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场》有硬伤!独家揭秘硅谷高管的招募日常

百家 作者:腾讯科技 2017-12-13 04:17:26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硅谷密探 (ID: guigudiyixian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前段时间国内正热播着《猎场》电视剧,小探超喜欢!但是问了好基友——硅谷高管小猎头小D的意见后发现,电视剧里狗血的剧情搬到硅谷估计就是个笑话了。



你以为在硅谷真正的高管猎头会西装革履地跟客户当面冲突?




你以为在硅谷真正的高管猎头会儿女情长地对待候选人?




在硅谷,高管猎头公司,并没有像电视剧中呈现出的那样因为“高管”二字而多镀上一层黄金。因为这里的科技文化造就出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猎场”风格。


今天小探的好基友小D就带你看看硅谷高管猎头的一天。


“小D,你写的report就是垃圾!这样的东西怎么能拿给客户看!你让客户看了之后以后再怎么跟我们的合作!你知不知道你写的东西就是你要给别人展示的形象。就好比客人来你家做客,你不向他们展示你清理得最干净的客厅,而是领他们直接去看一团糟的厨房和厕所么!”


小D努力地在辨别印度老板(二老板)的口音,“厨房”,“厕所”,哦,他听懂了。真不容易,入职以来小D第一次一字不落地听懂了老板在电话里全部的话,虽然是被骂得一塌糊涂。


说起这位印度老板,小D心中其实是存着一丝敬畏的。话说这位老板当年在印度本来是位历史老师。后来跟着工程师老公移民到了硅谷。


当年刚到硅谷找不到工作的她,先去了一家还处于“车库”阶段的初创小公司,每天翻着电话黄页本一个个电话挂过去帮公司招人。后来去硅谷“淘宝”公司做了几年招聘后,由于厌恶了日复一日的工程师招聘工作,便和当时在同一公司的小D的大老板一起开了这家高管猎头公司。


而刚毕业不久的小D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这家公司,成为了一名硅谷高管小猎头。


“我只招‘有意思’的人!”


早上九点整,结束了电话早会,小D的大老板把今天的任务发到他的邮箱,并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大老板正在为一家硅谷老牌风险投资公司招聘一个新的合伙人(partner)。而大老板自己也是这家风投公司的招聘顾问。小D需要在周末之前给老板准备好所有候选人的材料,让老板过目。“我只招有意思的人!(I only want interesting people)”老板一再强调。


怎样的候选人才是有意思的人?小D在工作中终于摸索出了这”有意思“的定义:年龄上,不得超过40岁,最好是低于35岁;本科出自广义”常青藤“盟校或者其他国家Top2;长期创业者,并且所创公司曾被大的科技公司收购。


小D曾经看着老板摇着头一边把一个个背景实力俱佳的企业家的名字从候选人名单划掉,一遍喃喃自语道“太老了,太老了(too old,too old)“。在硅谷,到底几岁就算老了?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61岁史蒂芬可汗(Stephen Cohen)状告Facebook在招聘中年龄歧视将硅谷中的“年龄歧视”这一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再一次推了风口浪尖。




在美国文化中,询问年龄十分被人所忌讳。雇主并不允许询问雇员的年纪。但是,猎头们从候选人简历上的本科毕业时间,往往都可以推算出年龄。


而Facebook的总裁小扎,作为硅谷大公司的代表,曾不止一次宣称他认为年轻人就是更聪明。小D一直不解:到底要有多年轻才会在硅谷被认为是年轻人呢?


华人?印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1点整,小D同老板和负责同一项目的同事接入电话会议。通常情况下,作为初级高管猎头的小D每天要开至少五六个电话会议,要跟着老板面试3-4个候选人,并要自己独立完成几个候选人的第一轮电话面试。


今天电话另一端的客户是一家刚刚上市的科技公司,这在委托小D的公司招聘一位工程副总裁(VP of Engineering)。


在上一周小D公司给出的名单中,有三位候选人被客户公司认可,这其中有一位华人高管,而且还是小D的校友。


小D觉得很兴奋。工作了这么久,华人高管候选人出现的频率一直很低。这一次,小D希望能够尽己之力在客户面前力荐这位校友。


客户表示上周和这位华人高管的见面十分愉快:这位华人有能力,聪明,实干主义。小D趁机补充了自己对这位候选人极佳的印象。但还没等小D说完,客户似乎有些犹豫地吐露了这位候选人有些过于谦虚(too humble), 不够强势(aggressive),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公司的文化。


“公司文化”?这个词小D从工作以来已经不是一次听到了。上一次,为另一家科技公司招副总裁。候选人也是一位华人高管候选人:一流的工作背景,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俗的工作业绩。但是,同事提醒小D,如此”谦虚“的一个亚裔女性,不确定她能否受得住这个公司”狗咬狗“(Doggy dog world)的文化呢!而其他的几个候选人虽然听起来十分傲慢,但是硅谷难道不就是喜欢这种“混蛋”(Asshole)么?


小D很郁闷。为什么总是要在招聘华人高管时提到“公司文化”?与其说强势是一种公司文化,不如说是硅谷科技公司文化的一部分。而华人社会中提倡的儒家“温良恭俭让”,在硅谷似乎并不奏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硅谷,首先要适应它的文化。尽管背景优秀,但文化的隔阂,间接使得华人高管在硅谷圈中成为“稀有动物”。但相比之下,印度高管的崛起却让人刮目相看。


下午1点半,小D开始继续在LinkedIn上搜索“又要有电子工程背景,又要有商业背景”的候选人。这个公司在硅谷是出了名的挑剔,给高管候选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实际薪资却被大打折扣。又是一家血汗工厂,小D边搜边抱怨。

 



一个个名字被收入候选库中。小D费了半天力气也拼不出这些印度名字。但是,这并不会影响这些人作为最优候选人。这些印度候选人,几乎全部都有着工程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并且在美国的知名商学院取得过MBA学位。他们很多人中不仅有大公司的工作背景,还有自己成立初创公司的亮眼经历。


虽然名字难拼,发音难懂,但是这些印度候选人的英语表达水平与表达方式却经常能让他们在面试中过关斩将。而他们成功的背后,其实还反映着硅谷中一条隐形的生态链。


风投,高管,码农:硅谷生态链


四点半,小D的大老板召集大家开月会。除了高管猎头组,参与的还有码农猎头组。两个组虽然分属两家公司,但都是由大老板成立的。


说到小D的大老板,首先要从印度外包公司谈起。话说当年大老板的老爸70年代初从印度移民过来后,发现外包这门生意特别好做,于是白手起家,做成了家族产业。而大老板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其中。


直到后来,外包公司大批申请H1B的勾当被移民局发现,生意急转直下,大老板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硅谷“淘宝”,做起了招聘。直到后来与印度老板合开了小D所在的这家高管猎头公司。


不愧是做外包起家,小D的大老板,不仅猎着高管,还顺手把猎码农的工作也承包了。


专门招聘高管的组常常在与客户谈高管候选人的时候,也能说服客户把招聘工程师的工作介绍给码农猎头组;而码农猎头组也常常能为高管组拉来一笔生意。两个组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听从小D大老板的领导。


而同时,大老板通过多年业务经验在湾区的一家老牌风险投资公司又谋得一席。这样一来,风投,高管,码农,三门生意,鼎足三分。


在这条生态链上,风投公司之下的各家子公司的招聘业务基本上都流入了小D的公司。而高管与码农招聘组之间的互相推进,更加平衡了整个利益生态系统。


五点半,本该下班的小D被老板叫着一起去参加了某家风投的party。两位老板笑着对小D说,


“说不定会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人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