩溃。或许,他想起了多年前离世的乐队伙伴;或许,他想起了此前刚刚离去的爱犬“小象”。每晚十点睡,早晨一早起,喝着小柴胡汤,读着《伤寒杂病论》。为了不打乱作息,在录制《乐队的夏天》时,他甚至中途起身,向所有人告别:“我岁数大了,要回家睡觉了……”谈到大家最热衷的“少年感”,他却依旧能流露出少年的热血与激情:“我对现在的年轻人有点失望。我觉得他们都千篇一律,追同样的剧、听同样的音乐、穿同样的衣服。年轻人应该酷一点,应该敢于犯错。”淡泊是他,慷慨也是他;薄凉是他,细腻也是他;佛系是他,澎湃亦是他。外界提起朴树,也总要赋予“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赞誉。但其实这些年的朴树,早已悄然变了不少,甚至有点颠覆大众心中的既定印象。外出吃饭,邻座的客人认出了他,主动送来一盘羊肉串。为了答谢,他主动坐过去,和人家聊到黄昏。临别时,有人邀请他有空一起吃火锅,他也没有拒绝。这些在以往,都是他断断不会做出的举动。上节目时,被问及前来参加的原因,他直言不讳:“我这段时间真的需要钱。”那一年恰逢他打算拍3个MV,确实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他甚至在访谈中表态,他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也希望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是,这些事情在他心里还排不上第一位。朴树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是他仍旧干净的目光,和勇敢坚持的自我。如今再看来,或许“少年”这一“赞誉”,更多的是大众更需要,而非朴树。“归来仍是少年”,与其说是赋予朴树的形容,倒不如说是借此怀念自己时光渐去的人生。反倒是朴树,从未沉溺于“少年”的标签,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一点点试着与这个世界和解、交融。或许真正支持一个人走完一生的,从来不是虚浮的“少年感”,而是一份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旧认真生活的勇气。他淡淡地回到:“我从不怕老,我害怕的是失去勇气。”
[3] 《如是》第一期:朴树:奄奄一息过,才是真正的我[6] 《时尚先生Esquire》,雷晓宇 :朴树一个人的乐队[7] 新商报:朴树父亲谈儿子:曾为父母考大学 又因音乐退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