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杨紫琼狂揽奥斯卡,105岁的她佳作无数,她们凭什么?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3-03-15 15:22:58

他们相见恨晚,爱意丛生,熬过了艰苦的时代,分离在无情的岁月。他们的才华为我们打开外国文学的大门,他们的爱让世人动容。


——女同事说





前天,所有社交平台被同一个消息轰炸了——


因为她,杨紫琼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杨紫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亚裔奥斯卡影后,而她主演的电影《瞬息全宇宙》更是狂揽7项奥斯卡大奖,足以载入影史。


图源:《瞬息全宇宙》


这是她的荣誉,也是属于亚裔女性的里程碑。


杨紫琼在颁奖典礼上说道:“希望所有女性,不要听信任何人说你早就过了你的黄金期,绝对不要放弃。”



她真诚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人,在微博热搜#杨紫琼说女人们永远别放弃#里,许多人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而在杨紫琼之前,同样有女性用自己温暖、坚韧的力量支撑着自己和身边人跨过低谷,在磨难中成就斐然——比如杨绛,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磨难,可就算是处在低谷期,她也未曾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求。


许多人提到民国才子,总会马上想到钱锺书。然而,杨绛和他相互成就,缺一不可。


两人命中注定的感情,兜兜转转走过63年,有包容,有感动,更有互为黑暗中的引路星的惺惺相惜。


01

云中谁寄锦书来


很多人都知道,钱锺书是个怪才。


上学之后,他的脾气丝毫没有收敛,几乎把许多老师同学都批了个遍:“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田福太俗。”


就连毕业时校长想让他继续在清华读研,他都直截了当地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导师!”



唯有一人制得住他的毒舌,那就是杨绛。


杨绛出身于无锡的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杨荫杭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曾担任京师高等审判厅长、司法部参事,姑母杨荫榆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同样学识渊博。


在家庭熏陶下,杨绛从小就饱读诗书,对外国的文学也如数家珍。


中学毕业时,成绩优异的杨绛原本计划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因为清华外文系当年刚好没有在南方招生,于是她只能先就读于东吴大学。



尽管如此,她依然希望能到清华深造,终于在毕业前转学到清华借读,后来还考取了清华的研究生。


也正因此,两条平行线在此相交。


1932年,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前,两个人初次见面,聊起天来相见恨晚,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澄清自己身上的“传闻”,差点闹出笑话。


聊到感情状况,钱锺书紧张地说:“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杨绛也澄清道:“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在对方面前,原来锋芒毕露的钱锺书突然变得笨嘴拙舌,而慧眼独具的杨绛则能看到他“狂生”的外表下“蔚然而深秀”的心灵。


钱锺书和杨绛的“情书”


后来很多人谈到钱锺书和杨绛的婚姻,都会说一句“门当户对”,不过在当时,他们俩的结合在两个家庭圈子看起来都有点奇怪——


杨绛出身新式家庭,家里崇尚自由平等。


而钱锺书家则是再传统不过的旧式家庭,祖辈都是秀才举人,父亲钱基博则是国内知名古代文学大家,钱家连吃顿饭都能有许多流传下来的规矩。


钱锺书原来很担心自己父亲会不满自己自由恋爱,更舍不得新式家庭长大的杨绛“遭罪”。


但杨绛从小聪慧心宽,不拘小节,并不在意这些。



她在信里写道: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结果,杨绛这封信刚好被钱基博翻到了。


钱基博早就担忧儿子锋芒太过,深感他能遇上这样知书达理的姑娘实在幸运,于是直接提笔给杨绛写了封回信,希望能把钱锺书托付给她。


1935年7月13日,他们在苏州结婚。


婚礼前后最累人,他们又是在大太阳下晒得汗水浸湿了白领圈,又是来回向祖宗长辈磕了无数个头,很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


钱锺书后来玩笑似的把这一幕写进了《围城》里,让所有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02

围城之内,亦有乐园


钱锺书的《围城》里最出名的那句话,估计就是: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几十年前,杨绛觉得一个英国传记作家对美满婚姻的概括很有道理,于是念给钱锺书听: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锺书听完立刻回她:“我和他一样。”


杨绛说:“我也一样。”


他们俩像个例外,进了围城,再也没想过出来。



结婚后,钱锺书就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到英国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继续攻读英文系。


由于钱锺书实在不通生活庶务,再加上两人新婚不久,两相取舍之下,还没从清华毕业的杨绛决定跟着他一起去英国念书,自费留学。


她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钱锺书刚到伦敦没多久,就摔倒在地磕掉了自己一半门牙,不知道怎么处理,手忙脚乱地用手绢堵着往家里走。他知道,不管怎么样,回家就没事了。


还好杨绛处变不惊,很快镇定下来,帮他战胜了这个突如其来的难关。



尽管钱锺书在生活日常事务中时常显得笨手笨脚,可他在生活上依然很能感知到杨绛的情绪。


有时候,杨绛因为思乡而愁眉不展,他会给杨绛煮红茶、热牛奶、烤面包,再把早餐拿到床边的小桌板上。


最开始,她显然想不到钱锺书居然能学会做早餐,每次吃到早餐都要称赞一回:“这是我吃过最香的早饭。”


