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成新生代热议话题

百家 作者:澎湃新闻 2018-02-06 09:01:19

每每临近春节,朋友圈似乎都要分成三派,一派是哀叹抢票难但是一定要回家过年的;一派是打定主意不要回家,趁春节长假出去旅游的;还有一派总在纠结到底是回家还是不回家。现在,选择不回家的一派队伍有逐渐壮大之势。为什么?我们记忆里那个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年呢?


传统年VS现代年


在上一辈眼中只有和家人围在桌前一起吃顿年夜饭,那才能叫过年。


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每年家里除夕夜都会摆上一大桌的菜肴,放上许多碗筷餐具。家里人无论是谁都不许先动筷子,大人煞有介事地打开门邀请先祖到家中“吃”一个团圆饭。



渐渐的长辈们不再向过去那样坚持那些习俗,我们也渐渐的长大,年味却也渐渐褪去。甚至有些人觉得回家过年成为一种负担,这个背后除了买票难,年味淡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太适应老家的一切,特别是小时候住惯了的家。确切地说,年轻人不习惯的是老家的房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反正孩子们不在家,凑合凑合算了。”



今年34岁的陈先生从前年过年开始,就会提前订好家附近的酒店,到家了直接先去酒店入住,之后再和父母一起吃团圆饭,“我也不是不想和爹妈一起住,而是家里实在住不下,小时候能在沙发上挤挤就睡了,难道现在还让我再挤挤凑合着睡么?”这位身高1米82的男生无奈地说,“就算是我愿意,我爹妈肯定也舍不得,到时候必然又是各种折腾,看他们那么操心,还不如自己花点钱住酒店省心。”


“住酒店的话,其实花费也不少,但是现在回家都得带着孩子,住在父母家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住不惯,而且爹妈还得操心这个担心那个的,太麻烦。”在广州工作的李先生今年计划带着太太和孩子一起回江西老家,为了给孩子一个更舒服的住宿环境,他已经提前1个月订好了酒店,“孩子从小在广州长大,生活习惯之类的肯定跟父母不一样,住酒店的话至少可以避免因为一些生活习惯导致的矛盾吧,大家都轻松点。”


殊不知,就是因为对家里细节的不同,年轻人和父母对于传统年的理解越来越远。


改变的老人VS年轻人


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看似越跑越远,但是家中的父母其实并非原地不动,他们也在努力的追上儿女的脚步。



在上海工作的舒女士说,“父母家装修房子,妈妈居然整了个洋厨房。”


为了追随年轻人的脚步,有个“爷爷”对家的改动更彻底。在一部名为《爷爷的魔法》的短片里,金士杰饰演的独居老人为了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悄悄将家换了个样子。



走路咯吱响的地板换了实木的,装在相册里的照片摆上了时髦的照片墙,逼仄的卫生间改成了干湿分离的,开放式厨房让屋里更亮堂。关键是,还给小孙女定制了一个儿童房。



最后装修完,这位爷爷坐在沙发上的独白中,提到了前两年孩子们回来时住酒店,成了家里的客人,一家人的家变成了爷爷一个人的家。这时候响起了敲门声和“爷爷”的呼喊声。孩子们回家了。



对比之下,只是简单的一个装修举动,就让家人解决了痛点,找回团圆的气氛,影片中这位爷爷堪称“魔法爷爷”,他用轻松愉快的态度将“爱”与“家”的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7666666666666666" data-w="848" scrolling="no" data-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f0546tgj3zy&width=370&height=208.125&auto=0" width="370" height="208.125" data-vh="208.125" data-vw="370" 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f0546tgj3zy&width=370&height=208.125&auto=0" style="display: none; width: 370px !important; height: 208.125px !important;"></iframe>


看完影片,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感动之余应该怎么办?那就是让爱回家。


年少时候,我们收获的是来自父母的爱,每每遇到挫折、悲伤与不被理解的时候,“回家”总是本能的选择。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并且逐渐走向远方,留守在家中的父母时刻想念着我们,为了追上我们的脚步,他们总是尝试着在家中做出各种改变,让归来的游子能够再一次重温“回家”的感觉,也重新让爱成为家的主题。


你对父母对家的爱呢?当然不是把回家当例行公事,点个到然后住到酒店;也不是只顾在家刷手机。“爱”的定义有很多,平等,包容,善待都很重要。


先说平等,你可以把父母当做长辈,也完全可以把他们当做朋友。父母一直渴望了解你,而当有了平等的心理前提,他们对你来说就不再是那个固执又高高在上的人,你也可以试着像朋友间一样敞开心扉。因为在爱面前,不存在代沟,只存在想不想沟通。


再说包容。父母年纪大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偏执。如果我们对待天真却总爱哭闹的小孩都有十足的耐心,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对待越来越像小孩一样任性的父母?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你的陪伴,你的哄哄。


还有善待。对他们好,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也不是那一箱箱堆着又用不上的年货,而是根据他们的需求去改善生活的质量。老爸喜欢出去跑,带着他去旅行;老妈喜欢养植物,那就帮她改变家居环境。合适的善待,才是有意义的爱。


这个亲情的温暖需要一个载体,舒适温暖的家。改变家的事情就托付给专业的欧派,定制打造能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满意的家,让家能成为滋养情感的地方。


记住,家从来不单单是一个居所,而是能够提供安全感,引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怀、爱护和陪伴的地方,“有家、有爱、有欧派”。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体验一站式家居定制服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