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遗传自父母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颜值,不是智商,而是……

百家 作者:有书 2023-02-28 08:14:25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文 | 有书哎呀妈 · 主播 | 周周


偶然间刷到这样的视频,深受启发。

一个3岁的小男孩,拿着两杯果汁走向餐桌。

没想到地上太滑,他走着走着突然砰一声摔倒了,果汁洒了一地。


然而他没有哭,也没有愣着不动,而是迅速站起来,找来抹布清理地面。

清理干净后,小男孩笑着跟身边的人说:
“老兄,生活就是如此。”


之后他走进厨房,重新倒了两杯新果汁,更加小心翼翼地端着。

“耶!”小男孩成功将果汁放在餐桌上,心满意足地清点着食物,等待妈妈回家一起享用。

看完这段不到60秒的视频,不禁心生佩服:

这么小的孩子,遇到突发状况丝毫不慌张、不忙乱,而是情绪稳定、思路清晰地处理解决。

孩子的行为是家长教育的折射镜,家长平时怎么做,孩子都看在眼里,学在身上。

父母遇事沉着冷静,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但生活中还有一类父母很常见,不想让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宁愿自己做也绝不让孩子做。

殊不知,有些东西不教,孩子永远都不会懂,日后遇到挑战和困难,只能束手无策。


有种“爱”,看似是保护实则是伤害

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中,来过一个家庭。

平时在家,妈妈很少让儿子做事情,不管是洗脸、刷牙、吃饭,全都由妈妈一手包办。


就连出门背书包系鞋带,妈妈怕他累着,直接自己上手。

结果,8岁的儿子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连喝酸奶都会弄得满身都是,被同学嘲笑,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如儿子所说:
“感觉离开了妈妈我完全不行了。”


习惯享受父母安排好一切的孩子,表面上看似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

事实上,他根本学不会长大,永远无法直面迟早遇到的难题。

认识一个女孩,情况和上面这个家庭有点相似。

从小她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妈妈心疼她,总是说“妈妈来,你歇着”。

学校要求戴红领巾,妈妈天天起来帮她整理;

周末出游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零食,妈妈早就帮她安排好;

放假和同学一起外出看电影,妈妈提前帮她买好票,还准备好给同学的小礼品;

甚至上大学了,妈妈见离家里远,直接找保姆负责她的生活起居……

结果呢,原本毕业就该上班的她,因为不会处理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工位总是乱糟糟,被领导约谈,劝退回家。

李玫瑾教授曾说:
“当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不是爱而是害。

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无疑就像折断孩子正在成长的翅膀。

他学不会展翅飞翔的技巧,不懂得自己处理和直面问题。

到最后,连走进社会的勇气都没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教给孩子生活技能,让他学会做事,明白自己会什么,能做什么。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适应社会,未来才会走得更稳,父母更安心。


父母和子女是“交叉线”
只能相望不能相守

教育专家刘称莲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常常感慨:
“孩子终究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到那个时候,就算再大的坎,也要他们自己去跨。

做父母的不可能帮到他们,还是要他们自己去经历。”

曾经的她,和大部分父母一样,喜欢把所有事情都帮女儿打点好。

结果女儿中学时,和两个朋友在英国游学时迷了路,吓到连话都说不清,只能在原地痛哭。

那件事后,刘称莲突然醒悟,自己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

未来的路,他们终究要一个人走。

锻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最值得,也是最有价值的教育。

想起前阵子8岁的独臂男孩悠悠的故事。

疫情爆发,家里其他人都“阳”了,可他却化身成“小厨师”,每天变花样给家人做饭。


除了正餐,悠悠还会尽自己所能准备糖果、巧克力、水果,甚至还有自制小蛋糕。


换做其他同龄人,看到家里的大人全倒了,肯定无比慌张。

可悠悠始终淡定自如,该做什么,该怎么照顾家人,心里全都清清楚楚。

有一天夜里,发现妈妈被子没盖好,他细心地帮妈妈把被角弄好。

他的冷静、独立,离不开父母日常的引导和教育。

虽然孩子身体有残疾,可家长从来不大包大揽。

因为,自己只能陪孩子走一段路,而不能走一辈子的路。

尽早培养他们如何更好地生存,如何面对一生中起伏的惊涛骇浪,才是对子女最好的“保护”。

孩子因父母而来,但只有前半生会有父母相伴。

两代人的生命线,会在悄无声息的岁月中,在某一个节点之后渐行渐远。

这本是爱和教育中的残酷真相,也是为人父母最好尽早悉知的功课。


有生命力的教育
是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大师郭沫若在《教学七律》中谈到: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这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适用。

只有教会孩子遇事懂得如何处理,慢慢练就出这种思维方式,等父母不在身边,他也能很好地生存。

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传承和延续,这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呢?在这里分享三个建议:

1、从“父母视角”跳入“师傅视角”。

吉林长春有一班“特殊妈妈”,共同经营着一家蒸饺店,她们的孩子不幸都有心智障碍问题。

可她们并没有把孩子全方位“保护”起来,相反,为了锻炼他们,这些妈妈“聘用”孩子做店内员工。

教他们如何做饺子,如何接待顾客,如何收拾店面。


其中有个孩子,一向是在妈妈的带领下才敢坐公交。

可当了员工后,得到足够锻炼的他,学会了自己搭乘公车,逐渐能够独立出行。


其实,习惯站在“父母视角”去保护孩子,不舍得孩子吃苦受累,永远无法成就孩子的后半生。

只有切换角度,以“师傅”身份传授孩子本领,他们才有勇气拓展自己的未来,活得自信又洒脱。

2、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理性做事。

郑渊洁创办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师》念头时,遇到的阻力很大,可他始终坚持。

无论收入有多低、专注创作有多难,他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发牢骚,而是一如既往地平和。

女儿在他身边,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学会他的情绪管理模式。

每次学习一遇到难题,她想到爸爸能顶住压力创办期刊,就觉得自己的问题根本不是事。

就这样,淡定、沉稳的女儿一路逆袭成学霸,高三毕业还拿到国外6所知名学府的录取通知书。

父母做事情时的情绪状态,是决定孩子思维方式的关键因素,也是孩子能否战胜问题的关键。

只有懂得控制情绪,时刻保持淡定,孩子才会有样学样,遇事不急不躁,顺利解决问题。

3、做孩子人生的“旁观者”。

有记者问查理·芒格,如何把孩子培养得优秀、能干?

他思考了片刻,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没帮上他们什么。

我觉得,子女生下来是什么样,基本就是什么样。

父母只能做旁观者。”

的确,孩子比父母想象的聪明、有潜力,乐意探索世界。

与其紧紧抓住他的手,不如把人生的主导权交给他。

不管以后因此吃苦也好,享福也好,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如何走出自己的路,都是孩子的事情。

旁观,不是漠视、拒绝,而是站在目光所及之处,尊重孩子,用心守望。



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有一项研究:
“孩子产生差距真正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不同的思维模式。”

拥有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孩子,就像装上内驱发动机。

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成人以后肩挑责任,都能拿出令人称赞的态度,游刃有余地解决。

爱,从来不是全方位的保护,而是父母把自己活成一棵大树,晴天时给子女指引,刮风时给孩子庇佑。

当ta真正成为一名生活的斗士,主宰起自己的命运,等待他们的也必将是精彩纷呈的人生。

点亮【在看】,和朋友们共勉。




有书君精选



|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过滤型”人格

|  哈佛大学推荐:一个人越活越幸福的12个小习惯(建议永久收藏)

|  今年考研300万人落榜,真相触目惊心:最可怕的,是你以为学历是废纸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