久而久之,早起做一家人的早餐成了钱锺书的习惯,一做就是几十年。



在很多人看来,杨绛包容了钱锺书太多。可在他们两个人眼中,彼此就像是互补的齿轮,缺一不可。


女儿钱瑗出生之后,一直体弱多病,没有办法去学校上学。为了照顾并教育好孩子,夫妻两人辗转多地,互相支撑着走下去。


在湘西的两年岁月和上海光华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期间,是暴风雨前难得的宁静。


钱锺书的著述渐入佳境,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已完成大半,还对美学大家朱光潜的“无言之美”理论发起论辩,在学界锋芒渐盛。


但好景不长,珍珠港事件之后,他们被困在沦陷的上海,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段时间,他们贫病交加,却从没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


幸好,1942年开始,杨绛所创作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等话剧陆陆续续在上海公演,让他们家在沦陷区的日子相对没那么窘迫了。


与此同时,她的外语尤其是西语研究丝毫没有落下,在这困顿的日子里,她时常翻阅外文书籍,为后来的翻译事业做准备。


看着妻子的成就,钱锺书也下定决心,想根据前半生的见闻,写出一本有意义的书来。


他问杨绛:“我想写一本书,你支持我吗?”



杨绛当然支持,她精打细算地节省家用,把一块钱掰成两半用,为家里人营造安全的港湾。


终于,1947年,《围城》问世了。


面对外界的夸赞,钱锺书却毫不犹豫地说:


“这两年我的夫人为我付出了许多,让我专心写作,帮我拦了外界很多干扰,这本书应该属于她。她在我眼里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无论顶峰还是低谷,一家三口相互扶持的日子,总是这样弥足珍贵。


以至于他人眼中的围城,在他们这里,都成了温暖的家园。


03

我们仨


年老的时候,钱锺书对杨绛说:“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一家人的感情,在苦难中越来越深厚,也越来越亲密。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他们的学术生涯几乎停滞,就靠着天生的那点乐观,还有未竟的理想艰难地生活着。


被剃了头,杨绛反倒苦中作乐学会了理发手艺,安慰家里人紧绷的情绪。


夜晚,避开所有人的时候,是一家三口难得的精神空间。


在这争分夺秒的碎片时间里,钱锺书慢慢地写着《管锥编》,杨绛则逐渐完成了西班牙语小说《堂吉诃德》目前最知名的中译本初稿。


他们熬过了颠沛流离的战争岁月,撑过了六十年代在牛棚里偷偷写作、翻译的日子,一家三口住在西城区的三里河寓所,不再有生离,日子也肉眼可见越来越好了。



1989年,他们平淡如水的生活突然起了波澜。


钱锺书的小说代表作《围城》被改编成电视剧,一时间各路人士都想来采访钱锺书和杨绛,更有甚者捕风捉影——


有人猜测小说里的方鸿渐和孙柔嘉写的就是钱锺书和杨绛自己,还把书里的“白月光”唐晓芙和当时的同学赵萝蕤对应起来,传闻钱锺书对婚姻不满已久。


对于这些“婚姻不幸”的无稽之谈,钱锺书不堪其扰:“难道吴承恩写出西游记,是真的去过西天取经吗?“


虽然幽默,但也明确地把书里的剧情和现实生活切割开来。


杨绛知道钱锺书不喜欢出名,那段时间每天帮他挡着门,应对着各地来的“客人”,给家里留一片清静地。



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钱瑗和钱锺书相继病重住院,杨绛的身体也在走下坡路,长期奔波在两处照顾丈夫和女儿,让年近九十岁的她充满忧虑。


杨绛害怕自己若是撑不住先走了,便没人能照顾钱锺书,她会祈祷道:“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令人没想到的是,一家三口,先走散的,竟是女儿阿圆。



短短一年之后,锺书随之而去,最终只留下她一个人在这孤单的人世间。


这次告别,已是永别。


那天晚上,钱锺书强撑着病体,想再看妻子最后一眼。杨绛不忍心,和他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


钱锺书最后对她说:“绛,好好里!”


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嘱咐,让杨绛独自又撑过了18年。


晚年,杨绛一直在回忆,用手中的笔把自己还剩下的记忆写下来。有时候在梦中,她会梦见丈夫和女儿,梦到家人还在的时候,那些日常琐碎的片段。当时只道是寻常,却没想到后来已是奢望。



那十几年里,她从没有闲下来过,出版了《我们仨》等散文集和小说集,还整理了钱锺书尚未出版的手稿,完成他未竟的遗愿。


她的一生,波澜壮阔,亦留下无数著作,为我们打开外国文学的大门,传递人生的哲思。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离开了我们。


但或许对她来说,这也是一家三口的重逢,是有限的分离之后,漫长的团圆。


参考资料:

1.杨绛 《我们仨》

2.杨绛 《从丙午到流亡》

3.杨绛 《杨绛文集》

4.钱锺书 《围城》

5.罗银胜 《杨绛传》

6.张文江 《钱锺书传》

7.最人物 《钱锺书、杨绛不为人知的婚姻真相:结婚63年,分开只用了一天》



每日互动

你心中的“围城”是什么?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美术、双语表演、机器人、创客、书法、口才、研学游学等素质素养教育服务;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中国大学劝退率最低的专业,让我读上了

中国最贵的211大学,是它

倒霉蛋大学生:“请了两天假之后,我导师没了?!”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